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街知巷聞 藥到病除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0-07-31 11:10      字數:3224
  其實常青鬆是試探陳馨來著,一來看看她有沒有真本事,二來看看她會不會做買賣,本事不假,光是號脈和方子便能看出來,博覽群書活學活用,沉著冷靜不浮躁,一點都不像是這個年紀的人。

  可要說做買賣卻是欠缺了些許閱曆,太實誠了。

  就說這號脈,就算有這本事也得號他個兩泡尿的功夫,否則很容易讓人不相信,加之還小,長相稚嫩,得不到別人相信,不過這都不是問題,隻要有真本事就行。

  常青鬆捋了捋胡子笑嗬嗬的說道“丫頭,厲害,既然你有真本事,又是小女的好友,我自然要幫你們,說來也簡單,常府前幾日來了個半郎中,以前學過醫,看著和我差不多年紀,一副高人的模樣,在我這做鋪管,我把他借給你,你讓他站在這給你看鋪子就行了。”

  常青鬆此話一出,幾人都一下沒聽明白。

  “常叔的意思,讓他做個樣子?”

  “嗯,做個樣子就行了,實在是你倆看起來不像是郎中,誰敢到你們手中抓藥看病?”

  “可這樣不行啊,人家進了門不還是要找他看,他隻是個半郎中,恐怕……”陳馨有些猶豫。

  “有法子,有法子,一來他隻是站著看看鋪子,不給人把脈看診,二來,他隻要點點頭就行了,看病抓藥還是你來。”

  “爹~你倒是說清楚啊,說得不明不白的,聽得人莫名其妙,和你說話真是累。”

  “嘖,你這丫頭,就不興讓我顯擺顯擺,這樣說話不是顯得高深莫測麽。”

  常玉一埋怨,常青鬆便說起了玩笑,讓本來就弄不明白的陳三,更莫名其妙了。

  “丫頭,這第一件事,得想個名頭,讓你這鋪子街知巷聞,誰都知道,你想好了告訴我,我讓家丁和鄰裏街坊散出去,名頭要響,最好是什麽藥到病除,黃三針什麽的,一定要人一聽就記得的。”

  陳馨點了點頭,常青鬆繼續說道“第二件事,有人來了就要抓藥看診開方子了,找個由頭,你就是他的徒弟,三歲學醫,深得師傅真傳,把脈看診開方子你來,他隻要最後點頭示意,方子沒錯就行了。”

  陳三聽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常青鬆的用意。

  “第三件事,你們鋪子得和人家有些不一樣,最好是人家沒有的,比如百年的人參、靈芝、鹿茸,這些大補的藥材,價錢不低,你們開個醫館無非就是治病救人掙點銀子,那你們就想清楚,是掙點銀子再治病,還是治了病再掙銀子。”

  陳三擰著眉頭問道“有什麽區別麽?”

  “有,很大的區別,掙點銀子再治病,意思是主要賣藥材,閑著給人看看病,這個偏買賣,銀子掙得比較多,也沒那麽累,治了病再掙銀子,就是反過來,主要給人治病,搭著賣些藥材,銀子定會少一些,也會累一些,但不是有句話麽,救一人積半世陰德,所以你們自己琢磨琢磨。”

  見陳三還是一臉懵圈的傻樣,常青鬆皺起了眉頭。

  “這丫頭為什麽看上你了?”

  他這一問又是問得兩個丫頭噗嗤一笑。

  “我明白了,多謝常叔指點,那常府的人就當是我雇的,我把月錢直接給他成不?”

  “不用不用,你雇什麽,就這麽半年的時間,當常叔我的謝禮,多謝你們照顧常玉這丫頭。”

  “這樣不好吧?”陳馨有些不知所措。

  “妹妹,你和我爹客氣什麽?他說不要我們便不給,能省一點是一點,別不好意思。”

  “嗯,聽你常玉姐姐的,以後還有麻煩你們的時候呢,哈哈哈哈。”

  陳三笑嗬嗬的,一聽省銀子了便說道“多謝常老爺,麻煩你特意跑了一趟。”

  “不麻煩不麻煩,不過你這常老爺、常老爺的,叫得我很不開心呐,你媳婦叫我常叔,常玉叫我爹,楊成子也叫我常叔,你叫我老爺,你是比他們矮一輩麽?以後叫常叔,別老爺老爺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丫鬟呢。”

  常青鬆不說,陳三還沒意識到,他們都改口了,就他一直老爺老爺的,便點頭答應了,隻是日後還是有叫錯的時候。

  又坐了一會,常青鬆便走了。

  三人琢磨起了他的話,這一二三件事的,得好好琢磨琢磨。

  要說也是巧了,常玉回去喊她爹的時候,那臭名昭著的張公子便不長眼的朝著‘仁馨堂’去了。

  他前腳到,後腳常玉和常青鬆也差不多到了,遠遠見他不懷好意的要鬧事,知道他什麽德性,常青鬆便讓家丁跑去報官了。

  帶著常玉的意思和常青鬆的威望,家丁隻是和師爺說了句,“你們縣太爺的‘遠房親戚’張全子,瞎了眼敢調戲我們常大小姐,老爺的意思,打斷手腳扔到鎮外,讓他自生自滅,現在人還在仁馨堂鬧事呢。”

