第1743節 小東西收買大人心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4-19 12:26      字數:2309
  楊展送了興教占堆一件小禮物,他從軍裝上取下一枚金質圓形小徽章,裏麵有一個軍人頭戴大蓋帽的戎裝半身像,正是今上的神采!

  他手托此徽章,介紹給興教占堆聽,他有點依依不舍地告訴興教占堆道:“這是我在東南軍服役時蒙今上賜予,隻有將級軍官才能夠配戴的,現在送給你!

  顏常武的小手段輕易就抓住軍人之心,他建立起龐大嚴密的晉升製度,讓兩中華無數英才食髓知味,甘心為他賣命。

  金質小徽章就是其中之一,一般人不得佩戴,也不會輕給,隻給獨當一麵的大將和立功的重臣,比方說東南國開國元勳、前內閣總理大臣、現資政、世襲罔替的一等公陳衷紀,他獲得的

  榮譽不計其數,現在他已返樸歸真,身上穿著一套幹爽的唐裝,胸前隻佩戴了一枚禦賜的羊脂白玉製的顏常武戎裝半身像的徽章,表示隻放領袖在心頭上。

  除此之外,再無其它的裝飾。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徽章,佩上它在胸前,就有一種“如朕親臨的巨大力量,對於他人有威懾力,對於自己有鞭策力,非同小可!

  楊展親手給興教占堆佩上徽章,興教占堆假惺惺地道:“君子不奪人所好,怎麽好意思捏!

  楊展從身邊小包裏取出另一枚銀質徽章道:“我還有一枚,這是當校級軍官時今上賜予的。

  他給自己別上,同樣地,即使是銀質徽章也是看人給的,大部分的校級軍官都沒有這枚徽章,不是“標配。

  所以楊展是簡在帝心,除了徽章,他身上還有一把今上賜予的隨身短劍,索性也展示給興教占堆來看看這彌足珍貴的榮譽。

  僅東南國中將以上軍銜的軍人能擁有,在新明軍隊是沒有的,就算新明的皇帝、當政者發類似的短劍,含金量遠遠不及,低東南軍的持劍同行們一籌!

  以致於新明的高級軍官們相當不滿,兩國軍界大佬的嘴皮子官司打了好久,一方強烈要求一視同仁,都是同一個老大,我們也要有這樣的短劍!另一方則得意洋洋地道當我們蓽路藍縷開拓南洋時你們在哪裏,這是領袖想要,作夢去吧!

  雙方爭論的結果是兩軍軍校的優等生都能夠蒙皇族代顏常武賜予的軍刀,但“少陽劍則是中國特色---新人新方法,老人老方法,東南軍因為與今上一起打天下才蒙賜此榮譽,明軍沒有就沒有了。

  這把佩劍因為在其劍柄上刻有“顏少陽贈字樣,因此得名“少陽劍。

  “少陽是前明帝師孫承宗給顏常武起的號,古人除了姓名,還有“字與“號等,一誕生就起名,成人後才有字、號,取字是件不小的事,這表明你成人了!

  往往是師長賜下,孫帝師親給顏常武取號,即顏常武這個海賊頭與孫承宗的皇帝弟子天啟皇帝是同學!

  “少陽劍劍柄刻有“遇敵必戰,戰無不勝、“少陽等字樣,它是榮耀的象征。就算在東南軍的將軍中得此劍者也寥寥無幾,全長40厘米,玳瑁劍把,劍把繪有龍紋,頂端繪有東南國國徽,劍長28厘米,劍鞘塗有黃漆,配有帆布劍套。

  楊展在兩中華都是高級軍官,他有東南軍中將軍銜,表現突出,有幸擁有一把短劍,是為佩劍將軍。

  賜劍這手是顏常武學自常凱申,與常凱申贈給其黃埔學生、得力部將及有功人員的隨身短劍同出一轍,當然東南軍的佩劍將軍比常凱申的佩劍將軍要好運得多。

  看著這把劍,興教占堆心生羨慕,不禁惆悵地道:“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樣的好運也得到這樣的劍!

  楊展直言不諱地道:“隻怕很難,新明軍界是拿不到這樣的短劍的!

  “不過呢,就算你拿不到,你還有兒子與孫子嘛,看看哪個出色的,我寫信把他推薦進入東南國的國防大學就讀,入東南軍參軍,說不定會有機會!

  為了籠絡興教占堆,楊展給他承諾,以他的麵子是能夠保送人員直接入讀國防大學,國防大學是東南軍培養精銳軍官的搖籃,得進國防大學,就等於讓人員快人一步。

  興教占堆大喜道:“一言為定!

  楊展微笑道:“君子一言,快馬三鞭!

  與興教占堆擊掌為誓,興教占堆在後來真的找了個孫子叫做占西亞的,得楊展舉薦到國防大學就讀,隨即參軍,作戰積極,立功無數,一路升遷,最終官拜中將,成為出了名的藏人將軍,得賜少陽劍,

  此時興教占堆已經作古,就在他墳前給他看少陽劍,表明孫子出色,不負爺爺期望,這把劍的故事就此成為傳奇。

  楊展與興教占堆相談甚歡,由於興教占堆確實有地位,所以楊展親自出麵,做了一些例行公事。

  兩中華極講“檔案,實在話,中國人喜歡做文字資料,中國的曆史記載是世界上最完整的,當今上掌權,除了曆史記載,還加強了“檔案的建立。

  對於所有的高級軍官,都有人事檔案,隨年加載,完善。

  自己的檔案,別人的檔案,一一建立,若幹年之後,這些檔案能夠發揮出巨大的力量,可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興教占堆入役,做了明軍的高級將領,為他建案是不容馬虎的。

  楊展親自詢問,讓高參陳石星擔任執筆人,給足了興教占堆麵子。

  姓名、年齡、出生地、家鄉、婚姻情況、子女……不要小看這些單調的數據,比方說,日後興教占堆擔任某軍主將,則他的副將就要考慮到不能用近著他家鄉的軍官,以免他們來個老鄉

  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做事沆瀣一氣。

  再有子女情況,很明顯地,兒女雙全的、子孫滿堂的軍官比起單身漢更讓人看重,無它,有牽掛耳。

  到了飯點,楊展請了興教占堆和陳石星一道吃飯---真的是飯,羊肉抓飯!

  軍隊有活羊,宰殺後即時做菜,那是一個鮮。

  遠征補給不利,但楊展用來招待新加入的好漢自然沒問題。

  高壓鍋做的飯熟透了,鬆軟可口,讓興教占堆大為吃驚!

  要知道高原反應的緣故,水開不了,之前做出一鍋好飯是很困難的。

  果然,漢人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呀!

  還有酒,知道興教占堆也能喝酒,楊展就開了酒禁,請興教占堆喝東南國上等甘洌的朗姆酒,這是給高官們的特供。

  於是大家一邊吃飯、喝酒,在輕鬆的氣氛中繼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