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多事之秋 一波三折 第八十八章 結伴上路 鳳溪怪事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0-03-22 10:56      字數:5496
  既然一起上路,那就沒什麽好抱怨的了,楊成子雖然鬱悶也沒再說過這件事。

  陳馨很乖巧,自打王家村出來,就挽著常玉的手,兩人有說有笑,陳三和楊成子也是一頭霧水。

  陳三尷尬的看了看楊成子,“要不我們也牽一個?”

  楊成子差點沒忍住一腳踹上去,往南邊隻是個方向,地方那可多了去了,這麽遠的地方,楊成子也沒去過,隻能一路打聽,見機行事。

  先前幾天,陳馨還有點不適應,和常玉一開始一樣,一天到晚在走路腳疼,但陳馨忍著沒說,走了兩天,到了一個小鎮,陳三給常玉和陳馨重新換了兩身男人的衣裳。

  常玉總算換掉了那幾身麻布似的衣服,兩個靈動絕美的姑娘扮起男人來,自然和陳三那種油裏油氣的差別大了,也沒陳三什麽事了,一路上但凡有姑娘的地方,那些姑娘的眼睛都會偷偷看楊成子他們三個。

  其實陳三想多了,以前也沒姑娘看他,自始自終她們都是看楊成子,隻不過他們兩靠的近,讓陳三產生了錯覺,以為有些姑娘在看他。

  陳馨和常玉換上了書生打扮,那種溫文爾雅的氣質,看著就知道是大戶人家的公子,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氣質全寫在臉上了,被襯托的陳三更像個家仆了。

  離開小鎮,備了幹糧,往南走了數百裏地,途徑一個鳳溪村的地方,這個村很特別,楊成子也從未親眼見過這樣的村子。

  鳳溪村位於鳳鳴山之中,鳳鳴山頭朝南,尾朝北,形似一隻趴窩的母雞,當地人取了個雅致的名字為鳳鳴山。

  鳳溪村就在雞屁股的位置,頭頂上就是懸崖絕壁,百十來戶人家的屋子密密麻麻的排列在那。

  鳳溪村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和其他村子比,沒有小院,屋子要大很多,一間屋子能抵上陳三那兩間。

  這裏不用種地,吃的都是山裏的獵物,和陳家鎮一樣,其他的糧食用獵物去換,也算是得山林庇佑,衣食無憂。

  他們剛到鳳溪村,聽當地人介紹,村子就在雞屁股的位置,陳三便笑的合不攏嘴,當地人也不怪他,他們也習慣了,笑就笑唄,村子過得好不就完了麽,用他們的話來說,老母雞趴窩,你在窩裏,還能虧待你不成?

  好處的確不少,衣食無憂,風景秀麗,是最為明顯的。

  楊成子隻在書中看到過這種動物形狀的山,一般村落都會選在頭的位置,選屁股的位置也真是大開眼界,想想村民說的還真有理,在窩裏還能虧待他們嗎?

  村子因為位置的關係,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往南邊去或者從南邊過來的,都得經過村子邊上的那條大路,村民們也不客氣,家家戶戶都有屋子,有誰要落腳的,給些銀子就能住下,還有現成的野味吃。

  一行人走了幾天,這個地方那是最滿意了,睡的地方大不說,吃的野味也是非常豐富,四人一頓飯菜三十個銅板,一條魚、一隻野雞、一隻野兔,還有一隻野鴿子,做法還多,不像陳三他們手笨不會做東西吃,鴿子湯,清蒸魚,爆炒野雞,爆醃兔肉。

  隻是苦了楊成子,野味香飄四溢,陳三口水都能流出來,楊成子自然也是心動,但還是讓村民準備了幾個綠了吧唧的素菜,就著大米飯吃了下去。

  陳三也勸他,你學學隨常大師,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那些肉可沒妨礙他成為一代聖僧,楊成子死腦筋,笑著沒理陳三。

  陳馨和常玉也是餓著了,可能是好久沒有吃到過好吃的東西,吃的也都不少。

  吃完了飯,喝完了湯,天也黑了,向村民們打聽了一圈,沒人聽說過普賢寺,倒是有人記得,以前有過一個髒和尚來過這裏,雖然沒有銀子,村民們也沒那麽缺銀子還是讓他住了一晚。

