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來龍去脈 途經吳城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0-03-22 10:55      字數:5279
  楊成子和師弟們坐了下來,師弟們一陣噓寒問暖。

  寒暄之後楊成子問道:“隨常大師怎麽樣了?”

  二師弟江淮回道:“大師兄放心,隨常大師沒有大問題,他雖然受了很重的內傷,但這次我們師兄弟下山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帶了九轉回春丹,大師服下後已沒有大礙隻需靜養幾日即可,隻是大師的腿上被利器刺傷,雖沒有傷及筋脈,但恐怕一時無法行走。”

  楊成子聽到大師並無大礙鬆了口氣。

  “我們碰到的那個鬼物以我們三個的力量根本無法將它斬殺,大師為了不讓鬼氣擴散到村子施展了術法普渡慈航,那個時候他已經失去了意識,這個術法不強行打斷會燃盡他的佛法修為,當時陳三請了一位道家先祖的神念,這位道家先祖見時機成熟不再需要繼續抵擋鬼氣,便一劍刺在了大師的腿上強行恢複了大師的意識,打斷了大師的術法,看來我們得請幾個人抬著大師去陳家鎮了。”

  二師兄江淮說道:“大師果然慈悲心腸,最後都記掛著村裏的百姓。不如由我們來抬大師和你們一起去陳家鎮吧。”

  楊成子搖了搖頭,“不必了,這個就讓挑夫做吧,陳三身上有銀子,可以雇他們抬著大師去陳家鎮,你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能把茅山的力量都集中在我這裏。”

  江淮還想勸楊成子幾句,但想著的確茅山小部分的人都匯集到了這個村子還有很多都在外降妖伏魔,連掌教天師都不在茅山上,茅山鎮守一方,這個村子隻是九牛一毛,的確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他們,便沒有再說下去。

  忽然想到了當時楊成子身邊的上清劍,便問道:“對了,大師兄,幾日前我們師祖羽化時留下的上清劍丟失了,除了房門破損,無任何蹤跡可尋,我們一直懷疑是被哪個偷盜之輩給盜走了,為何此劍會出現在大師兄的手上?”

  楊成子眼中顯現哀傷的神情答道:“這件事還要從我和陳三下山說起,我們下山沒多久便遇到了一個邪術師,那邪術師似乎和陳三有著血債,或許是陳三在上茅山之前請的神念斬殺了和她有關係的邪術師,所以她來報仇。

  她召喚出來的幾個鬼物我們兩個無法抵擋,最後我使用了請神術,請來的神念便是我們師祖,一番纏鬥,手上沒有兵器的我縱使有師祖上身還是無法斬殺那幾個鬼物,最後廣元祖師便親傳了上清劍給我,讓上清劍認了主,此劍就在我手上了。

  我覺得此事並不是很急,況且陳家鎮還有大妖需要我們和大師回去封印,本想到了陳家鎮再親自稟明師傅的。”

  “大師兄說的有理,既然師祖的神念親傳大師兄上清劍,那我們也不必再追查上清劍的下落了。”

  楊成子點了點繼續問道:“對了,師弟你們怎麽會來傅家村的?”

  江淮回道:“是一個外門弟子來茅山上請的。”

  “外門弟子?”

  “是的大師兄,那個弟子叫曲梁,是五師弟的外門弟子,在傅家鎮一帶做超度法事。他上山之後便求見了五師弟,說了傅家村兩口棺材的事,五師弟本打算和他一起下山來處理此事,但當時天色已晚便打算第二日一早上路。

  當天晚上林淨長老夜觀天象,災星顯現時有時無,乃是大凶之兆便連夜用占天秘法卜算了一卦,卜出是天雷應劫的卦象,卦象顯示西南方向將會有人和鬼物渡這應劫天雷,但天象災星顯現,而且幾百年來沒有記載有人渡應劫天雷,長老推斷恐怕是哪個千年大妖要渡劫了。

