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變法 修法
作者:荊南小六      更新:2021-08-08 17:38      字數:3320
  “臣,占楊芳,叩見陛下!”

  ??一身邋遢的占楊芳上了大殿,大家都目光灼灼的看著這個始作俑者。原來就是這麽一個不起眼的小官,掀起了如今朝堂上的軒然大波。真是人不可貌相!皇帝更是用一種帶著怨恨的眼光看著占楊芳,他的妹妹,寧國公主,就是眼前這個家夥指名道姓要殺的!

  ??有道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皇帝眯著眼,忍著自己想把這家夥拖下去斬了的情緒,從嘴裏憋出來一句話:

  ??“占楊芳,你給朕的折子,朕看了!不過,你可知道這次上朝,朕的目的是什麽嗎?”

  ??“臣明白。”

  ??“哼!既然知道,那為什麽當初還要用密折的方式?密折不可輕上!這個規矩你應該懂吧!”

  ??“臣懂!臣認為,不上密折,這問題就永遠會留著,直到它大到無法掩蓋,大康也就亡了!”

  ??“混賬!朕的大康,怎麽會如你說的那樣不堪!你當這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嗎?”

  ??皇帝和占楊芳,兩個人針尖對麥芒,都是硬脾氣,眼看著這話就要談崩,武定國趕緊站出來圓場。

  ??“陛下,這次,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不是嗎?何必談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呢?不如留些時間,聽聽臣如何處理這次問題。”

  ??“哼!準奏!”

  ??“謝陛下。”

  ??經過武定國這麽圓場,皇帝和占楊芳兩個人之間的尷尬算是蓋下來了。文武百官,這個時候都在豎著耳朵聆聽,武定國到底打算用什麽方法來處理這次的矛盾。這可是個燙手的山芋,沒弄好,百姓,陛下,百官,皇親,勳貴,等等方麵都會得罪個遍,現在誰都不敢冒這個頭,接下這個燙手的差事。

  ??武定國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緒,開口了。

  ??“陛下,各位大人,這次占禦史所上折子,句句屬實,並無誇大之詞。故而,陛下震怒,百姓沸騰,各路宵小為之兩股顫顫。這真是我朝前所未有的政治事件,一旦處理不好,恐有動亂之災……”

  ??武定國開篇文縐縐的,這是他準了一晚上的開場白,可是沒等他說完,皇帝直接有點不耐煩了。

  ??“行啦,武定國,你撿重點的說,別說這些廢話了!”

  ??“額,臣,遵旨。”

  ??“這次官場大地震,涉及麵之廣,涉及人數之多,堪稱前所未有!那麽問題來了,我朝不過才建立二十餘年,怎麽就出現了這麽多的貪官汙吏,國之蛀蟲呢?各位大人,可曾有想過這個問題?”

  ??武定國拋出一個反問,朝堂上的人都陷入了反思。是啊,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的?有的人說是人心敗壞,有的人說是小人作祟,有的人卻認為這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總之五花八門的觀點,誰都沒法找到準確的根子問題。

  ??“各位大人,在下認為,荀子雲:性本惡!人性都有貪婪的一麵。用我家鄉的一句話說,那就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既然濕了鞋,幹脆洗個腳,既然洗了腳,幹脆洗個澡!七上八下,一通亂搞!這貪婪的本性就這麽一點點放大的,然後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我認為這次的問題在於十二個字‘立法不全,監督不力,執法不嚴,違法不糾。’這十六個字,基本上能夠涵蓋這次的問題。我們這次處理問題,也應該從這十六個字去入手。不然,若隻是簡單的砍幾顆腦袋平息民憤,這就像是庸醫治病,頭疼砍頭,腳疼砍腳,而這樣的事情還是會再次發生!可是那個時候,就不知道還有沒有這麽英明的陛下,和像占楊芳這麽勇敢的臣子了……”

  ??武定國這幾句話,簡直說到了皇帝的心坎裏麵了,頓時讓皇帝眼前一亮!仔細回味著曆史,有這麽一句話,外無敵國外患,內無法家拂士,國恒亡!這法家拂士不就是幹這種立法、執法的事情的嗎?