  問清楚了來的時間和歲數,都對上了,那人應當就是渡厄禪師。

  知道了渡厄禪師也是從這裏去的茅山,陳三他們算是吃了個定心丸,雖然不知道地方在哪,至少人家也是走的這條道。

  和陳家鎮一樣,鳳溪村一到晚上,時不時就會有狼叫聲傳來,聽著很遠,隻是叫聲太特別了,一聽就能聽出來,靠山的地方,特別是大山,這種野獸就會多。

  屋子裏隻有一張床,自然是常玉和陳馨睡,村民的意思,再騰一間屋子讓楊成子和陳三睡,楊成子一口回絕了,常玉和陳馨自然也不願意,有楊成子他們在,倆姑娘才能睡的安心。

  一切安好,幾人早早睡下,到了半夜,楊成子放在床頭的驚魂鈴響了起來,不止是響,慢慢的都開始抖動了起來。

  楊成子自然是聽到了,猛地睜眼坐了起來,豎指心念一動,驚魂鈴便沒了動靜,可驚魂鈴沒動靜了,但楊成子睡不著了。

  還在細細感知鬼物在哪,屋外“轟隆隆”的馬車聲,夾雜著很多人奔跑的聲音傳了過來。

  楊成子眉頭一緊,感知中陰氣越來越盛,鬼物也越來越多,慢慢的所有聲音都停了。

  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為什麽突然有這麽多鬼物會聚集過來,雖然沒有厲鬼大妖,

  但陰氣不斷蔓延,這麽下去村子恐怕要有劫難。

  正當楊成子起身想探個究竟,騎馬聲和嘈雜的奔跑聲再次響起,這是走了?聽了一會,確實走了,感知中鬼物也慢慢消失,走了最好,省點力氣,楊成子朝後一仰便繼續睡去。

  一大早,天剛蒙蒙亮,陳三他們便起來了,除了楊成子,陳三他們睡得可香了,什麽都沒聽到。

  幾人洗漱完便想找村民打聽接下來的村莊小鎮有多遠,順便準備點幹糧,還沒跨出屋門,外麵就傳來了撕心裂肺的哭喊聲。

  楊成子眉頭一皺,拿著上清劍便開了屋門,聽哭聲是在南邊,便匆忙趕了過去。

  哭的是個三四十歲的大嬸,屋門打開著,人在外頭,大嬸手裏抱著一個三五歲的男娃,臉色慘白,渾身濕透,一看就沒了氣,像是溺死的,旁邊站著一個中年漢子捶胸頓足,拍著大腿,還有個八九歲的女娃娃,抹著眼淚,哭的泣不成聲。

  楊成子是村外人,照理來說,他不應該管這事,但楊成子是個道士,這裏出了這檔子事他就不能不管了,幾步走了上去,詢問了幾句。

  “老大哥,這娃娃是怎麽了?”

  中年漢子跺著腳,眼淚沒繃住也落了下來。

  “我也不知道啊,早上起來,發現狗娃不在屋裏,以為他自己跑出去玩了,誰知道我井裏打水的時候就看到他的衣服了……”還沒說完,嚎啕大哭了起來。

  這時陳三他們也一起過來了,見幾人都哭成一片,也沒好意思問,拉著楊成子到邊上問了起來。

  得知娃娃掉井裏淹死了,幾人也紛紛惋惜,慢慢的村民越來越多,楊成子他們找到村長,告訴村長他是茅山道士,正好趕路路過這裏,想看看有什麽能幫忙的。

  村長知道他是茅山道士後便和那中年漢子商量了起來,看村長的眼神就知道這法事定是楊成子來幫他們做了,兩口子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也就全聽村長安排了。

  鳳溪村離茅山比較遠,沒有道士,這些個事都是去其他很遠的地方請道士回來,有楊成子這個茅山道士在,在好不過了。

  陳三也不著急,普賢寺在哪都不知道呢,不差這一天兩天,便和陳馨常玉回了他們住的屋子。

  雖然是個孩子,該做的法事還是得做,這個村的規矩,孩子三天落葬,大人七天落葬,楊成子自然按照這裏的規矩辦,畫起了符,做起了法事。

  忙活了一天,快晚飯的時候,楊成子抽空回了趟屋,喝了口水,也和陳三交代了一下晚上的事,晚上他得做法事不能回來睡覺,陳三得照顧好兩個姑娘,這個村子來來往往的人不少,可別出什麽岔子。

