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群英匯聚 妖氣反噬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1-01-02 08:12      字數:3612
  離禦魂宗西北快七八百裏地界有一個鎮叫家洛鎮,三大宗主會麵的時候家洛鎮上也是群英匯聚。

  家洛鎮西邊有個家洛山,召集天下群雄的群英會就在這座山頭上舉行,可偏偏這個群英會沒三大宗門什麽事。

  因為壓根就不在三大宗門的地界上,而且離得甚遠,宗門中人根本不知道這件事。

  這群英會有點像是黑市,但和黑市又有些不一樣,各路英豪會拿著值價的東西前去參加。

  群英會上以武會友,以物換物,上山的百十來號人,大多名望在外,手上的好東西不少,本事也都不小。

  召集這場群英會的是龍湖山莊的莊主丁禦山,這一地界赫赫有名的築器山莊,多鑄造兵器和護身軟甲。

  目的自然也很明顯,一來給龍湖山莊揚名,順道若是有人看上他們的兵器和護身軟甲,兩相得利。

  二來江湖之上多得是雞鳴狗盜,歪門邪派,相比名門正派,他們手上的好東西更多。

  三來江湖中人總有自己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東西,丁禦山也是,若是運氣好出現在群英會上,那他就有機會得到這件東西,就算得不到,至少也知道了東西的去處,好處頗多。

  雖然龍湖山莊赫赫有名,但也隻是兩三百人的一個山莊,和三大宗門比起來,天差地別。

  但就是這麽一個山莊召集的群英會,出現了一件了不得的東西,一件誰都沒有想到,而且龍虎山已經丟失數百年的東西,天師劍!

  天師劍乃龍虎山曆代掌教天師的掌教信物之一,如茅山的三清宮羽,隻不過龍虎山的掌教信物有兩件,一件是三清鈴,另一件就是天師劍。

  三清鈴此時就在明旭真人神識之中,是信物,也算是一件法器,天師劍龍虎山上傳承千年的法劍,此時此刻就在家洛山的群英會上。

  要說這天師劍的丟失實屬意外,但也是注定,三四百年前的龍虎山有一任掌教天師道號玄機,此人道法浩然,心係眾生,如上陽真人一般是那種真正的眾生平等,願意渡化妖物的道人。

  但他和上陽真人的結局相通卻又大不相同,兩人都因妖物而死,但一個是自我了斷,一個是渡妖不成被妖物侵蝕了魂魄,魂基重創身死道消。

  原本這天師劍是不會丟的,雖是法劍,但因是傳承之物,少有掌教天師會用此劍斬妖除魔。

  偏偏玄機掌教的法劍在執掌龍虎山的第三年下山斬妖時劍身破碎,劍魂殘破,那一戰玄機身受重傷,命懸一線,此後他的法劍就成了天師劍。

  眾弟子、長老眼中這是天意如此,天師劍本就是法劍,豈有過場擺設的道理。

  但這也就成了天師劍丟失的緣由,玄機的劫數在其五九之年,這年歲早已知天命,他也清楚知道自己做的每件事目的是什麽。

  知道自己大劫將至,龍虎山的傳承不能斷,那一年就把掌教天師之位傳給了師弟,玄命。

  一同傳給玄命的還有三清鈴,但這天師劍並沒有相傳,因為這柄天師劍才是劫數,而且是龍虎山的大劫,他要帶著天師劍離開龍虎山。

  也正因為玄機以天師劍為法劍斬妖除魔,在此之間他參悟了天師劍的玄機,也是為何天師劍代代傳承的真正緣由。

  天師劍沒有劍魂,之所以稱為法劍是因為這劍裏有著一個劍靈,

  劍靈乃道法凝煉,其作用不隻是充當劍魂,更重要的是要壓製天師劍裏邊的封印。

  天師劍無法喚出劍魂,也就是劍靈,一旦喚出劍靈,封印立馬會鬆動,整柄法劍都會被妖氣纏繞。

  玄機也察覺到了裏邊的妖氣極不尋常,渡妖之時也知道了為何曆代天師沒有將其斬殺而是封印在劍裏的緣由。

  隻可惜他以為自己就是那個能將其渡化之人,可事不遂人願,最後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

  封印在天師劍裏的妖物是龍虎山開山立派的六大長老中的其中一個長老,雲殊長老,龍虎山的第一任道法天師。

  他是第一個以道法渡妖的道人,一生六十餘載渡妖無數,但最後一次四個師兄弟一同渡化婆羅大妖之時被大妖反噬。

  雲殊長老為了保住三個師兄弟的性命,以道法修為和魂魄為代價,強行與婆羅大妖相融,想要以此來削弱大妖的反噬之力。

  就是這麽一個間隙,同樣已經被反噬的師兄弟才得以喘息,見無力回天,雲殊長老以法劍劍魂洞穿自己已經和大妖相融一半的妖身。

  三個師兄弟別無他法,他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雲殊魂飛魄散,冒著生死道消的風險,最後三人聯手將婆羅大妖和雲殊的殘魂封印進了雲殊長老的法劍之中。

