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二起二落
作者:荊南小六      更新:2021-08-14 12:30      字數:2753
  豐臣秀吉的確思慮深遠,雖然他沒有到過大康,但是不妨礙他利用大康朝的內部矛盾,來解決武定國這個棘手的對手。捧殺,這對於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人是極其危險的,年紀輕輕的就被吹捧到了十分耀眼的位置上,根基不牢的話,摔下來就會萬劫不複,甚至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於是乎,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武定國的功勞被傳遍大江南北,然後無限的美化和擴大,仿佛把武定國誇成了諸葛亮再世,孫武附身一般。尤其是豐臣秀吉還放出話來,模仿著當年曹操評價孫權的語句:生子當如武定國!

  ??這話雖然是在誇武定國,然而,這裏麵藏著的凶險可非同一般。孫權是什麽人?那可是南麵稱孤的一代帝王。豐臣秀吉這話可陰損著呢,這是在暗示大康的皇帝,武定國現在手握重兵,還娶了安南公主,要人有人,要兵有兵,要糧有糧,你就不擔心他會學孫權一樣,直接就稱王了嗎?

  ??人言可畏,勝於刀斧加身,尤其是武定國離著皇帝這麽遠,自己怎麽去辯解都沒辦法。大康皇帝有沒有對武定國起了疑心,這個並不清楚,反倒是文官集團們,開始擔心這一點了。

  ??畢竟,流言蜚語裏麵說的並沒有錯呀,武定國如今執掌東南諸國軍政大權,隻要他有獨立的念頭,那還真有可能成事!看看武定國身邊是些什麽人就知道了,勳貴集團的子弟先不算,兵權的掌控,一個是武定國的妻弟言星,一個是自己的老婆言月,一個是勳貴集團的左丹青,文官集團呢,嗬嗬,最大的雖然是趙誌成,然而蔣興東可是武定國一手提拔起來的。文武之中居然這麽多武定國的親信,這就讓人不得不擔心,武定國如果真有了二心,一個振臂高呼,跟隨他的人怕是不少。

  ??於是乎,第二天在朝堂之上,關於討論怎麽封賞武定國這些南下作戰的人,成了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其他人還好說,燕國侯左丹青,提拔為燕國公,繼承他已經過世的父親的爵位。言星也好辦,若是封黔國公還差點火候,但是提升為一等國侯,還是沒問題。其餘的人,都是官職低微,或者幹脆沒有官職,這些對於大康朝廷來說,都好辦。

  ??然而,武定國成了一個問題,他出征之前,已經貴為一等國侯,難道要這麽年輕就封他為國公嗎?要知道,他爹現在還是一等國侯而已,再說了,他爺爺魯國公還在世呢,也不能讓他繼承國公的職位。

  ??那麽問題來了,武定國開疆拓土的功勞,不亞於幾個國公,但是偏偏他年紀擺在這裏,以後還有機會立更大的功勞,到時候,是不是就得封王了?那麽到了封無可封的時候,皇帝是不是要退位給他呢?

  ??這麽一想,細極思恐,武定國的確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地步了。皇帝當初是想雪藏武定國,留給太子用的,然而,武定國實在是太能幫忙解決問題了,處理了皇帝一個又一個難題。這下子,就連皇帝也舍不得雪藏他了。

  ??有矛盾,自然就有爭吵,關於武定國的封賞問題,最後居然變成了討論武定國到底會不會造反的問題。不得不說,這群文官集團的人,真是太會把樓給帶歪了。勳貴集團的武將們,再次在嘴皮子上輸給了文官們,眼看著畫風越來越不利於武定國,魯國公老爺子急壞了,一把年紀了,直接跪在了朝堂之上,大吼,如果武定國有二心,那麽他願意一命抵一命,請陛下放過他的乖孫子。

  ??老人家的舐犢情深,看了讓人動容,然而,並不是他一個老頭子的以死相逼就能扭轉這種不利的風言風語的。皇帝陰沉著臉,一直不說話,太子也急的直冒汗,可是他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給自己兄弟求情了,貌似他無論說什麽,都會被文官們用各種理由給駁回來。

  ??就這樣,朝堂上並沒有討論出來一個結果,皇帝退朝之後,把六部尚書,和幾大國公都給請到了尚書房裏麵,關起門來討論。

  ??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討論了什麽東西,隻不過出來之後,文官集團一臉的得意,而勳貴集團的幾大國公麵露憂愁。很顯然,結果,應該是對武定國很不利的。

  ??當天,從皇宮裏麵發出了一道命令,或者說是一道聖旨外加金牌令箭,這些不是給武定國的,而是給遠在嶽州的荊國公老爺子的。這道命令,大概內容是,派遣荊國公,前往安南皇都,對此次的征南大軍進行封賞。

  ??而這種封賞的事情,一般派一個太監就夠了,這次卻把荊國公給派了出去,這就讓人非常想揣測一下皇帝的意思了。嗬嗬,荊國公可是武定國的恩師,難道是皇帝真擔心武定國造反,所以派他的恩師出馬,把武定國給抓回來嗎?

  ??這麽一想,還真有可能,細數整個大康朝廷,能把武定國給帶回來的有幾個?他爺爺?還是他爹?切,他們不一起造反就謝天謝地了。文官集團裏麵更是沒有一個人敢去!太子去?嗬嗬,儲君還要不要了?所以仔細算起來,隻有荊國公。

  ??“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喲,武侯爺好雅興啊,居然站在海邊吟詩?嘖嘖嘖,不過,這首《滿江紅》可不太應景哦……”

  ??“哦,也對啊,那我換一首,《龜雖壽》: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拉倒吧!這首也不對,你三十不到,就開始自稱老驥伏櫪了嗎?信不信荊國公來了抽死你!”

  ??“那……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也不對啊!我這個時候高興個屁啊!祖師爺他老人家過來抓我的,我高哪門子興啊!唉,不念了不念了,煩!”

  ??武定國跑到海邊上散心,趙誌成陪著他。本來武定國想念念詩,抒發一下自己的內心鬱悶,然而老趙這個直腸子,左一句不應景,又一句不合適,直接把武定國的雅興給憋了回去。讓武定國更加覺得鬱悶了。

  ??京城的風言風語,也傳到了安南這邊來了,整個安南大軍開始變得有點人心惶惶的。武定國會造反嗎?應該不會吧,他家人可都在京城呢!然而,哪個造反的家夥,還顧得上家人啊,武定國現在已經是坐在火山口上了,再往上就沒有餘地了。

  ??於是乎,各路野心家開始在武定國身邊活動,想要給武定國來個黃袍加身。而這個時候,言星,言月,甚至武定國提拔起來的那些人,都沒有明確表態,似乎在等待著武定國的態度。大將軍左丹青察覺到氣氛有點不對,直接繞過武定國,下令軍隊戒嚴,禁止將領們串聯。弄得整個安南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

  ??而當事人武定國,也有點不知道該怎麽處理了,便鬱悶的拉上了趙誌成去海邊散散心。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