  五師弟聽到長老說是西南方向便把傅家村的事情稟告了長老,林淨長老和其他長老商議過後便讓我們十幾個師兄弟準備好了丹藥和封印的法器,連夜下山趕往傅家村。

  我們師兄弟還在村外的時候便發現了遮天蔽日的鬼氣和驚天動地的雷鳴聲,我們朝著鬼氣一路追著來到了田邊,看到了在天空之中凝聚鬼氣準備硬扛天雷的鬼物,我們便用天罡伏魔大陣將它拉回了坍塌的墓室裏麵。

  因為事先有所準備,帶了很多厲害的法器包括我們茅山的鎮山法器番天印也給請了下來,合我們幾人之力,使用番天印破了他的鬼身,將他困在天罡伏魔大陣裏,沒了鬼身它無法硬扛應劫天雷,一道天雷下來便魂飛魄散了。好在這個千年鬼物沒有到逆天的程度,不然恐怕我們對付不了它。”

  楊成子聽著江淮的訴說原本皺著的眉頭舒展了開來,“幸好你們及時趕到,不然恐怕我們三個甚至方圓百裏都會萬劫不複,也幸好你們帶了番天印過來,這個鬼物不是沒到逆天的程度,而是你們來之前,它不止要對付我和陳三還有大師,還被應劫天雷鎖定了,硬扛了四十六道天雷,消耗了太多的鬼氣,如果沒人打擾,他應該能扛過七七四十九道天雷,成為那位

  道家先祖所說的應劫大妖,這也算是它的命數。”

  眾人聽到楊成子的話都是目瞪口呆,都聽過應劫天雷,但應劫有多少道天雷卻聞所未聞也沒有古籍記載,而且這鬼物竟然扛下了四十六道應劫天雷,也確實千年的妖物才有機會應劫,扛過去了與天同壽,抗不過去生死輪回。

  幾個師弟也在小聲議論,幸虧帶了番天印,不然靠他們幾個,雖都是茅山的術法傳人,但想要斬殺那個鬼物怕是沒有什麽機會的,想想都有點後怕。

  真應了那句話,初生牛犢不怕虎,說的是一點沒錯,要是知道這鬼物已經扛下四十六道天雷,打起來肯定會畏首畏尾,失了先機。

  楊成子和眾師弟們又聊了一會,問起了那兩口棺材,江淮便說了前日給那兩口棺材落葬的事情。

  楊成子隻知道那兩口棺材抬不動,無法出棺,具體是什麽情況他還沒有詳細的了解就碰上了那個應劫大妖,原來兩口棺材之所以無法抬動是因為棺材中的那兩個人死的太冤。

  人一死便開了天知,還未等鬼差來勾魂便知道自己竟然是被應劫天雷給劈死了,應劫天雷劈到鬼物會魂飛魄散,但是劈了人卻並不會,但被這天雷劈死以後無法再轉世為人,知道自己以後的宿命,兩個人無法安心的離開,怨氣很快便充滿了整副棺材,重如千斤。

  好在那個做法事的弟子給兩副棺材畫了鎮魂的符咒,還釘上了棺材釘,怨氣才沒有從棺材裏溢散出來,但棺材卻抬不動了。

  師兄弟幾個處理這兩副棺材,開了天眼拔了棺材釘,打開了棺木,兩個村民的魂魄還在棺材中,由於怨氣太重一直沒被鬼差勾走,短短幾日已經開始變成怨魂,原本斬殺了怨魂這事就算了結了,棺材沒了怨氣便能落葬了。

  但對這兩個無辜的村民來說太過殘忍了,人雖然已經死了,但不能為了省事讓他們魂飛魄散,沒辦法隻能將他們收在了法器之中,等待法器將他們兩個已經滲入魂魄的怨氣淨化之後再放他們出來,請鬼差將他們帶入地府輪回投胎,雖然不能為人,但是六道之中各有機緣,或許並不亞於他們為人的這一世。

  楊成子知道了事情所有的來龍去脈後,眾師弟便和楊成子告別了,他們聽了楊成子的話,回茅山才是他們應該做的,那裏的黎民蒼生才是他們應該守護的,臨走之際他們將剩下的五顆丹藥給了楊成子。

