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節 民工照揍你
作者:比薩餅      更新:2020-04-15 12:52      字數:2366
  此戰打得不錯,西藏統治者達延汗麾下精銳主力部隊“當雄八旗少了一旗,旗主曲吉多吉陣亡,他倒黴地喪在了一唱一和的許了與普布邊巴的手裏,藏兵則死傷三千多,二千多人投降,還被破掉一個重要關隘。

  而明軍戰死者才過百,傷者五百多,可謂大勝!

  許了帶領的千多人,擊敵後背,給敵人來個背刺,自已沒死一個!

  火力遠遠拒敵,少與敵近戰,良好的護甲加上出色的戰地醫院,如高級醫官鍾培英,他相當於少將級的文職軍官,與少將軍楊璟新同級,卻親臨一線部隊,可想而知,憑借著他的國手醫術,不知道救下了多少人!

  現在的明軍是統治者的文治武功極盛,統領的盡是驕兵悍將,時人評議為“太祖、成祖再世,打仗是無往而不利。

  明軍以泰山壓頂之勢沿路推進,西藏人也不是一昧地被動挨打,他們出動了遊騎兵,試圖襲攏明軍的後勤線。

  但發現明軍不落單,大隊前移,讓騎兵很難找到突破口。

  明軍的輜重部隊大股集結,少量的騎兵部隊難以衝突。

  不是前明!

  那時少許韃靼人就可以讓前明軍民炸了營,一騎破千,二人得城。

  現在的明軍敢戰,遇敵必戰的信條讓他們見了西藏人就猛撲而去。

  看到他們氣勢洶洶的樣子,西藏騎兵撒腿就跑,有時在山路上跑不快,就被明軍追上去打死,有時在山路上慌不擇路,西藏人就會自已掉落山澗,生死不知。

  明軍的戰術素養一流,過山穀時交相掩護、分散出動,不讓敵人來個一窩端,狙擊手上了高處保護部隊通過,使得西藏騎兵難有可趁之機。

  西藏騎兵固然能偷襲明軍,可明軍也可以伏擊西藏騎兵,讓明軍如虎添翼的是他們的線膛槍!

  天外一槍,打得西藏人魂飛魄散,線膛槍威力之大,曾有人試過在千米外擊倒了西藏人一人,創下了超遠距狙擊敵軍記錄!

  不過那一槍有很大的幸運成分,開槍時正好遇到順風,本來風易攏亂彈道,可那個西藏人夠倒黴,一槍斃命,同伴都不知道子彈從哪裏來!

  在戰鬥中,參謀製度給予各級軍官以深刻的印象。

  參謀們根據各方麵的情報,地圖作業,事先規劃好路線圖,確定行軍路線,盡量規避風險,對軍隊提出作戰部署,供主官參考,作出決定。

  主官就能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從而指揮若定。

  一仗打下來,嘿,貌似打得很輕鬆的樣子,敵人也不過如此嘛!

  你做好了備戰,上到戰場上,得心應手。

  不僅如此,每仗打完,參謀都會認真總結雙方得失,有的放矢,更好地打擊敵人。

  軍務總結中注意到細節,參謀們發現最近幾次西藏人夜晚時運動到我軍營寨外,天明時發動進攻,這時正好有光線,人還沒完全睡醒,進攻方有利。

  於是在參謀們的提醒下,軍官安排了伏兵,讓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的西藏人變成了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隨著明軍的深入,西藏騎兵的襲攏也不遺餘力,承受了明軍凶悍的打擊而死傷慘重。

  雙方無日不戰,大大小小的接戰打個不停,槍聲終日不斷,響徹在天路的上空。

  時代真的不同了,明軍憑借著火器,讓西藏人的勇武變成了無用功。

  西藏人驍勇,他們也不怕死,認為前來侵犯的漢人是妖魔,他們來降魔伏妖,所以作戰非常積極。

  然而你強我更狠,明軍的火力凶惡,戰馬沒攻到,子彈就打了過去,還沒接戰已經死了一堆,西藏人也無能為力。

  近戰時,明軍的火力密集,上陣的有滑膛步槍、噴子、火銃、筒子、大炸彈、小炸彈等,呈容分呈,明軍甚至還動用了標有“該麵迎敵字樣的地雷,引燃後地雷爆炸,迎敵的那一麵爆

  出大量的鐵珠子,殺傷敵人。

  可憐的西藏人有來無回,明軍隊伍中連民工都上陣開槍---帶來的火槍有多,而軍官絕對不嫌棄增多一個火槍手,哪怕他們是民工充當!

  說阿三是開掛民族,含有調侃的意味,其實中國人才是經常開掛的民族,而且用的掛有真正的作用。

  比方說中國民工就是其中一個“掛,他們能幹的活,隻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辦不到,他們有體力,有技能,活躍在川藏線上,他們既能搭屋建房,又能鋪路修橋,還能趕驢喂馬,有時還能充當蒙古大夫來救人,堪稱全能。

  眼下山穀裏有一隊西藏騎兵衝著明軍的輜重隊殺來,這支騎兵與眾不同,他們箭如飛蝗,出箭快,箭力強,射得明軍應接不暇。

  尤其是他們的首領更是一手好箭法,他用的箭頭材質比普通西藏人的箭頭要好,箭力更強,但見他輕出三箭,就射倒了三名明軍,全部是正麵擊穿護甲,非同小可!

  他的馬匹也是良馬,疾馳如風,讓明軍的火槍打不著他。

  這次負責保護輜重隊的明軍是二線部隊,槍法不夠準確,老是打不著他,反倒被他見一個射一個,少見的弓箭發威!

  好個首領射得高了興,三箭扣在弦上,連續射出。

  三個明軍被他射中,西藏人轟雷也似地叫好,讓明軍與民工們心驚膽戰。

  首領躍馬顧盼,自以為一世之雄,打敗明軍!

  不想惹怒了民工中的一位大叔,他四十多歲,平時沉默寡言,光會幹活,勤奮做工,見狀後怒罵一聲:“豈能讓你猖獗!

  他來到一個倒地的明軍士兵身邊,用腳一挑,一杆滑膛槍歡快地跳入他的手裏,他再撿起子彈袋,熟練地給滑膛槍上膛,動作令人看得眼花繚亂!

  然後他雙手托槍,槍頭迅速地追上那個兀自得意洋洋的敵方首領。

  大叔屏住呼吸,扣動板機。

  槍響,那個首領幹脆地落馬下地!

  西藏騎兵大亂,徑直過來搶那個首領,而明軍官兵聰明地將上了膛的火槍交給大叔。

  結果大叔連開三槍,擊倒三騎,餘者四散,連首領也顧不得搶了。

  這場戰鬥結束之後,大夥兒一問,原來大叔曾移民東南亞,是東南軍的老士官,因為升不上而退役---東南軍的軍製如此,不同年齡段對應不同的軍階,升不上就退役,以此保持軍隊年輕化,大叔退役後回到四川老家,有當兵時的豐富資財,小日子過得紅紅果果,不差錢。

  大明收藏,征召民工,大叔閑著沒事,就參加了進藏民工隊,他沒說以前的風光,要不是那個首領太過分,大叔才不會表露出自己的本事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