  雲殊長老的法劍也就是此後龍虎山代代相傳的天師劍,就是自那時起數百年,龍虎山再沒有渡妖的道士,就是因為這柄天師劍。

  玄機做為掌教天師他理當應該知道此事,但相隔久遠,隻記載於古卷之中,龍虎山的古卷上萬,還是察覺了天師劍的不對勁才去找尋關於這柄劍的古卷。

  哪知道大半載的找尋,竟然真的被他找尋到了天師劍的由來,《大庭經卷》中就記載了天師劍的由來。

  隻是這由來讓玄機真人大吃一驚,這哪是什麽道家傳承的名劍,分明就是一柄遲早要為禍蒼生的法劍。

  他也總算明白為何龍虎山的戒訓裏邊會有道法渡人不渡妖的訓誡。

  此事原本並不會怎麽樣,天師劍已經傳了數百年,繼續傳下去就行了,可玄機道法浩然天資卓越,他明白三個師祖為何不斬殺這婆羅大妖,而選擇將其封印。

  他們這麽做無非就是想讓後人若是有這機緣,能將封印於天師劍中的婆羅大妖渡化,這樣也能讓雲殊長老解脫,不至於落下個魂飛魄散的下場。

  玄機真人雖然身處道門,但眾生平等對他來說不是說說的,大多時候他隻封印大妖,隻有那種滅世蒼生的大妖才會斬殺。

  若是沒有曆代先祖留下的戒訓他是會去渡妖的,有了打算他便傳承了掌教之位,獨自帶著天師劍離開了龍虎山。

  臥房之中留下了一紙書信,也是他作為掌教天師留下的最後一段話,通篇數十字。

  最主要的就這麽一句,‘若我半載之後沒回來,天師劍現世之時,必是大劫將至,龍虎山後人不管付出什麽代價,都要將天師劍帶回龍虎山封印!’

  書信邊上就是那本《大庭經卷》,雖不知玄機真人用意何在,但玄命和幾個長老看了這經卷都知道了天師劍的由來。

  與此同時心裏也有了底,師兄應該是去封印天師劍了,隻不過他們沒想明白,為何他不在龍虎山上封印。

  偏偏幾人都猜錯了玄機的心思,他可不是去找

  地方封印天師劍的,他要做的是以道法渡化天師劍裏的婆羅大妖,解救師祖雲殊。

  找了一個偏僻山地,以困妖大陣為結界,同時還布下了雷鳴、天火兩個大陣,不管他渡妖成沒成,這大妖都不可能逃脫。

  大陣之中,以天師劍為陣眼,三尺有餘的劍身入地近一尺,強大的陣法波動顫人心魄,百丈之地沒有任何生靈敢靠近。

  玄機喚出劍靈,劍靈如劍魂一般,以魂魄力和天地靈氣凝煉,劍靈之上有著青龍和朱雀鎮壓封印劍身之中的婆羅大妖。

  喚出劍靈的刹那,一股不同尋常的妖氣纏繞劍身,劍身開始抖動,劍身入地震顫直導地底,不少山石從山上滾落了下來。

  玄機全身道法浩然,以靈犀一指,道法修為如佛門念力一般朝著抖動的劍身沒了過去。

  妖氣和道法修為相觸之時,猶如水火不相容,雖然婆羅大妖沒能從天師劍中掙脫出來,但一時之間玄機的道法也僅是壓製而已,懸於天師劍之上,被妖氣格擋無法渡化。

  十息二十息,足足一炷香功夫,道法修為才真正進到了天師劍之中,雄厚的道法修為隻是片刻就將原本已經妖氣繚繞的天師劍淨化。

  繚繞的妖氣消散之時,玄機感知之中也出現了婆羅大妖的妖身,手中拿著禪杖,身上飄鍛飄逸,雙腳懸空於妖火之上,眼中透著安寧和毀滅。

  玄機大驚,這根本就是一個妖僧,人如何能修成妖?

  怪不得佛門無法渡化,若是其身上沒有妖氣,而是佛法念力,恐怕沒人會覺得他就是婆羅大妖。

  讓玄機更為驚詫的是婆羅大妖的妖身之上已經沒了任何殘存的道法,更沒有殘缺相融的魂魄,雲殊祖師已經被完全吞噬了,其殘魂和妖魂根本沒能融合。

  他也高估了自己的道法修為,半個時辰過後,婆羅大妖的妖身沒有半點淨化,玄機卻是修為耗盡,逐漸被妖氣反噬。

  被封印了數百年的婆羅大妖也終於重見天日,妖身懸於天師劍之上,寧靜的眼神透著索求。

  緊接著便以妖氣勾出了玄機的三魂,如吸吮天地靈氣一般。

  玄機不止沒能渡化婆羅大妖,連自己的魂魄也沒能保住,真正的身死道消,為了渡化大妖,魂海之中再無半點道法修為。

  還以為終於重現世間,這熟悉的貪婪、怒意、邪念,他終於能修成正果。

  哪知道剛剛蠶食完玄機的三魂,那股陣法波動便開始趨於劇烈,兩丈之地俱是咒印和結界。

  它出不去!

  妖氣隻要飄向結界便會引天雷和天火誅殺,天雷乃是應劫的應劫天雷,天火乃是燃盡一切的無上天火。

  為了躲避天雷和天火,婆羅大妖帶著不甘重新回到了天師劍之中,妖氣完全沒入天師劍的刹那,已經生死道消的玄機霎時靈氣大盛。

  是劍靈!

  感知到了妖氣消散,劍靈重新回到了天師劍之中,未待婆羅大妖反應過來,朱雀那焚天裂地的烈焰和青龍那鎮壓一切邪祟的青龍之氣已經重新遍布周身。

  靠著濃鬱的妖氣,周身三尺之地才有了‘清淨’,逃脫無望,婆羅大妖也再次陷入了沉睡之中。

  天師劍也一直插在了那地界,數百年時間都沒有生靈靠近那裏,直到陣法之力慢慢變弱,才有了動物和人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