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寒假頗有收獲
作者:魚年無鉤      更新:2021-10-16 09:15      字數:3247
  韓通迎來西寧SJ學校1991年的寒假。

  宿舍裏顯得有些淩亂,大家歸心似箭,都想快些回家。

  同學們的火車票是學生會負責牽頭預定。

  韓通與同學們道別後,於1月18日22點,登上了K118次列車。

  時間仿佛有魔法,有時候會悄無聲息地從指縫間溜走,有時候又顯得過於漫長。

  對於韓通而言,火車上的時間慢如似蝸牛,咣當咣當的車輪聲令大多數人昏昏欲睡,唯獨韓通精神抖擻。

  太想姥姥姥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舅舅他們了。

  沒來XN司機學校前,韓通體會不到思念的磨人,一個學期沒見親人,的確歸心似箭。

  天快亮了,K118次列車停靠蘭州站。

  如果是冀東,這個點太陽出來了,韓通已經適應了時差。

  車上旅客嚴重超員,韓通不敢下車,他想下車透透氣,又擔心再也擠不到車上。春運期間時常發生旅客漏乘的事兒。

  下午到達天水,韓通勉強吃了些東西,之後沉沉地睡去。

  翌日下午,火車路過秦嶺。

  韓通在曾經的地理課上、對秦嶺情有獨鍾。

  他閉上眼睛回憶:“秦嶺位於淮河線,是西部與東部地區的分界線。

  秦嶺山脈對氣流運行有明顯阻滯作用。

  夏季使濕潤的海洋氣流不易深入西北,導致西北方氣候幹燥。

  冬季阻擋寒潮南侵,確保漢中盆地和四川盆地不受冷空氣侵襲。因此,秦嶺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韓通仔細觀察,發現K118次從寶雞站出發後,沿著寶成鐵路迂回盤旋了4次,爬高大概1000多米,又走了三處馬蹄型隧道和一處“∞”型隧道,穿越了大概30多公裏的上坡道,才翻過了秦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今天,韓通親眼證實了爸爸曾經的話:“……秦嶺山區的冬天雨雪頻繁,鋼軌表麵容易結冰,當牽引力大於摩擦力,車輪容易打滑,出現空轉,機車就得打開自動灑沙閥,給鋼軌表麵上散沙,增加車輪摩擦力,就像給機車穿上了“防滑鞋”,防止和杜絕列車坡停,確保列車運行安全。”

  韓通暗自嘀咕:“人們常說火車頭是鐵路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的確不是危言聳聽。”

  有意思的是,韓通過於關注火車運行情況,卻忽略了欣賞秦嶺的美麗分光。

  他並不遺憾,在這條鐵路上,韓通將要奔波三年,有的是時間。

  K118次一下秦嶺,仿佛一下子龍歸大海,運行格外平穩,旅客的舒適度瞬間提高。

  “看來火車司機的確需要嫻熟的技術,才能達到平穩操作。看來,爸爸總結‘韓大路平穩操作法’非常不容易啊!”

  行萬裏路讀萬卷書。

  寒假的旅途,有心的韓通琢磨出了一些有用的道理。

  冀東到了,韓通攜帶好簡單的行李,隨著熙熙攘攘的旅客下車、出站。

  站在冀東火車站廣場上,韓通心潮澎湃,故鄉和他鄉似乎真有區別。

  置身於西寧,韓通明顯覺的自己是個外鄉人。

  回到冀東,內心主人翁的感覺油然而生。

  他攔停一輛出租,直奔鐵路迎賓小區。

  上到三樓,韓通心跳加速,舉起手輕輕敲門:“咚咚咚、咚咚咚,姥姥我回來了!”

  張瑞英以為自己在做夢,仔細一聽,確實是孫子的聲音。

  她三步並做兩步,衝到門口,迅速打開門。

  韓通笑眯眯地說:“姥姥,您不認識孫兒了,孫兒回來了!”

  “我的好孫兒,快進來,想死姥姥了!

  你這孩子也不發個電報,搞突然襲擊,不像話!”

  韓通換上拖鞋,直起腰,伸出手,扶助姥姥。

  姥姥迫不及待地把韓通拉進懷裏,仰起頭仔細端詳日思夜念的孫子,高興的合不攏嘴。

  “我的孫兒又長高了,更加結實了。學校夥食好嗎?沒餓著吧?”

  “姥姥,學校夥食能行,我不是挑肥揀瘦的人。同學們能吃,我也能吃嘛。”

  “好好,我孫兒懂事兒,知道艱苦樸素,是爸爸媽媽的好兒子!”

  “想吃什麽?姥姥給你做!”

  “姥姥,我不餓。爸爸媽媽啥時候回來?我太想他們了,我也想姥爺、想舅舅!”

