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苗疆的家底
作者:荊南小六      更新:2021-08-08 17:38      字數:3029
  “我們麵對的敵人,很有實力,他們具體的各種兵力配置和分布,我們會把情報匯總成冊,轉交給各位的。到時候,大家可以仔細翻閱。”武定國指了指娜珠,苗疆情報局這些天來,真是忙上忙下的,為了大軍出征,他們在武定國的情報指導之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對於今後苗疆軍團即將麵對的那些敵人們,做好了詳細的情報打探工作。而且詳細到什麽程度呢,簡直連對麵將領臉上長了幾顆痣都一清二楚的。

  ??“各位,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已經差不多打探清楚了對麵的家底,那麽我們來看看咱們的家底有多厚實!”

  ??武定國的重頭戲來了,給各位領兵將領介紹苗疆的家底。這可是武定國感覺到最自豪的一件事,因為現在的苗疆可謂是他親手打造的一個新天地。按照後世的說法,那是利用了簡單的工業化,實現了生產力的騰飛!

  ??生產力得到發展之後,就是物資的極大豐富。有了底氣的武定國,這個時候才敢說,他能支撐起苗疆十萬大軍的後勤。

  ??“各位,我記得我在半年前說過一句話,隻要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給你們準備好十萬大軍出征的一切所需。如今,半年過去了,我們的準備變得更加充分了。所以大家夥聽聽吧,看看咱們有了多少家底,能打出什麽樣的陣仗來!”

  ??張芷寧遞過來一個精美的木盒子,武定國從裏麵拿出了一張宣紙,這上麵記載的就是武定國給大軍準備好的家底。也是由他的大老婆張芷寧帶領團隊,連續準備了很久才弄齊了這些東西。

  ??“首先說糧食,經過我們開墾梯田,補種紅薯等方法,一年,我們實現了畝產兩石,一年兩熟的水稻產量,因為我們前五年是朝廷免稅的,所以,我們苗疆不需要向朝廷官倉上交公糧。我們這次總共收了三十萬石軍糧,足夠大軍連續征戰一年之久。再加上我們今年的秋糧收獲在即,我們糧食方麵,不需要擔心了。”

  ??“第二,兵馬。得益於我們完備的鎮竿兵製度,咱們先期招收的十萬人,已經正在緊張的訓練之中。而且,我們舉辦的軍官培訓班,也已經完成兩期速成班的教學,得到了一大批有文化,有作戰經驗的基層軍官。他們熟悉戰法,明白新式軍令,並且有勇敢的戰鬥意誌。”

  ??“這次,我們從戰場上回來的四萬振武軍為基幹,以苗疆優質戰兵為補充,重建振武軍,各位將軍們,你們這幾天也沒閑著吧,我給你們的兵都練得怎麽樣了?”

  ??武定國笑嗬嗬的問這些將領們的反饋情況,這些將領們立刻激動地說:

  ??“武大人,我從沒有見過這麽訓練有素的新兵,那走起隊列來,橫平豎直,有板有眼。而且基本的軍事素質都非常好,如果你不說這是給我們補充的新兵,我還會以為這是您訓練很久的主力部隊呢。”

  ??武定國聽了這話,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他按照後世軍訓的方法編寫的訓練大綱,也就能訓練出這些樣子貨而已,這些將領們隻是撿了好的說,其實武定國知道,這樣練出來的兵,離上戰場還差得遠呢。

  ??“好了好了,既然大家都覺得新兵不錯,那就請你們好好的帶領他們,給他們勝利,給他們榮耀!”

  ??“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你們大家都關心的問題。裝備!”

  ??武定國麵容一整,變得有點嚴肅了,連帶著大家夥都安靜下來,聽著武定國接下來的說法。裝備問題,一直是擺在所有人麵前一個巨大的難題。朝廷沒有撥款,全部由苗疆負責重建振武軍。要知道,振武軍可是一支火器部隊,那裝備的耗費,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從當初湘軍組建團練的時候,就可以看見,僅僅是半火器裝備的湘軍,花費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了,更何況要組建全火器部隊的振武軍呢?而武定國作為苗疆都護,苗疆有多少錢,他最清楚。更何況,苗漢投資交流會的開展,雖然說是掙了一點錢,但是也不見得能填上軍費這個大窟窿!

