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兩狼相爭(上)
作者:荊南小六      更新:2021-08-14 12:31      字數:2747
  要說武定國上朝之後,是不是真的權傾一方,指手畫腳呢?貌似這才是權臣應該有的畫風。

  ??然而,事實並不是如此。

  ??“嗯……陛下說的有道理,臣全聽陛下的意思辦。”

  ??“嗯,臣沒意見,按陛下的意思辦。”

  ??“嗯,臣……那啥,反正按陛下的意思辦就行了。”

  ??別看武定國身處高位,然而他就像是一個木頭樁子一樣,差不多快成了應聲蟲。這讓一旁的太監總管心裏特別不是滋味。我的楚國公呀,你別總是搶咱家的工作呀!你都把我的台詞說了,咱家說啥呢?

  ??武定國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其實是和他的心態分不開的。

  ??說白了點,就是有些消極罷了。

  ??反正也是當靶子,我就安安靜靜的當一個好靶子就行了唄,別招惹我,我也不去招惹誰,大家好好過日子。沒準這二十年就這麽混過去了。

  ??每次上朝,武定國鼻觀口,口觀心,也不知道是不是魂遊天外,反正是不參與決策,也不會跟自己的皇帝大哥唱對台戲。

  ??這個時候的皇帝大哥,可謂是雄心萬丈,每次都會積極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武定國可不想這個時候去觸他的黴頭。

  ??第二個嘛,也是最近這段時間,實在是沒什麽大事情要決斷的。武定國沒必要插嘴,得罪人。

  ??老皇帝去世,一大堆事情還是會按照老皇帝的既定政策執行,這就是所謂的遵循祖製。大家也都該幹嘛幹嘛,沒有什麽出挑的地方。或許有時候皇帝會突發奇想,弄出什麽幺蛾子來,但是自然會有正直的大臣站出來提醒,勸誡皇帝。

  ??皇帝大哥這個時候充分的展現了他的從善如流,基本上別人的反對意見,隻要是言之有理,他都會認真聽取。做好一個納諫如流的好皇帝,一直是皇帝大哥的夢想。

  ??不過,這段日子也有會結束的一天,新的問題總會發生,並且提到朝堂之上,等待最高決策者的判斷。

  ??比如說,這次上朝。兵部尚書周玉琳就站了出來,報告了一個新的事情。

  ??“啟奏陛下,韃靼汗國發生內亂,韃靼左親王帖木·巴特爾起兵造反,意圖推翻他的叔父,乞力·巴特爾汗的統治。雙方已經集結了數十萬大軍,開展了一個多月的戰鬥。目前,其乞力·巴特爾汗小輸一陣,折損了五萬兵力。”

  ??北方四國的動向一直是大康朝廷關心的內容,這次韃靼汗國內亂,自然是逃不過大康探子的眼睛。

  ??朝堂的文武百官,聽見這個消息,普遍臉上帶著微笑。這不是大好事嗎?自家的死對頭如今陷入內亂,自顧不暇,那麽自己的邊關就能確保一定時間的安穩了。沒有北方狼族的寇邊,那麽邊關的軍隊消耗也會變少,這能省下大筆的錢糧呢!

  ??再說了,他們無論是誰贏了,韃靼汗國必然元氣大傷,趁他病要他命。等到他們倆精疲力竭的時候,自己的大軍遠出塞外,定能弄出個大捷來。這滾滾的軍功,仿佛在朝著人們招手一樣。

  ??“好機會啊!陛下,這次韃靼人陷入了內亂,等到他們都精疲力竭的時候,可以讓武勝軍,常捷軍北出蕭關,雁門關,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給我大康再次拓展版圖。甚至能夠實現當年冠軍侯霍去病的偉業也說不定啊!”

  ??“嗬嗬,何將軍,你太著急了,先讓他們打一會兒吧,或許,還能讓他們打得更久一點,比如學習一下高麗國戰場的模式。讓他們雙方流盡最後一滴血,這樣我們再去摘桃子,豈不更美?”

  ??文武之間非常難得的取得了意見一致,雙方甚至都開始劃分各自的分工了。文官先上,挑撥離間,煽風點火,等到雙方都打不動了,武將再上,摟草打兔子,全都給幹掉。

  ??這樣的套路,上一次北方四國大戰的時候就用過了。所以,再來一次,也是熟門熟路。

  ??就連皇帝大哥,這個時候臉上都露出了喜色,既然大家都這麽認為,正好,其實朕也是這麽想的。看看武定國,是不是也這麽想的?

  ??皇帝大哥瞟了一眼武定國,破天荒的,武定國居然沒有打瞌睡,反倒是露出了一臉的凝重,仿佛在思考什麽,而且好像是十分忌憚的樣子。

  ??這下子,皇帝大哥心裏咯噔了一下,自己這個兄弟,這種表情可是多少年沒見到了。依稀記得,當初在瀟湘省大水災要來的時候,武定國就是這麽一副凝重的表情。難道?這次韃靼國內亂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一件極具危險的事情?

  ??“楚國公?楚國公……武定國!”

  ??“哦哦,陛下……臣在。”

  ??“在想什麽呢?這一臉凝重的樣子,莫非是有什麽不好的地方嗎?”

  ??皇帝這麽一問,這個時候,文武百官都反應了過來。哎喲喂,今兒個楚國公換了表情了喂,總算不是當木頭人了。隻不過,這表情是個什麽意思,難道有什麽問題嗎?

  ??武定國沒有說話,隻是皺著眉頭,他心裏有種非常不好的預感。但是這個時候,他的確什麽都說不上來。別國內亂,難道不是好事嗎?為啥我這麽心神不寧呢?

  ??滿朝文武並非酒囊飯袋,見到武定國這樣,很多仁人誌士這個時候也反應了過來。凡事都有兩麵性,這次內亂,搞不好可能對大康造成一個壞事情。

  ??還沒等武定國開口,台階下的百官人群裏麵,就有人站了出來,提出了武定國擔憂的事情。

  ??“啟稟陛下,我們不可以掉以輕心,古人雲,亂世出英雄,若是帖木巴特爾有英雄之姿,他未必不可能一統草原!到那個時候,我們將要麵對一個齊心協力的韃靼汗國,而且還是一個英雄統領的韃靼汗國,這樣對於我大康是禍非福啊。”

  ??“陛下,臣也覺得,剛才毋大人言之有理,目前乞力巴特爾在位,他已經被我大康打得失去了雄心壯誌,隻求偏安。這樣,他在位的情況下,韃靼人是絕對不敢南下侵犯我國邊境的。若是讓他們倆分出了勝負,恐怕我大康北方將永無寧日了。”

  ??站出來的人,一個叫做毋海峰,工部右侍郎,和吳維訓搞搭檔的。另一個叫做楊言軍,乃是禦史台的當值禦史。

  ??這倆人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倆老鄉,都來自黃土高原,一口標準的陝普,聽著分外親切。而他們的家鄉,那是個直麵草原的地方。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