  隻是這一句話,師爺嚇得趕忙竄進後堂,縣太爺一聽師爺說得,慌的手沒端穩,剛泡的大紅袍一口沒喝連杯帶茶的碎了一地,沒有半分猶豫。

  “斷他手腳扔到鎮外,趕緊的!狗東西調戲常大小姐活膩了這是。”

  衙役和捕頭抄著家夥便朝‘仁馨堂’奔來了,這不,到的時候陳三剛把他張公子扔出來。

  要說這張公子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惹誰不好,去招惹常家大小姐,常家在玉台鎮說是土皇帝也不為過,扒他皮都隻是動動嘴的事。

  再一個陳三,若不是陳馨攔著,運氣好點,一拳打死,運氣差點,那劍魂一劍落下從此世間便無張公子了,魂渣都剩不下。

  按照常青鬆說的,幾人倒也利索,楊成子還沒回來呢便商量的差不多了。

  名頭就說仁馨堂的郎中是紫禁城中鼎鼎大名的醫仙黃三針,他請辭來到廟吉鎮了,治病救人隻要三針,病症都不用把脈,一眼便知,隻是現在不行醫了,鎮館授徒,讓徒弟問診了。

  徒弟也厲害,是個女娃娃,三歲學醫,天資聰穎,過目不忘,精通針灸、醫理、疑難雜症,深得老醫仙的真傳,手中偏方無數,藥到病除。

  就這說頭,常玉告訴了幾個家丁,幾個家丁又和丫頭們一傳,那些丫頭又和家裏人一說,家裏人又到鎮上這麽一說道,仁馨堂這事就像是坊間秘聞一般,不出三日便在鎮上、鄰村傳得沸沸揚揚。

  誰讓仁馨堂的郎中是醫仙呢,隻是人多嘴雜,傳得那是添油加醋神乎其神,連那醫仙治好過已死之人都傳出來了,誰誰誰家的親戚就讓他看過,當時都快不行了,針一紮立馬活蹦亂跳!

  聽了這些傳言陳馨也是有些尷尬。

  誰家還能沒個心慌氣喘的,得知這個不想揚名的醫仙在鎮上,誰家不想先去看看,要是知道的人多了,擠不上那該多麻煩,陸陸續續的,仁馨堂便開始來人了。

  幫陳馨看鋪子的半老頭還真姓黃,年過五十,體態健碩,身姿挺拔,不是很長的胡須,說話聲如洪鍾,眼睛炯炯有神,一副高人的模樣,白衣長衫這麽一穿,沒事手中拿些幹草藥聞聞,一眼就像是傳聞中的醫仙。

  一開始來人都還抱著希望,想讓醫仙親自看看,可醫仙不搭理,隻示意陳馨問診,少言寡語,很是冷僻,時日一長大夥便知道了。

  陳馨問診之時,他就在旁邊聽得入神,有時候還閉著眼睛連連點頭,問完診開完方子抓完藥,陳馨總會看向醫仙,醫仙點頭示意,沒毛病,這病症就算是看完了。

  傳聞這醫仙本就不用號脈,隻憑眼睛看,有了醫仙的點頭肯定,來人自然放心。

  加之陳馨醫術根基一點都不淺,大大小小的病灶看好了許多,而且這些病灶很多是其他醫館沒看好的,不出一個月,仁馨堂的名聲便徹底蓋過了其他醫館。

  最後究竟是先掙銀子再救人,還是先救人再掙銀子,陳馨考慮再三,還是先掙銀子再說。

  一來鎮上真正很急的病人並不多,二來楊成子還要娶常玉呢,掙的銀子還要分他一些,不能讓常玉姐姐受委屈了,三來若是救人,日後去了玉台鎮多的是機會,不急一時。

  有了這番打算,陳馨便讓陳三沒事的時候就騎著靈虎找靈芝和野山參去,這些東西要是靠人找,十天半個月碰不到一兩個,但靈虎的虎鼻子靈著呢,和陳三上山每次都能帶回來幾個。

  珍貴藥材便成了仁馨堂的招牌了,其他藥鋪是完全比不了。

  要說這人參靈芝其他鋪子也有,有自己挖的,但不多,極少,有外地運過來的,量倒是多,可不新鮮,那些靈芝和人參都是幹癟癟的,看著就不咋地。

  其實這東西本就是要曬幹了入藥的,可老百姓不懂啊,你和他說也沒用,總的來說,幹癟癟的,總歸不討喜。

  要說常青鬆做買賣這麽些年,掙了不少銀子不說,那用銀子都買不到的閱曆是更沒的說,憑這一二三件事,二十多日,近一個月的時日,兩個丫頭掙了快四百兩銀子。

  隻是這銀子掙到了,一些不想見到的世間疾苦也出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