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陰陽兩隔 死不瞑目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0-07-31 11:10      字數:3210
  興許是鎮上時常有遊方道士,也興許是明望鎮離龍虎山太遠,下山除妖這些年從來沒有踏足過眀望鎮,熟悉的屋子,一草一木,那石橋,以前睡過的巷子,那聽人閑話的茶攤,一切都那麽的熟悉,仿佛他從來沒有離開過。

  隻有那小酒窩,她長大了,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雖然十多年沒見,可百裏連舟一眼便認出了她,溫文爾雅,絕美出塵,笑起來還是那麽的好看,隻是她身邊多了一個四五歲的女娃娃。

  一樣的小酒窩,更稚嫩的奶聲,“娘親,娘親”的活潑可愛的很。

  夏府門口,夏月兒牽著她閨女似乎是要出門,看著她娘倆,百裏連舟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

  她很開心,她應該有個很好的歸宿。

  “師弟,你認識她們嗎?”玄渡見百裏連舟那挪不開的眼神問道。

  “我在這個鎮上長大,乞討了好多年,她是第二個給我包子的人,那時候她才七八歲。”

  “七八歲?你上山那麽多年,恐怕她已經不記得你了。”

  “我記得她就行,她還是笑得這麽好看,那個應該是她閨女,和她小時候一模一樣。”

  “嗯,小丫頭可愛的很,怪不得十多年了你還記得她。”

  “我記得她可不是因為她小時候長得好看,是她給我包子吃,她心腸好我才記得她。”

  “好好好,心腸好,師兄聽你的,心腸好,可我們這會要找雙生玉,這可是師傅交代的大事,人家有好歸宿了,你就別瞎操心了,走走走。”

  玄渡把百裏拉走了,過了石橋看不到了,百裏連舟才戀戀不舍的回過了頭,可這一回頭便是陰陽兩隔,無緣再見。

  三日之後兩人找尋雙生玉無果,從其他村子再回來的時候,夏府已經掛上了白布,那熟悉的紅燈籠也換成了白燈籠。

  府中哭聲連綿,見到門口掛白的時候,百裏連舟的心中就有了不詳的預感,眼神之中的驚慌讓其無法掩飾心中的著急和不安。

  可他和夏府非親非故,沒有任何緣由進夏府詢問。

  玄渡看到了掛白也是眉頭緊皺,這個掛白不尋常,整個夏府怨氣衝天,遮天蔽日,才三日的光景如此怨氣定是突遭怨劫,死不瞑目的橫死之人!

  路上還有人交頭接耳,雖然說話聲並沒有傳到兩人耳中,但從他們搖頭歎息,憤憤不平的神情中便知,這事恐怕鬧得很大,似乎這鎮上很多人都知道了,而且這事非常令人惋惜。

  就在百裏連舟想要走進夏府,不合時宜的想要詢問此事的時候,玄清和元啟出現在了他們麵前。

  百裏連舟和玄渡隻是喊了兩聲‘師兄’,想說的話還沒說出口,便被元啟阻攔道。

  “此地不適合說這件事,事情我們打探的差不多了,回客棧再說。”

  在忐忑的心情下,百裏連舟和玄渡跟著兩人回了客棧,隻是元啟和玄清所說的事讓百裏連舟根本無法接受,以至於最後弄得個玄清身首異處,百裏身受重傷,被玄渡和元啟帶回了龍虎山。

  此事還要從三日前說起,就是百裏連舟看到夏月兒牽著她閨女出門,玄渡拉著百裏上石橋之後。

  那一日,夏月兒帶著九兒出門逛街,天氣慢慢暖和了,九兒也長大了許多,想要給九兒去做兩身衣裳,小丫頭屁點大,知道好不好看了,天天纏著她娘要給她做花衣裳,夏月兒被鬧得沒辦法,受不了這個小家夥,便帶她出門了。

  小丫頭生性活潑好動,平日她爹管的緊,少有讓她出門的時候,難得出一趟門,東看看西看看,別說街上琳琅滿目,稀奇古怪的娃娃玩意,就是那街道上來來往往的高馬矮騾,都看得小丫頭激動不已。

  平日裏隔著門縫也能看到,可就在眼前的那可少有見到,夏月兒也是一臉無奈,牽著她的小手,這裏停停那裏停停,走了許久才到那裁衣鋪,雖然小丫頭鬧騰,但作為她娘,夏月兒也是給足了耐性,臉上堆滿了笑意,看得出來她很寵小九兒。

  買了糖葫蘆,選好了花布,量好了尺寸,兩人便打算回家了。

  裁縫鋪的薑裁縫說,小九兒長得好看,這衣裳也要做得精致,讓夏月兒過個五天再來拿,多點時間他好仔細裁剪裁剪。

  謝過薑裁縫,兩人便朝著夏府回去了。

  明望鎮外東邊不遠處有一條小溪流,水質清澈透亮,很多人走累了,渴了便會到那小溪邊去喝點溪水解解渴,沒走幾步路,小丫頭渴了,想去小溪邊喝水,纏著她娘要喝水,其實就是想看看小溪流。

