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物是人非 陳年舊事
作者:紅棗泡枸杞      更新:2020-07-31 11:10      字數:2700
  過了兩個村,走了半旬,幾人回到了陳家鎮。

  與他們預想的有些不一樣,陳家鎮上出去避難的人幾乎都沒有回來,零零散散的兩三家屋子是新造的,陳三和陳馨並不認識他們,應該是其他地方過來打算在陳家鎮定居的。

  還有南邊那二十來戶人家,雖然封印了魑魅魍魎,昔日算是繁華富庶的陳家鎮已經不再,大片大片的空地,看得出來這地方以前建過屋子,可石基之上,什麽都沒有。

  陳馨更為傷心,她記得每戶石基之上原來是誰家,鎮上的人都很和睦,看著已經麵目全非的陳家鎮,幾人也笑不出來了。

  陳三搖著腦袋和幾人說道“走吧,回家去,我給你們煮點東西吃。”

  常玉有些驚訝,她很少聽到陳三的語氣那麽低沉,路上陸陸續續碰到了鎮長和一些熟悉的麵孔,說了幾句話,他們心裏才好過了一些。

  回到了陳三的屋子,屋門一開,一陣塵土之氣鋪麵而來,別說兩個丫頭,陳三都有些受不了,咳了許久才進的屋。

  常玉揮著手掌眯著眼,“你這是地洞麽?我怎麽記得我們走的時候還好好的,半年光景灰能這麽大?”

  陳三看著屋裏熟悉而又灰蒙蒙的東西很是開心,特別是那張床,他和陳馨的洞房花燭夜將會在那張床上度過。

  “來來來,別嫌棄了,收拾收拾,還有隔壁那屋,我們興許要住一段時間呢。”

  “你就不能今晚成親,我們明天就走麽……”

  常玉無奈的說道,一邊說一邊撩起袖子四處張望了起來,陳馨開了窗戶笑嗬嗬的,似乎對這屋子還挺滿意的。

  “我還巴不得呢,我都想半年了……我得上山找老頭去,你們先幫我收拾收拾,一會我帶些野味下來,我們吃晚飯。”

  “你這家夥,自己的屋子你不收拾,好意思讓我們替你收拾?”

  “你就讓他去吧,他也半年沒見太玄道長了,我也想見見老道長,等下你們一起下山吧,我有些事要和老道長說。”楊成子說道。

  “行行行,那就這麽說了,我很快就回來。”

  沒等常玉叨叨呢,一道銀白色的光亮帶著陳三已經往山上竄去。

  常玉有些納悶,“我怎麽發現靈虎越來越聽陳三了,以前它肯讓陳三騎?”

  楊成子笑了笑回道“以前陳三最多也就是個耍賴皮的普通人,靈虎當然不樂意搭理他,這半年的光景,一起斬殺了多少邪師厲鬼不說,就陳三的魂魄力都快和我差不多了,靈虎自然高看他一眼了。”

  “唉,隻是沒想到,這變厲害了,他還是耍賴皮啊……”

  常玉唉聲歎氣的模樣惹得楊成子和陳馨都是笑意連連。

  三人把屋子裏裏外外的收拾了一番,該擦的,該洗的都弄得差不多了,還有那兩口鍋,許久沒用落了灰還有些鏽了,楊成子在小溪裏刷了許久。

  遠遠就聽到一聲震山的虎嘯,陳三和老頭下山了。

  楊成子沒看到,兩個丫頭看得有些心驚肉跳,陳三騎著靈虎,太玄老頭則是坐著一頭黑白相間,體型比靈虎看著還要大上許多的‘熊’下的山。

  兩人腳一著地,倆山中巨獸便消失在了叢林之中。

  陳三手上提著兩隻兔子傻傻一笑,太玄見到了兩個丫頭也是眉開眼笑。

  “許久不見,兩個丫頭過得可還好?”

  兩人都乖巧的見了個禮。

  陳馨有些害羞像是見公婆一般,常玉倒是沒什麽顧忌沒好氣的抱怨道“不好不好,死陳三總是氣我們,道長可得給我們做主,好好殺殺他銳氣。”

  常玉還不忘一臉得意的向陳三示個威。

  “殺殺銳氣?我有銳氣麽?腳氣你要不要?”