  ??“我給大家打造了七萬杆新式鳥槍,飛雷炮三千門,神火飛鴉兩千台,手榴彈八萬顆,鉛彈五萬斤,火藥十萬斤!”

  ??說出這個數字之後,所有人都嚇了一跳,這可是半年的時間啊,居然造了這麽多出來了!簡直驚掉了所有人的下巴。要知道,這麽龐大的軍火數量,放在大康朝廷來說,這也是一年之內所有軍火作坊全力開工,才能剛剛完成的任務量。怎麽放在苗疆這一個地方,就能完成這麽多?這簡直是神乎其技。

  ??看到大家驚訝的眼神,武定國欣慰的笑了。這證明,他這半年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按照科學的生產力發展方法,達到這樣的水平,其實是在他的料想之內。首先拿資源來說,武定國開發了後世的攀枝花鐵礦,有了這座大鐵礦,原料的來源就省事了很多。

  ??而且,關於火藥的原料,硝石。武定國也有辦法解決,他利用給各個苗寨建公共廁所的行動,得到了大筆的土硝,這可是造火藥的寶貴原料。苗疆這麽多人,弄齊這點原料,真是不要太簡單。

  ??再加上流水線化的打造流程,使得生產效率極大地提高。幾乎是每個苗疆的人都參與到了軍備生產當中,苗疆少說有兩百多萬人,這麽多人力,全力以赴,生產出這麽些軍備物資,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且,武定國的花費也非常少。他付出的真金白銀的確沒多少,而他付出的是礦山開采權,道路修築權,以及工坊的股份等等未來的紅利。這些東西,讓很多手工業者參與投資,用生產出來的產品抵押他們的貸款,武定國隻需要按照原料成本給他們補償就可以了,而且武定國還可以拿原料來代替補償。這樣一來,等於武定國什麽都沒付出,就白白得到了勞動者的剩餘勞動價值,簡直是黑心到極點的資本家。

  ??可是,武定國這樣的做法,偏偏讓苗疆的建設上了快車道。要知道,工坊建設起來之後,最缺乏的就是訂單。武定國的軍備訂單,極大地拉動了內需,促進了這些工坊的良性發展。而所必須的資金,都是外部參與的投資,隻需要三分之一的實際金銀,就可以完成全部的訂單支付。簡單點說,武定國玩起了赤字,用苗疆未來幾年的紅利,支付現在的軍費!

  ??這一手經濟製度,簡直是複雜無比,但是卻十分有用,而且玩的漂亮。武定國之所以敢這麽做,一是因為有烈火神教的遺產,而是因為他取得了皇帝的同意,用國庫的未來幾年的一部分資金做擔保。

  ??但是,這些東西,畢竟是暫時不存在的東西,以後還是要付出的。為此,武定國也特意請示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首肯。他要通過這次戰爭,把這些錢給掙回來!至於怎麽掙回來?嘿嘿,那方法可就多了。繳獲府庫物資,占領礦產,收攏土地資源,甚至販賣戰俘,都是有不少的資源進項的。武定國肯定不會讓自己虧了就是,也不會虧了自己手下的兵。他的後勤大軍,一邊運送物資,一邊還要帶著商人們做生意。打到哪,錢就賺到哪!

  ??這些,武定國都是心裏知道,嘴上,卻一時半會跟這些帶兵的人說不清楚。武定國就一句話:

  ??“各位將軍們,現在的苗疆,可謂是兵強馬壯,後勤的東西,我給你們備足了,打仗我不懂,但是我保證,你們打到哪,我的後勤就送到哪!所以,你們放心的去進攻,後麵的一切,交給我!”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