  這五顆丹藥可是價值連城,有三顆九轉回春丹,治療內傷孕養魂魄有著奇效,煉製極其複雜,不止煉丹的材料難以尋找,煉丹的丹爐都需要特製的黃銅丹爐,而且煉丹時爐火不能熄滅,七七四十九個時辰方能成丹。

  還有兩顆洗髓丹,這兩顆丹藥比較特殊,對茅山弟子沒什麽用,但它能救普通人的命,如果活人煞氣入體,命不久矣,無法根除,那用洗髓丹便能起死回生。

  茅山弟子常年修身悟道,精通陰陽之術早已脫胎換骨,連身上的血都是可以降魔伏妖的道血,有著道家術法的加持,所以煞氣無法進入茅山弟子的身體。

  楊成子收下了丹藥和他們一一告別,他們離開之後他便去了隨常大師休息的屋子看了隨常大師。

  隨常大師傷的比較嚴重,但師弟們已經給大師服下九轉回春丹,內傷在半個月內就能恢複,腿上的傷倒也不嚴重,上清劍鋒利無比,當時的上清劍施了咒法猶如煆燒一般,雖然刺進了皮肉但拔出的瞬間皮肉已經愈合,沒有流出一滴血,隻是這疼不是一般的疼,不然大師也不會瞬間就恢複了意識,隻是不便行走。

  原本楊成子想讓師弟們回茅山的時候找茅山下的挑夫過來抬著大師去陳家鎮,雖然還是要趕路,但不用行走能很好的恢複內傷。

  不過陳三支了個招讓傅家村的村民來做挑夫,一樣要給銀子,這裏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不少,而且給的錢也不少,比下地幹活可多多了,何必要回茅山找呢。

  隻是累了點,如果他們願意也不用再等挑夫趕到傅家村,耗幾日的時間了,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陳三便和老村長提了這事,老村長一聽馬上就去操辦了,用老村長的話說錢不錢的不重要,光是給村裏解決的麻煩,讓他們做什麽都行,很快四個小夥子便來到了祠堂。

  陳三和楊成子做了下介紹,然後說了下此行前去的方向和大概的路程時間,把銀兩給了他們,幾個小夥子起初並不願意收,但楊成子知道地裏的莊稼都指著他們呢,這一去來回便是十幾日,地裏的莊稼可耽誤不起這麽長的時間,便執意要給說什麽都不行,最後幾個小夥也不再拒絕,收下了銀兩給了家人之後,便和陳三他們一行人一起上路了。

  傅家村並沒有挑夫抬人的那種躺椅,好在村裏有個會用竹子做凳子的老頭,雖然從來沒有做過那種躺椅,照著陳

  三他們的要求廢了十多根竹子好歹也是做出來了,楊成子和村長交代了那個塌陷墓室的事情,讓村長轉告所有的村民,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都不可擅自去挖掘這個地方,讓村裏的人想辦法把這個地方填上,重新種上莊稼就行了。

  老村長連連點頭哪敢去挖這個地方,避諱都來不及呢,當天就讓村裏幾乎所有的人拿著簸箕,鏟子就到旁邊山上去挖土給填上了。

  就這樣離開了這個差點讓他們萬劫不複的村子,陳三他們一行人朝著陳家鎮重新上路了。

  楊成子自從陳三請到這個道家先祖的神念後對道法和術法的領悟產生了不一樣的想法,以前楊成子根深蒂固的認知告訴他,越是強大的術法付出的代價越大,強大的妖邪鬼祟隻能用更強大的術法來斬殺。

  如道家最強術法中的八大神咒和真武大咒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才能施展,當然術法斬殺妖邪的威力自然不用多說,楊成子活到現在,小半輩子都在修身悟道,修行更加強大的道家術法,以便碰到強大的妖邪之時能用更強大的術法斬殺,但這個道家先祖的神念卻讓楊成子走上了不一樣的修行之路。