  “嘖,惡心!”

  “這不你非要殺我銳氣麽……你們先去屋裏坐坐,找老頭訴訴苦,我給你們燒肉去,一會就有飯吃了。”陳三說完便拎著兔子出去了。

  三人進了屋,陳馨給泡了茶,太玄倒是心細知道陳三這定不會有茶葉,從懷裏掏出一小包茶葉放了幾撮,隻是一小會便香飄四溢。

  兩個丫頭少有喝茶葉的,也沒客氣,一人一杯和太玄說起了這一路的凶險和趣事。

  下山的時候,太玄便從陳三嘴裏知道幻妖沒除掉,但是沒有性命之憂了,到底怎麽回事陳三說不清楚,好在兩個丫頭識字認字,把事前前後後的說了一遍,太玄老頭才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吃飯的時候,老頭倒也沒再提起幻妖,說得更多的是陳三和陳馨成親的事情,定下了日子,就在幾日後,可把陳三開心的,陳馨則是害羞得不行,一頓飯都沒說幾句話。

  吃完飯收了碗筷,楊成子把他們一路得的那些東西,都挑出來給太玄道長過目了一下,《魯班經》、那顆能讓人變屍人的黑珠子,那本寫著他師公名諱的冊子。

  《魯班經》是什麽,偷學禁術秘術被逐出師門的太玄老頭自然是知道,隻是說了句,“這書定要交給你師傅,此書不能再下茅山。”

  雖然不知道太玄道長為何這麽說,可楊成子聽明白了意思,答應了,並沒有多問。

  比起那黑珠子,《魯班經》算是一筆帶過,太玄連翻都沒翻,但那珠子拿在手上琢磨了許久。

  聽楊成子說珠子還救過陳三命的時候,太玄老頭才凝重的說道“這叫堯石,這東西留不得。”

  “堯石?”眾人驚詫。

  “我以前在茅山的藏書密閣之中看到過另一顆堯石,顏色不一樣,這顆純黑透著邪氣,那顆純白透著浩然正氣,我問我師傅的時候,他差點沒拿劍砍了我,但後來還是歎了口氣和我說了堯石的來曆,現在想來或許是怕我沾了因果吧。”

  “兩顆?那這兩顆石頭什麽來曆?”陳三好奇的問道。

  “是兩個人。”

  幾人一聽也是傻眼,楊成子擰著眉頭問道“怎麽會是兩個人呢?”

  “師傅他老人家和我說的時候,我也是詫異萬分,可聽完便知道,世上多的是離奇之事。

  興許方才哪裏就有一方水土便有滅頂之災,隻是哪個高人隱士將大災化解了,保了那一方的太平。

  這兩顆珠子也是一樣,隻不過這兩顆珠子是那一方太平的代價。”

  幾人包括陳三,一個字都沒有往外蹦,安安靜靜的聽太玄說著那數百年前的陳年舊事,那關乎十方黎民百姓的舊事。

  茅山西南四五百裏的地界便是青雲山,數百年前和龍虎山一般香火鼎盛,修道之人蜂擁踏足,九山九洞八十一轉,處處透著玄機,處處透著玄妙,相比茅山、龍虎山,青雲山更像是個能‘修道成仙’的地方。

  香火鼎盛了數百年之久,可哪有長盛不衰的道理,該來的運擋不住,該曆的劫也逃不了。

  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沒想到這劫竟然起在兩個上山修道的堯家兄弟身上,兩人上山之時才五歲。

  青雲山這地界北邊不遠的地方有個村叫蓮花村,山美水更美,一到夏日,蓮花滿塘,村子裏外裏大大小小十五六個塘子,長滿蓮花。

  和玉台鎮比那是比不了它四季紅妝,可若是以夏天相比,滿塘荷花也不一定會差到哪去。

  塘子多,魚就多,蓮花多,藕更多,靠著魚和藕,蓮花村的村民過的也算殷實。

  就是滿塘荷花盛開的日子,堯家那大肚婆要生了,不知是孩子大還是堯家媳婦吃得多,那肚子像是一個小水缸一般,誰見了都要豎起大拇指說上一句,“這屋寬敞,你家娃日後定是大出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