  楊成子走的時候,陳三欲言又止,像有什麽話要說,又摸著腦袋好像忘了的樣子,看著就不太聰明,楊成子搖著頭嫌棄的不得了。

  “狗都嫌你,想起來了再說。”

  陳三一臉無語,其實他不是忘了要說什麽,而是他早上看那淹死的小孩有點不對勁,又不知道是哪不對勁,所以才沒說上來。

  直到楊成子關上門走了,陳三也沒想起來哪不對勁,吃完晚飯,三人打打鬧鬧收拾了碗筷,陳馨就給陳三鋪了地鋪,昨晚睡得早,就有點睡不著了。

  常玉就說起來那些書上看到的奇奇怪怪的事,說了一會,陳馨都快睡著了,陳三猛的坐了起來,嚇了常玉一跳,嘴裏還嘟囔著。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說著陳三就穿上外衣去找楊成子了。

  常玉一頭霧水,看著陳馨搖著頭:“陳三人還不錯,就是傻了點,經常這樣,你慢慢就習慣了。”

  陳馨笑的眼如彎月,“他才不傻呢,他精著呢。”

  陳三像是發現了什麽驚天秘密,朝著楊成子狂奔而去,到了那家,楊成子帶著孩子的爹娘和姐姐在棺材旁轉悠呢,他沒敢上去,等楊成子弄完了這些,才招手讓楊成子過來。

  楊成子擰著眉頭高低眉看著陳三,“你想起什麽了?”

  “你別像看傻子一樣行不,你這是侮辱我,好好看。”

  “行行行,你說你說,我什麽眼神看你那得看你說的是什麽事。”

  陳三一本正經的拉著楊成子避過了那些村民,小聲說道:“早上那孩子。”

  “哪個孩子?”

  “那個那個淹死的那個。”

  “怎麽了?”

  “早上我就看著有點不對勁,我說怎麽像是少什麽東西呢,你猜他少什麽?”

  “少什麽,快說,別賣關子。”

  “他少魂,他身體裏沒有其他魂魄,像塊木頭一樣,什麽都沒有。”

  楊成子一愣,“你看清楚了麽你?三魂七魄你都能看到?”

  “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到,看你們身上都帶重影,泛著微微的金光,這小孩一點虛影都沒有。”

  楊成子疑惑的看著陳三,陳三看他那懷疑的眼神,不悅的說道:“你怎麽不相信呢,你不是說人剛死,身體裏還有魄在麽?來鳳,記得吧,那傻姑娘,也是淹死的,晚上帶年嫂

  他們看井那個。”

  楊成子嗯了一聲,陳三繼續說道:“我們發現她的時候,她都泡成那樣了,她身體裏都有虛影泛著金光,這孩子一點虛影都沒有。”

  說到這,楊成子覺得陳三的鬼眼好像真能看到三魂七魄。

  人剛死,會等待勾魂,什麽時候勾魂,得看是怎麽死的,不過不會超過十二個時辰,但不管勾沒勾魂,頭七之前屍體裏麵還會有一魂兩魄,過了頭七也還會有一個惡魄,散了惡果,惡魄才會散掉。

  陳三看到來鳳的應該是惡魄,來鳳雖然癡傻,但也活了二十多歲,惡果多多少少會有,三五歲的娃娃雖不一定有惡果,但這才第一天,應該還有一魂兩魄在身上才對,怎麽會沒有呢?

