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116. 麥理浩再請林耀祖
作者:馬桑嵐埡      更新:2021-08-07 14:56      字數:3909
  翌日,林耀祖接到港督府電話,居然是麥理浩親自打來的。

  ??“林先生,我想邀請你再次到港督府來...有些關於新市鎮的想法要與你交流一下...”

  ??麥理浩熱情地說道,聲音從話筒裏傳來,“因為屯門新市鎮快要開工了...”

  ??林耀祖知道屯門新市鎮,算得上是港島第一代新市鎮。觀塘的失敗,讓高傲的英國人也不得不承認,需要因地製宜。

  ??所以屯門也算是精心製作的一個作品,其規劃核心有兩點:均衡發展、自給自足。似乎與林耀祖的規劃沒有區別...

  ??但是林耀祖卻看出其中的弊端,生活在未來受到港島規劃設計極大影響的內地,他清楚什麽才是最需要的。

  ??港督府裏,氣氛並不輕鬆。端坐著的不是建設署的,就是規劃署的官員,還有別的部門官員,此外還有幾個專家模樣的家夥。

  ??作為財政司,夏鼎基也在列。林耀祖一看架勢,就知道今天需要費點口舌了。

  ??“各位,今天我專門請到林耀祖先生過來,就是想跟大家再討論下屯門新市鎮...”麥理浩直接拋出議題,“相信大家都看過了林先生對將軍澳、觀塘以及東隧線的規劃...”

  ??麥理浩道:“雖然是以企業角度,但是我認為很有借鑒價值...放在屯門規劃上,也同樣如此。”

  ??接下來就是辯論,英國人喜歡通過辯論來解決分歧,達成共識...林耀祖也喜歡。

  ??等到大家都說過意見了,林耀祖開口道:“屯門規劃很專業,我確實不想浪費大家時間重複...”

  ??他舉起手來,“誰能告訴我,為屯門配套的工業區,有多大的生存能力?”

  ??一位工業署的官員不服地說道:“林先生,這些都是港島有競爭力的行業,雖然比不上林先生的產業,但也不差...”

  ??林耀祖擺擺手,“不好意思啊,我可能沒有說清楚。現在集合在工業區的紡織、服裝、電子、塑膠...諸多產業,確實很紅火...”

  ??但是,林耀祖告訴在座的人,“他們缺乏持續力,研發不夠,都在掙眼前的錢...一旦遭遇威脅,這些產業抵禦力弱,如何繼續?”

  ??他也不管那個官員臉色難看,“就我所知,不少企業還在借貸從事地產,萬一有風險怎麽辦?”

  ??林耀祖也不好過度解讀,於是轉換話題,“輕鐵線路過多,速度慢還要占據大量地麵,這不是很明智。”

  ??少規劃幾條線路,留出足夠的公路土地,“未來大量的汽車運輸會經過,擁堵是必然的...不預留出來,以後會花大價錢。”

  ??林耀祖的意見是寧可多修幾條路,也不要弄太多輕鐵線路,未來已經證實了這點。

  ??所謂輕鐵其實就是有軌電車,想想看,寸土寸金的地方還要搞有軌電車,腦袋隻用來吃飯嗎?

  ??看著旁邊的巨幅地圖,林耀祖走了過去,拿起一根教學鞭指點著:“工業區裏要設置大量的倉儲係統,這才是屯門的優勢...”

  ??在座的不少人眼睛一亮,頻頻點頭,一些人陷入了思考。

  ??“還有這裏...”林耀祖指指屯門碼頭,“現在主要提供客運過香港島...一旦西線海底隧道修通,將何去何從?”

  ??交通署官員說道:“西線海底隧道?什麽時候的事情?”要知道,交通署裏麵可是管著所有交通規劃的。

  ??麥理浩解釋道:“是林先生提出的方案,還沒有正式審議...不過,確實會有這個問題存在。”

  ??碼頭運輸是很重要,但是不掙錢的話也沒有企業接手...就在大家思考時,林耀祖卻笑了。

  ??他指指屯門對麵,“先生們,為什麽不開通與澳門的連接呢?何鴻森先生已經接下了港澳碼頭,他會樂意接下另一個港澳碼頭的...”

  ??眾人大笑,林耀祖也不是在坑何鴻森,因為與他商議過,方便新界靠西、北部的人前往澳門。

  ??“還有這裏...”林耀祖點點元朗,“兩地如此之近,交流很多,需要考慮銜接元朗、天水圍、屯門三者,形成一個大區域的經濟圈...”