  這個道家先祖和那個逆天鬼物纏鬥的時候,自始至終都沒有使用任何強大的術法,隻使用了一個不算厲害的隕火咒,配合著上清劍的術法就將這個逆天鬼物壓製的死死的,還破了它的鎧甲,雖說有應劫天雷的幫助,但楊成子他們卻根本不知道利用這應劫天雷來製造機會,自然他和隨常和尚都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

  這種審時度勢的能力在楊成子看來如同掐算天機,能觀其一卻不知其二,而且道家先祖的身手也讓楊成子大開眼界,如同鬼魅幻影一般,要是碰到這樣的人,恐怕沒有機會施展任何咒法,便會被擊殺。

  雖然陳三的身體是一方麵的因素,但能將他速度提高到如此不可思議的地步,需要擁有多麽強大的魂魄之力才能做到,陳三自己恐怕修行百年都無法做到,僅一縷殘存的神念都能有如此強大的魂魄之力,對於這些道家先祖在楊成子的心裏不禁產生了無比的敬佩,比敬佩更多的是好奇,好奇這些道家先祖有何等機緣能將自己變得如此強大,同時楊成子也決定不再追求術法上的強大,而是開始注重魂魄的修行。

  術法隻是一個捷徑,並不是真正的強大,魂魄的強大才是支撐這一切的根源,雖然還不知道如何修行,但這個修行的方向已經在楊成子的心裏深深的紮了根,也正是這個道家先祖的神念讓楊成子成為了日後那個以一人之力掀翻整個邪教的人。

  傅家村的麻煩算是都解決了,死的死傷的傷,好在陳三他們幾個經過幾天的修養都恢複的不錯,一行人沒有耽擱,急急忙忙的從傅家村啟程趕往吳城。

  吳城是回去路途上最繁華的一個地方了,和它的名字一樣,吳城是一個城鎮,比一般的小鎮可是要大上好多,這個地方聯通著漕運,京城的糧草,軍備都需要經過這裏,雖不是唯一的漕運,但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吳城駐紮著很多的士兵,一來守著這裏的漕運不被山賊強盜所掠奪,二來震守著吳城百姓的安危。

  陳三一行八人像是哪個大官出行一般,最前麵走著一個帶刀侍衛楊成子,後麵是那忙前忙後的管家陳三,旁邊還有一個長相可人,乖巧伶俐的丫鬟常玉,隨常和尚就坐在那後麵的躺椅上,四個年輕小夥抬著隨常和尚,跟在他們後麵。

  隻是躺椅簡陋了點,要是換個好一點的轎子那還真沒人會懷疑這個官大不大,幾人路上說說笑笑,原本吳城雖不算很近,腿腳利索點,四個時辰差不多能到了,但抬著隨常和尚走起來就沒那麽快了,雖都是年輕力壯的壯小夥,但比正常的趕路總是要慢很多,走了差不多五個時辰才看到不遠處吳城的城門。

  陳三是興奮的不行,他長這麽大可從來沒有進過城,別說進城,陳家鎮都算是第一次出來,最遠也就是隔壁村做什麽法事的時候,和鎮上愛湊熱鬧的人一起去湊個熱鬧看看,再遠可就沒有了。

  總聽鎮上的人說城裏怎麽怎麽好玩,有什麽什麽好吃的,但礙於陳三囊中羞澀也沒人沒事會帶他去城裏的。

  陳三一直就想到城裏去看看,真到了城門口,陳三倒是愣住了,就像被點了穴道一般杵在那裏不動了。

  常玉看著陳三眉頭緊鎖的樣子便問道:“怎麽不走了?前麵就是吳城了,總算是有個地方可以好好的吃點東西了,本姑娘還要好好的洗個澡,好幾天都沒能洗澡了,我自己都有點嫌棄我自己了。”

  楊成子也順著常玉的話說道:“是啊,怎麽不走了,走了這麽久我們也該找個地方好好休息休息了,大師身上還有內傷,也需要找個地方好好靜養,我們快點進城找個客棧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