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人各有命 茶飯不思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0-07-31 11:10      字數:3282
  “別理他,為師和你說說這柄翻雲斬妖戟,若陳三身上的劍魂真是這一柄,那陳三還真有望達到五魂歸元之境。”

  “為何?”

  “此長戟長十二尺,重三百八十九斤,乃天地靈氣化生,五六百年前由掌教天師禦峰真人凝煉器身,也因那一年六甲妖騰、太陰天輔應劫現世,所以這降生的天地靈氣尤為強大,似乎就是為了製衡六甲和太陰,最後凝成的器魂成了幾乎無人能駕馭的翻雲斬妖戟。”

  “這麽大如何駕馭?不說長短,就是三百八十九斤的重量,恐怕也少有人能使的動。”

  “確是如此,所以翻雲斬妖戟作為茅山鎮山法器抬回來之後便沒人揮動過一下,一直像把大刀一般入地四尺,呈破軍之勢佇立於西南的青鋒石旁,這一放便是一百多年,這雲翳也隻因它是天地化生所凝煉。

  普通的劍身之上若刻有雲翳,那劍必斷,法劍便是劍魂破碎,所以你不會看到其他帶雲翳的劍。”

  “那根拔不出來的杆子竟是這長戟的一部分?它連凝煉器身的禦峰真人都無法駕馭麽?”

  “不用糾結有沒有人能駕馭,就算有,這也不是一柄稱手的兵器,否則不會杵在青鋒石旁數百年了。”

  “那後來是如何?”

  “據為師所知,被一個道士給取走了,但隻取走了一部分,所以你們才會隻看到那一部分。”

  “這天地化生的神兵如何被他取走了一部分?他有這本事?”

  “你若用尋常之法,那無人可行,可要說簡單也簡單,用另一件神兵相拚,隻要比它硬不就完了,相傳也隻是一下,本就有環口的長戟便被一斬為二,隻是代價頗大,那道士昏死十天十夜,魂魄受損,都以為他要死,誰知道硬挺過來了,此後‘翻雲斬妖劍’便成了他的法劍。”

  楊成子聽太原真人說完,擰著眉頭一臉不相信。

  “他有另一件神兵,他非要用這翻雲劍?當時的掌教天師就這麽讓他砍?”

  “不得而知,隻知道另一件神兵是十方崩天鐧,現在不在茅山,在哪我也不知曉,總之這法劍大概就是這麽個由來,其實也不能稱為法劍,應該叫翻雲斬妖戟劍,駕馭它所需要的魂魄力可不像普通的法劍那般輕鬆,為難陳三了。”

  “確是,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他還在睡夢中,後來我教他駕馭劍魂,隻是一劍便抽空了他的魂魄力,著實勉強。”

  “無妨無妨,讓他多駕馭便是,哪日能輕鬆駕馭了,可能離那五魂歸元之境也就是一個越境了。”

  “那陳三……”

  “休得多問,也不要去掐算他的命數,冥冥之中自有定數,有了定數定會有變數,你可以將兩件法器的由來在適當的時機說給他聽,但他日後的路怎麽走,讓他自己決定。”

  “是,師傅,徒兒謹記。”

  太虛長老捋了捋胡子,“你若日後斷塵忘念,這密閣便是你修行之地,不管我們幾個老家夥還在不在,下一任掌教天師和四大長老都將在此擇選機緣,那‘鎮山河’和‘翻雲劍’回不到茅山就回不到茅山吧,你師傅都不在意,我也沒什麽不能釋懷的。”話語間顯露出了悲傷之情。

  “為何師傅和長老日後會不在茅山?”

  楊成子驚詫的問道,一股不詳之感油然而生。

  “人各有命,他說的是興許,誰還沒個閉眼的時候,別瞎猜,這下邊兩層是道法古卷、禁術秘術,你若擇選機緣,其中選擇即可,記得選兩本,至多三本修行,切不可和太玄一樣癡迷,多而不精不如精其一,切記。”

  “是,師傅,那這上麵是何東西?”

  “上麵你不用去管他們,最上麵那個石洞你方才也看到了,就是那兩顆堯石,你若沒有機緣,那便放著吧,剩下的是被封印的法器,為何封印定有其緣由,我也不知曉,師傅就是這麽和我說的,你也不要去探究了,隻是占個地方,那上麵兩層的東西你更不要去探究,非我輩之物,碰都別去碰它們。”

  看太原真人指著最上邊那兩層,楊成子一臉無語。

  合著能琢磨的隻有最下邊的古籍,還以為日後能探個一二,可師傅一句話,那是徹底打消了他的念頭。

  特別是那兩層‘非我輩之物’,楊成子清清楚楚的知道這話的含義,那應該都是數百年前,更可能是千年前的道門之物,那時候天地靈氣充裕,修者的修為也要高深的多,絕非現在道門中人所能相比。

  他們的東西若想要驅使駕馭得有他們的修為,若是沒有,被反噬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說是神仙難救一點都不過分。