  “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去試試是不是真的沒有魂魄了,驚魂鈴拿出來放桌上,保護好她們兩個。”

  “嗯嗯,你好好試試,我可沒瞎扯,搞不好這村子有什麽問題,你人都在這了,我們解決了再走也不遲。”說著陳三朝邊上的村民點了點頭就回去了。

  本來這事,楊成子也會知道的,正兒八經傳承的道士,做法事的第二天會有一個過程叫‘斷三魂’,用黃符寫上生辰八字,取一根頭發放黃符裏麵對折,然後找兩塊黑磚和一片黑瓦片,沒有黑瓦片就用竹片塗上黑漆替代。

  將兩塊黑磚隔一個拳頭放屍體躺著的門板旁邊,瓦片就這麽蓋上,像小屋子一樣,之後將夾著頭發寫著生辰八字的黃符放瓦片上,豎指念動生辰八字。

  一般來說,黃符會馬上燃燒,底下的瓦片或者竹片會裂成兩半。

  裂成兩半那自有說法,說明人的確已經死了,身體裏麵隻剩下一魂兩魄了,其他的魂魄也已經被勾走了,已經不屬於陽世間了,可以入土為安。

  有裂成兩半的,自然也有不裂開的,要麽就是這人還沒死,身體裏麵還有三魂七魄,道士在念生辰八字的時候,黃符也不會燃燒;要麽就是人已經死了,身體裏麵少了一魂兩魄,這種少魂的黃符會燃,但瓦片不會斷。

  碰到這種少了魂魄,斷不了三魂的,都會試第二次,如果兩次都斷不了三魂,法事照做,做給他的親人看。

  做完法事落棺安葬之後,便會找通曉陰陽的道士來,這塊地界一定是出現了取人魂魄的鬼物或者邪修了。

  楊成子要想知道這孩子身體裏還有沒有魂魄,隻要斷三魂就可以了,但還未滿十二個時辰,隻能等,不知道是什麽時候溺亡的,隻能等天亮以後斷三魂,斷早了,兩魂五魄還沒勾走,瓦片也會裂開的。

  這種情況開天眼也沒用,離體的魂魄能看到,但身體裏的完全看不見,這就是為什麽楊成子驚訝陳三能看到三魂七魄的原因,他可從來沒看到過身體裏帶著微微金光的魂魄。

  楊成子就是通曉陰陽的道士,要是照陳三說的,這孩子身體裏真的沒了魂魄的話,這事就麻煩了。

  管吧,普賢寺還去不去了,不管是鬼物還是邪術師,要是沒了動靜,耗著也是白搭,不管吧,作為一個通曉陰陽的道士,這種事不管那還能管什麽事呢?

  想著頭也疼,先看看再說吧,誰知道陳三這家夥到底看沒看清呢,時間還早,其他的法事做了再說,想著又忙活了起來。

  陳馨和常玉並不知道這件事,陳三也沒和她們說,兩丫頭膽都挺小,說了隻會讓她們晚上睡不著,到時候還牽連自己不能睡,那可虧大發了。

  第二日一大早,陳三起的早早的,洗漱完就把陳馨和常玉叫起來了,不為什麽,陳三要出去找楊成子,兩個姑娘睡在床上,來個人不方便。

  出了門,陳三就朝楊成子那跑去,時辰和昨天差不多,他想去看看楊成子是怎麽解決這件事的。

  到了那戶人家,楊成子正在閑著呢,坐在板凳上閉目養神,陳三跑過去拍了兩下肩膀。

  “怎麽樣,我說的沒錯吧,你看了沒?”

  “沒呢,叫人去找東西了,等會就知道有沒有了。”

  那可不正好麽,陳三也好奇,楊成子要怎麽知道那小孩的魂魄還在不在呢,本想問他,還沒開口,邊上走過來一個人把兩塊黑磚和一片黑瓦遞給了楊成子。

  楊成子撇了下嘴,示意陳三進去看,陳三屁顛屁顛的跟了進去。

  進屋後,陳三還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躺在門板上的孩子,還是那樣,沒有任何魂魄的虛影。

  楊成子把兩塊黑磚放在了門板旁邊,黑瓦蓋了上去,拿出黃符和符筆寫上孩子的生辰八字,取了一根孩子的頭發折進了黃符之中,將黃符放在了黑瓦上麵。

  時辰差不多了,將所有人除了陳三都趕了出去,豎指念起了孩子的生辰八字。

  “轟”,黃符燃燒,楊成子皺著眉,看著黃符下麵的那片黑瓦,事與願違,黃符燒完了,黑瓦也沒裂開,又寫下了生辰八字,試了一次,果然黑瓦還是沒有裂成兩半。

  楊成子用手指彈了一下黑瓦,黑瓦“哢嚓”裂成了兩半,之後便把剛剛出去的那幫人給叫了回來繼續其他的法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