  聽府裏的吳媽說那條小溪有很多小魚,也有很多好看的小石頭,她小時候經常在那裏玩,涼涼的溪水玩耍起來可舒服了,聽得小丫頭向往不已。

  夏月兒知道那條小溪,長大了一些也和玩伴一同去過幾次,雖然去的不多,可那裏的溪水的確清澈,若是渴了喝上兩口,冰冰涼涼愜意的很,沒多想便答應了。

  隻是她們不知道身後早就有個人盯上了她們娘倆,這條小溪也成了她倆的喪命之地……

  先被發現的是小丫頭九兒,發現的時候一個人,麵朝下趴在水中,冰冷的溪水衝在她身上,她被水流推到了一塊大石頭上才停了下來。

  路過的挑貨郎發現的,以為是小娃娃落水了,趕緊給撈了上來,可惜早已沒了氣息。

  挑貨郎大喊大叫把鎮附近的人給引了過來,娃娃死了,眾人報了官,沒多久衙門便把小九兒帶回了衙門,一來衙門職責所在,二來若是哪家孩子丟了來報官,那便可在衙門直接認領屍體,省去不必要的麻煩。

  兩個捕頭和仵作草草查看了一番,認定其溺斃而亡。

  其中有衙役認出了這個小丫頭是夏府的夏九兒,夏府前幾日丟了東西報過官,九兒雖小可這小美人胚子讓人不記得都難。

  告訴了師爺,師爺告訴了知縣,知縣趕忙派他去夏府找夏家的人過來認屍,夏家在鎮上小有名氣,買賣做得挺大,若真是他們家的姑娘,理當不會一個人出來的。

  何況才這麽屁點大,應該有人看著才對,別一會又出了什麽事。

  知縣心裏就是這麽想的,所以沒敢怠慢,沒半炷香的時間,夏家的老爺來了,是夏月兒她爹,拄著一根龍頭拐杖,七喘八喘撲到了衙門。

  枯藤般顫抖的手撩開草席的一刹那,眼淚從眼眶裏落了出來,蒼老的哭喊聲,不用再確認,小娃娃就是夏家的姑娘,哭了有一會,夏老爺用袖子抹了抹眼淚,慌張的張望了起來。

  “月兒,月兒,月兒呢,月兒在哪裏!”

  他一邊說著全身顫抖了起來,一把抓住了衙役的手。

  衙役還沒回老爺子的話呢,一口氣沒上來,夏家老爺當場就倒了下去,眉眼大張,眼口不閉,可把幾個衙役給嚇壞了。

  知縣公堂上審著案呢,後堂衙役一通報,夏老爺死了,一口氣沒提上來急死了,急得知縣草草審了案子,急忙去那後堂查看了起來。

  詢問了一番,夏家姑爺正好出去了還沒回來,所以是夏老爺來的,正當說話的口呢,一個相貌堂堂,品貌俊逸的男子慌張的闖了進來,看著和夏老爺差不多的錦衣華服便知道來人定是夏家的姑爺。

  夏家的姑爺姓魏名正,就是鎮上魏家的小兒,讀了幾年書考了個功名,原本是要當官的人,可看上了夏月兒,兩人一見麵便兩情相悅,官也不當了,還入贅了夏家,接手了夏家的買賣,當起了買賣人。

  見到九兒和他丈人的時候,那是雙腳一軟差點沒坐地上,一個大男人當著那麽多人的麵,眼淚也是繃不住的流出來。

  和夏老爺一樣,他突然抓著衙役的手慌張的問道“月兒,月兒呢?吳媽說她帶九兒出門的,她人呢?”

  知縣迎了上來問道“月兒?可是你娘子?”

  “是,縣太爺,是小人的娘子,不知她現在在何處?”

  知縣搖了搖頭,沉聲問道“這小娃娃是過路的挑貨郎在小溪裏發現的,發現的時候已經沒了氣,身邊並沒有其他人,你娘子我們也不知道在何處,你可確定你娘子帶娃娃出來的?”

  “是,吳媽說得不會錯的,本來吳媽也要跟著的,可家中有些雜活還沒幹完,又隻是上個街給孩子做兩件衣裳便沒跟著,這……”

  魏正眼淚又流了下來,一把抱住了濕噠噠的小九兒。

  “來人,給我找,沿著那條小溪附近給我找,小溪的上遊下遊,附近的民戶都打聽打聽,趕緊給我把人找到,快去。”

  那些衙役和捕頭傾巢而出,往那條小溪附近找尋了起來,碰到附近的住戶都會駐足詢問,一直從天亮找到了天黑。

  夏家姑爺魏正傷心欲絕,家中遇此禍事已是萬分不幸,他心中隻期盼著月兒千萬不能再有事了,若是月兒再有什麽事,夏家可就要完了。

  可等來的卻是一個讓其差點瘋癲的消息和一具冷冰冰的屍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