  這是茅山上的規矩。

  整個清茅峰,也就是茅山道觀所在,覆蓋了幾乎整個山頭,方圓近五裏,道觀非常的大,光是會客和來人所住的禪房就有二三十間,每一間都能睡下數十人,觀中大殿更是不計其數。

  和龍虎山一般,清茅峰上也有陣法禁製,隻不過兩者有著些許的差別,龍虎山的陣法禁製靠的是鎮山法器,可茅山不一樣,茅山的陣法禁製使用的正是太原真人口中所說的‘非我輩之物’。

  相傳是第十代掌教天師明澤天師所置之物,按照茅山戒石上的戒訓,後世萬不得卜算此物的方位,修為不夠,被大陣反噬困殺必定魂飛魄散,神仙難救。

  這是戒石上唯一一條戒律,也是內門弟子修行陰陽術法之初‘目觀三日’的必修戒法。

  此戒法若是觸犯,後果便是魂飛魄散。

  連外門弟子都知道十五代之前的掌教和長老那是‘神仙’的存在,各個都是騎鶴下山,禦劍衝天的‘天人’。

  他們的東西可不是後世之輩所能參悟的,敬而遠之才是對這些‘非我輩之物’應有的態度。

  三人出了密閣,還是原來的路,隻是外頭有幻陣和五鬼搬山陣的關係,讓楊成子根本看不明白。

  太原真人也隻是輕描淡寫幾句,似乎現在他還不想讓楊成子徹底弄明白這密閣到底怎麽走。

  回去的路上,楊成子和兩個老頭說了太玄道長的那個有望封印堯石的法子,兩人都點頭肯定,還是那句話,若是機緣到了自然水到渠成。

  回到禪房,楊成子和兩個老頭告別,讓楊成子驚奇的是兩人像是吃定他一定會回來接掌茅山一般,連茅山掌教信物三清宮羽都不要,說是日後用得著,這讓楊成子不免有些擔憂。

  三清宮羽哪有什麽用得著用不著的?用得著不就是回來接掌茅山了麽?若是回來接掌茅山,那常玉……

  沒有多想,雖然有了牽絆讓楊成子道心不穩,可多年的修道讓他知道,人事自有天定,日後若是修道便接掌茅山,守這一方天下蒼生,若是成親便和常玉相守白頭。

  楊成子騎著閃電,換了身青衣長衫便策馬直奔廟吉鎮。

  人是回了,可身上的名冊回了鎮上才發現忘了問師傅了,有些無奈,隻能想著什麽時候回去再問吧,想是這麽想,可名冊放在屋子裏的首飾盒中,楊成子再也沒有想起來過。

  常玉每日都會守在常府門口,朝著茅山那個方向,雖有翠兒陪著,可有時候一出神便是半個時辰不說話。

  翠兒看著大小姐茶不思飯不想的樣子,可是心疼壞了。

  陳三和陳馨也會來陪常玉說說話,可陳馨盤的鋪子還在請木工修整,事很多,陳三也閑不下來,所以來的次數並不算很多。

  傍晚時分,夜幕將至。

  常玉噘著小嘴一臉不悅,已是第七日,相思之苦讓這丫頭著實瘦了一圈。

  跟著楊成子出去大半年的時間,粗茶淡飯吃不慣,有時候還沒得吃,都沒瘦下來,這會天色漸暗,看著都有些憔悴了。

  大眼睛眨巴眨巴的望著南邊,人來人往的,就是沒有騎馬的,別說馬,騎騾子的也沒有。

  前幾日她就是這麽過的,雖然知道茅山離這很遠,要好幾天的腳程,可這丫頭還是每日都等在石獅旁,心裏隻想著興許他一會就回來了呢。

  又是一炷香的時間,丫頭有些繃不住了,眼淚汪汪的,心中一陣委屈,也不是她想哭,就是眼裏的淚止不住的落下,滴答滴答的落下。

  翠兒在一旁挽著常玉的手輕聲勸道“小姐,公子興許有什麽事耽誤了,天色已晚,一會老爺該擔心了,我們進去吧。”

  常玉沒說什麽,回應翠兒的隻有滴答滴答落下的眼淚,還有那一同踏上石階的步伐。

  正當翠兒準備推開府門之時,“噠噠…噠噠…噠噠”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入耳中。

  常玉回頭,淚汪汪的眼中出現了一個青衣長衫的俊秀男子,駕閃電絕塵飛奔而來,那一刻剛收斂一些的眼淚又繃不住的落了下來,回身走回了石獅旁。

  見常玉淚眼汪汪,楊成子自然知道是怎麽回事,勒馬急停,飛身下馬兩人相擁的那一刻,翠兒都看哭了。

  楊成子也有些心疼,他知道常玉定是在這裏等他,這一去來回七八天,這丫頭定是等委屈了。

  常大小姐哭得一抽一抽的,半晌沒說話,那匹閃電也是被楊成子跑的喘了半晌,三人這才進了常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