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活躍的勸降團
作者:荊南小六      更新:2021-08-08 17:38      字數:2794
  文官集團的動作可謂是迅雷不及掩耳,早在黔國公剛剛突圍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安排人開始接觸白蓮教的高層了,試圖去策反那麽幾個,好配合黔國公。後來,黔國公兵敗身死,這群人又開始打其他的主意了——離間與招安。

  ??文官集團很少有人能夠橫跨文武兩界,上馬能安邦,下馬能安民的人,曆史上也隻是少數的幾個。可是,你架不住人家有朝著這方麵奮鬥的夢想。尤其是在北方戰場,文官集團用三寸不爛之舌,說的突厥和吐蕃反目成仇,不費一兵一卒,輕鬆搞定了西北方向的戰局,這可讓不少渴望建功立業的讀書人紅了眼睛。

  ??他們甚至在讀書人之中流傳,“北有趙誌成,南有武定國”。這個趙誌成,國子監的高材生,據說是黃忠明大人的高徒,就是他一人孤膽深入突厥軍帳,說服突厥人和他們聯合,一起拿下吐蕃人的地盤。年紀輕輕的,就建立了這麽大的功業,讓人羨慕極了。

  ??不過,順便要說一句,他們也把武定國給劃分到年輕的成功人士裏麵去了。不知道是嫉妒還是派係鬥爭的原因,他們居然淡化了武定國平定苗建的功勞,反倒是讓武定國成為了趙誌成陪襯一般的存在。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武定國,區區一個嶽州案首,連舉人都沒考上,居然能平定苗疆,這簡直是讓人嫉妒到喪心病狂。所以啊,這也導致了這群想要建功立業的讀書人,各個都是紅了眼睛一樣。如今北方戰爭結束了,南方苗疆平定了,就隻剩下一個桂省的白蓮教可以刷軍功了,這還不抓緊,難道想要苦哈哈的去擠科舉的獨木橋嗎?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很多讀書人,自認為自己建功立業的時刻到了。他們有的是官方身份,有的是私人身份,有的幹脆就挺著個大臉,跑到白蓮教的地盤上去當說客。一開口就是:

  ??“我有一場富貴送與將軍……”

  ??“閣下大禍臨頭了!我特來救閣下出苦海!”

  ??“渠帥可聽說殺人放火受招安?”

  ??哎喲,這一套一套的,可是把白蓮教的眾多叛軍頭領們給看呆了,有的人更是前腳剛剛接待一個,後腳又有一個來了,簡直就像是後世保險公司上門推銷一樣。而且這些人開出來的條件,就像是菜市場叫價一樣,一個比一個高,生怕自己跑了。

  ??很多白蓮教的頭領們就開始納悶了,我說過要投降了嗎?我都沒考慮過這方麵的事情,你們就來勸降?搞得我好像馬上就要投降一樣。可是我什麽都沒幹啊!結果沒過多久,很多白蓮教的頭領被這群人搞得煩躁不已。他們幹脆下了一個命令,以後凡是說自己是來勸降的,全都給我轟出去,真他娘的比蒼蠅還煩人!

  ??當然,轟出去還算是比較客氣的了,畢竟這些白蓮教的頭領們,在骨子裏還是不敢對讀書人怎麽樣。這群讀書人就更加膽大妄為,他們這家不成功,就趕緊去下家,廣撒網,總有撈到魚的時候吧。

  ??不過,他們也有遇上不講理的頭領。這些頭領來了脾氣可不會跟他們講客氣,比如說劉晨陽手下的一個小頭目,從小就受到了他們家讀書人老爺的欺壓,對讀書人恨之入骨。這不,他老家就來了個讀書人,仗著是老鄉的關係,見到了他,然後就開始勸降工作。嘰嘰歪歪的說了一大通,說的這個小頭目越來越不耐煩。更可恨的是,這個讀書人處處用一種我是來救你的,我是為你好的口吻跟他說話,說的他氣不打一處來。

  ??他直接就掀桌子了,讓手下把這個嘰嘰歪歪的讀書人給拉出去砍了!這事後來鬧得挺大的,傳遍了整個桂省,劉晨陽非但不懲罰這個小頭目,反而嘉獎了他。其實劉晨陽最近也被這些讀書人給煩透了,所以,幹脆樹一個典型。這下好了,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樣,各地的小頭目紛紛跟風,鍘刀揮起,砍得人頭滾滾。這才讓這些瘋狂的讀書人開始明白,這群白蓮教可不是書上寫的那樣,所謂的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在白蓮教這裏行不通。

  ??武定國看了他們這樣的鬧劇,苦笑著搖了搖頭。這群讀書讀傻了的家夥,一個個真以為勸降就這麽簡單,這又不是做買賣,一不小心就要人頭落地的。為了點軍功,至於這樣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嗎?要知道,百姓培養一個讀書人,是有多不容易,更何況考上功名的讀書人,都是基層的棟梁之才呀。這下好了,讀了這麽多書,腦袋裏裝著的知識還沒來得及造福百姓,就被砍了。

  ??武定國也不是沒有勸阻過這些人,有些讀書人從他的苗疆進入桂省,武定國就曾經當麵勸過他們。可是這群人自己作死,自己攔著他們,卻被他們給罵了,說自己攔著他們建功立業,嫉妒心過重之類的難聽話。武定國當場差點沒氣吐血,索性就不管他們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並不是沒有幸運兒成功。有那麽一兩個,還真的勸降成功了,可是沒有高興多久,反應過來的各大軍閥頭目,紛紛朝著這群投降了的人舉起了屠刀。這可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開了這個口子,那以後手下的人誰還有心思打仗啊,所以,這股風氣得趕緊刹住!

  ??這樣一來,這群讀書人用自己的熱血,搞得現在的桂省白蓮教內部,更加的人心惶惶。投降吧,不敢,怕自己的上司帶兵把自己給哢嚓了。但是不投降吧,朝廷的大軍又在邊上虎視眈眈的,沒準哪天就打過來了,而白蓮教這邊,依舊是一盤散沙一樣,估計到時候孤立無援,隻能被官軍抓住砍頭。

  ??內憂加上外患,還有這些上躥下跳的讀書人,白蓮教的各路頭目們生活在了前途未知的迷茫之中。對於這樣,朝廷是樂見其成的,自己這邊從容準備,時候到了,就派兵平亂。屆時大軍一到,勢如破竹,桂省的叛亂估計很快就能被平定下來。

  ??麵對這樣的情況,劉晨陽知道不能再這麽下去了,得趕緊統一白蓮教。不然沒等到官軍打過來,白蓮教的勢力就自己散的散,逃的逃,到時候他們這群渠帥,估計隻要幾個衙役就能把他們送上斷頭台。所以,他再次號召各路渠帥前來會盟,統一協商解決當前的亂局,最好能將教主選出來。

  ??可是這次他的號召,響應者寥寥,畢竟之前他的行為已經深深地傷害了其他幾路渠帥的心。大家都擔心這次去他那裏,會不會是一場鴻門宴,沒準去了之後,就回不來了。劉晨陽急在心裏,他公開賭咒發誓,如果自己有害人之心,那就不得好死。

  ??得益於這樣的表現,其他幾路渠帥捏著鼻子同意了這次會盟。不過,地點要求被放在了劉晨陽勢力和東路軍聯盟之間的一座小鎮裏進行,而且,方圓十裏之內,誰都不能帶超過三百人的兵力……總之,條件很多,確保這次劉晨陽不會耍花樣。劉晨陽也一一答應了,他得趕緊召開會盟,越快越好,他有預感,朝廷已經快準備好了,估計不久之後,就要出兵平叛,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