  “你爸爸晚上回來,媽媽明天下午回來。

  你姥爺和舅舅啥時候回來?我可說不準。”

  “姥姥您快坐下,我給您講學校裏的故事。”

  張瑞英把韓通拉到自的身旁,聽孫子講學校的奇聞異事。

  韓通給姥姥講藏族同學的生活習俗,講西寧的風土人情,講軍訓中自己經曆風吹雨打……最終,得到教官和老師表揚。

  晚飯,姥姥刻意給孫子做了他最愛吃的紅燒排骨、白菜燉粉條、土豆燒牛肉,雞肉燜卷子。

  張瑞英看著孫子狼吞虎咽,高興的不合不攏嘴。

  祖孫兩正在吃飯,韓大路回來了。

  打開門,看見兒子,激動的大叫:“兒子,你回來,來來,讓爸爸仔細瞧瞧!”

  韓通趕緊放下碗筷,走到爸爸身邊,拉住爸爸的手。

  “嗯嗯,不錯,雖然黑了一些,但變結實了。經曆風吹雨打就是不一樣。”

  父子二人說話的當兒,張瑞英給姑爺盛好了米飯。

  “大路,先吃飯,晚上你們父子兩好好嘮嗑兒!”

  韓大路緊挨兒子入座,眼睛沒離開過韓通。

  韓通不停地給爸爸夾菜,說:“爸爸,我在回家的路上長見識了。”

  “嗯嗯,說來聽聽。”

  “火車在秦嶺運行……”

  “嗯嗯,兒子不錯,是個有心人哩,將來一定比爸爸強!”

  “爸爸,青出於藍勝於藍。那我一定向您多學習,也爭取當全國勞模,在單位響當當的做人!”

  “這個不難做到,隻要你肯努力。”

  這頓飯,韓大路吃的格外人香。

  “兒子,你姥姥最疼愛你了,知道你快回來了,就在我們家等你。

  你姥姥姥爺也有新樓房了,在迎賓三小區。”

  “啊,太好了,我要每天和姥姥在一起,可以嗎?”

  “當然可以啊!”

  這一夜,韓大路父子徹夜長談……

  韓大路得知兒子編排的節目獲得一等獎,與精彩絕倫的韓家拳息息相關,他對兒子更加刮目相看了。

  “爸爸,您人到中年了,您能告訴我人應該怎麽活著?”

  “兒子,你的問題爸爸一時半會兒無法回答。不過爸爸最基本的想法是把養我的人養老,把我養的人養大,至於自己就交給時間吧!”

  韓通耳聞爸爸樸實無華,卻富有哲理的話,一時不知道如何接話茬兒。

  他暗自思量:“哎,看來人生容不得絲毫懈怠。難道人生唯一的目標就是為了家人?為了能讓家人過得更舒心嗎?”

  韓通想聽兒子說,卻發現他目光迷離,若有所思,又道:“兒子,有些人一輩子也許為別人而活,簡直就是浪費生命。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個體可以單純的為自己而活,又都是為了別人而活,而且那些人都是心尖尖的人,是割舍不掉的溫柔。”

  韓大路的這段話,令韓通內心震顫,似乎悟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他感慨萬分地道:“爸爸,我懂了,人生的意義不僅在於實現自我價值,更多的是需要發揮一切潛能回饋給身邊的人。讓身邊的人和自己所愛的人因為擁有自己賦予的愛感受到不一樣的人生!”

  韓大路聞聽兒子極具開悟性的話語,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個20歲的熱血青年,讚歎道:“兒子,你真了不起,爸爸在你這個年齡段絕對領悟不出,也說不出你剛才對人生的認識。後生可畏啊,爸爸為你高興!”

  “謝謝爸爸誇獎,我是個大人了,在您和媽媽的影響下,我也喜歡上了閱讀,世界名著告訴我一個道理?”

  “什麽道理,能告訴爸爸嗎?”

  “爸爸,名著告訴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哪怕前路艱險坎坷,隻要心中懷有期待,就不怕艱難險阻,敢於迎頭趕上,努力的付出定會回報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卷。您能成為全國勞模就是如此嘛!”

  韓大路忽地一聲站起來,摟住兒子肩膀,激動地說:“兒子,你是個小哲學家了。千千萬萬的火車司機默默無聞發揮著一種潛能為南來北往旅客的出行平安盡職盡責,為國家和老百姓需求的物資多拉快跑。”

  “爸爸,您過獎了,兒子內心的所思所想,都與您和媽媽、姥姥姥爺、三個舅舅,以及老師的言傳身教分不開。”

  韓大路再次被兒子的話震撼了,他情不自禁地又摟了摟兒子的肩膀,道:“我的通兒長大了、長大了。爸爸高興啊!”

  韓通不好意思地一笑,道:“爸爸,您和媽媽越到春節越忙……很少得空去看望爺爺奶奶、大伯和姑姑。這個春節,我想回上傑村,陪他們過年。”

  “好好,你提前回,臘月三十前要祭祖,你也參加。暑假,你去大連看望田奶奶和大壯舅舅。你回上傑前我們抽時去八道台祭奠你田爺爺和劉爺爺,去烈士陵更不能少。”

  韓通手舞足蹈,道:“爸爸,您的計劃怎麽和我想的一樣?”

  “嘿嘿,知子莫若父嘛。兒子,該睡覺了。”

  翌日下午,李娜回到家,見到兒子,高興的流下了熱淚,差不多半年沒見兒子,思念之苦令她心疼不已。

  她吃飯都拉著兒子的手,生怕兒子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