  ??若是時時刻刻有一雙犀利的眼睛盯著,這些貪官汙吏,國家蛀蟲也不敢這麽隨便的伸手吧!不過,武定國也說清楚了。這也是在陛下英明,臣子不怕死的情況下,才能有的。若是後代君主軟弱昏庸,豈不是白費力氣?

  ??“武愛卿,你既然說出了問題,想必你一定有解決的辦法吧,說來聽聽。”

  ??“陛下英明,居然猜到了。”

  ??武定國小小的拍了一個馬屁,讓皇帝臉上露出了笑容。太子偷偷的笑罵了一句“屁精!”

  ??“臣的確有辦法,臣的辦法也十分的簡單,兩個字!變法!”

  ??武定國這兩個字一出口,滿朝皆驚!變法這東西,並不是個新鮮事物,反而在前幾個朝代的曆史上,不斷有進行變法的人,但是他們的初衷是好的,最後執行起來就成了弊政,最後導致了國家動亂,烽煙四起。所以,現在的臣子和皇帝,都有點談變法而變色的感覺。

  ??“變法?真是大膽!黃口小兒,這變法是能夠輕易施行的嗎?況且我朝不過立國二十餘年,必陛下正值鼎盛,國力蒸蒸日上,何須變法!速速退下,別在這丟人現眼!”

  ??刑部尚書劉朗明立刻站了出來,大聲斥責著武定國。這個想法實在是太瘋狂了,滿朝文武都不太看好這件事情,現在這種情況維持現狀都不容易,還要變法?你是嫌國家不夠亂是怎麽著?

  ??“劉大人請稍安勿躁,下官說的變法,並不是如同各位大人想的那樣,我說的變法,實際上是對國法的一種修補和改良。昨日,太子、在下,還有占禦史三人暢談良久,發現國法之中漏洞頗多,很多貪官汙吏,國家蛀蟲,就利用這些漏洞瘋狂的斂財,欺壓百姓。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發展下去,我們就應該及時的把國法的漏洞給補上。使得國法更加完善、具體,讓這些貪官汙吏沒有漏洞可以鑽,然後,我們加強禦史監察的職責,將這些犯法之人,一一捉拿歸案,還百姓一個青天!”

  ??武定國說的慷慨激揚,可是作為文官老大的黃忠明卻冷笑了一下。

  ??“武大人,照你這麽說,國法有漏洞就要補,文武百官豈不是成了裱糊匠了?這每天上朝也不要處理其他事情了,全部用來補漏洞好了!”

  ??“黃大人,此言差矣,漏洞不需要出現一個就補一個,我們以五年為期限,將五年內出現的漏洞,都給補上,再施行五年。隻有這樣逐步完善,貪官汙吏才無法一直逍遙法外,朝廷才能不斷的完善自己。”

  ??“哼!國法乃祖製!怎可輕易改變?”

  ??“聖人雲:旬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做新民!連聖人都在不斷的自我革新,為什麽國法就不能革新和完善?”

  ??“這……額……”

  ??武定國抬出了聖人的言論,說的黃忠明大人,啞口無言。他若是反駁,就是在反駁聖人,這是讀書人最不敢做的事情,離經叛道!

  ??文武百官不乏有識之士,他們也在仔細思考武定國說的變法一事。貌似這個變法並不是像曆史上的那樣,施行一種既定的成法。反而像是,問題出現了,想辦法解決的方法,按照武定國這樣說,那就是這種變法是針對問題來的,大家一起商量著怎麽辦。這樣一來,變法成了全體官員的事情,而不是哪一派,哪一個人的事情,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麽派係鬥爭的問題了。

  ??“陛下,臣認為武定國的變法,與史書記載的變法,存在根本的不同,與其說變法,不如說是修法!而臣認為,修法勢在必行!人無完人,法自然無完法,若是問題出現不解決,不立規矩,那麽這個天下還說什麽依法治天下?臣附議武定國的提議!”

  ??禦史大夫劉偉清站了出來,第一個同意。武定國十分詫異的看著這個大叔,他沒想到文官集團裏麵還會有人站出來支持他?而這個時候,劉偉清也看了一眼武定國,朝他神秘的笑了笑,這笑容,仿佛是在看一個有出息的後輩一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