  ??這就是麥理浩感歎的地方,一個問題不僅想到現在更思慮將來,一個片區不僅看著自己還看著周邊...

  ??這是眼界與思維方式的問題,倒不見得與經曆學曆等有多大關係...官員們現在缺的就是這些。

  ??“金環集團已經在天水圍修建石化儲備庫,規模可不小,可以解決不少就業...”林耀祖隨口打個廣告,因為大家都知道。

  ??“我還有個小商品國際交易市場的規劃...”林耀祖拋出猛料,“通過考察世界上100多個國家,我發現,不少國家對小商品需求極度旺盛...”

  ??他確實派人到處收集過信息,“未來開發元朗,那裏有不少新移民來自北邊,文化不高,但是手腳勤快,很適合這種商業形式...”

  ??他沒有深入地說,但是麥理浩有所了解,就問道:“林先生準備怎麽做呢?”

  ??港督親自詢問,林耀祖不好不答,“呃,簡單地講,就是設立創業基金、展開培訓、提供設計、負責回購...形成產業鏈閉環經營,形成商業共同體...”

  ??一屋子人都不明所以,但是聽上去很厲害,林耀祖的身價也不屑故弄玄虛,就想詳細谘詢。

  ??林耀祖趕緊轉移話題,開玩笑,涉及到如此大的計劃怎麽會不保密一下,要知道港島人追風是最厲害的...

  ??“因此不難看出,未來屯門與元朗將會是工業化集中的地方,而且會有優勢存在...”

  ??大家才發現,轉了一圈後,林耀祖又回到了工業區的規劃上,而且很明顯,他的意見更有見地。

  ??大家都若有所思,看來工業區的規劃需要修訂一下了...工業署官員臉更黑了。

  ??接下來,話題就漸漸超越了屯門新市鎮,轉移到更大的話題上麵。

  ??“林先生,你為什麽如此熱衷於參與新市鎮開發呢?要知道,政府項目都不怎麽賺錢呢?”

  ??一位規劃署官員問道,他倒不是故意刁難,而是實情如此,港府需要地產商或其它產業引入,還得做不少工作呢。

  ??因為投資回報期太長,利潤遠不如私人屋苑那麽高...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林耀祖在大家的目光注視下,反問了一句:“各位知道我在港島做海水淨化損失多大嗎?”

  ??不等有人出聲,他自顧說道:“我給法國人做,價格是6500美金,一單合約至少超過10億美金,算成港幣就是4、50億...”

  ??眾人沉默了,林耀祖在港島做完計劃裏的供水廠,也就不過能收到數億港幣回報...

  ??“我做事情,隻看是不是對於港島發展有利,因為我跟大家一樣在這裏生活,我不想因為貪婪,而失去了生活的樂趣...”

  ??林耀祖的話樸實而且易懂,因為還是有不少人懷有理想才會加入政府,並不是一味貪圖權欲。

  ??特別是一些學有所成的港島本地人,換個地方說不定就發財了,但是有人守住了初心。

  ??說完,林耀祖擺擺手道:“所以,大家可以看做是人各有誌,我也沒有那麽多的想法。”

  ??“至於說到了這裏,其實我很希望促成港島早日成立地鐵公司,投入巨資進行地鐵線路建設...”

  ??城市的公共交通應該計劃在市鎮建設之前,否則滯後的結果就是發展緩慢...但是任何公司都要講求回報啊...

  ??哪怕是政府的直控公司也不能例外,法律和公眾也不會允許...林耀祖很欣賞港島的律例規範,做事先立規矩不會事後總是麻煩。

  ??建一所大學都有專門的學校條例,隻針對這所學校...誰當校長都得遵守,否則會被轟下台,誰敢亂來?

  ??紅磡海底隧道快要通車了,隧道收費、通行、管理的條例也早就公示得明明白白...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規可守...政府、商業組織、公眾都清楚自己的位置與責任...沒人能說我不知道啊、都是臨時工幹的...

  ??那是笑話而已...林耀祖道:“不知道,港督府能不能給我這個機會,我願意投入資金來幹...”

  ??麥理浩覺得好笑,林耀祖一本正經的要伸手公共項目,但是,他的理由很理直氣壯啊。

  ??“我會放在心上的,林先生請放心好了...港督府也不會虧待了建設港島的功臣。”

  ??麥理浩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奠定了林耀祖的地位:功臣。

  ??那麽,如果在港府沒有實力的情況下,林耀祖參與任何政府項目都是很正當的。

  ??誰敢出言責難?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