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86. 教育 道路 新市鎮
作者:馬桑嵐埡      更新:2021-08-07 14:56      字數:3282
  林耀祖跟麥理浩的談話,也掌握著一種分寸。那就是,凡是直接涉政的都不談。

  ??比如麥理浩提到的公務人員腐敗問題,還有警隊的貪贓枉法。

  ??因為那是港督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林耀祖沒必要多嘴。何況,麥理浩並不是善茬。

  ??幾年後席卷整個港島的廉政風暴,麥理浩處理得幹脆利落,沒有半點猶豫。

  ??所以,他更願意談談自己對於公共事業的看法,比如說教育問題。

  ??“我有時候到工廠裏,會聽到工友們聊天。居然有10多歲的小孩在小作坊裏幫忙。”

  ??林耀祖回憶道:“我問過,沒人管理童工嗎?那些孩子不是應該在學校嗎?”

  ??結果工友們告訴他,孩子上學花錢多,一般家庭負擔不起,都是要早早出來打工掙錢。

  ??“我了解過中小學的情況,港府的財力支持不夠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其實是政策限製。”

  ??林耀祖說道:“為什麽不鼓勵私人開辦學校呢?教育署一樣可以監管,還可以減緩港府財政壓力。”

  ??“或者,立法強製教育,至於經費方麵,可以募集慈善基金或者發行公益彩票...學生的學費可以逐年降低,直至免費...”

  ??林耀祖說的主要是初中以下的部分,“至於高中,有部分已經成為了職業學校,倒是可取。”

  ??“但是專上及大學仍然不夠多,專業更新慢。我知道的高錕教授回港,才創建了港中大的電子係。”

  ??林耀祖感慨道:“現在培養師資的3所師範,其實可以合並成一家大學。不然,招生標準不一,素質良莠不齊。其實也是浪費。”

  ??現在港島的師範包括羅富國師範學院、葛量洪師範學院、柏立基師範學院,都是前港督名義創辦,各不統屬。

  ??麥理浩若有所思,他的心裏有著龐大的計劃,但是限於財政還得慢慢去實現。

  ??“如果閣下同意,金環集團願意捐獻5000萬港幣,成立直屬於港督府的教育基金。”

  ??林耀祖提議道,“每年可以幫助到部分學生重回校園,或者提高部分教師待遇...”

  ??麥理浩這才正視著林耀祖,有點驚訝,“林先生,這可是一大筆錢呢...”

  ??林耀祖道:“其實能夠捐助點錢,都隻是一點心意而已,解決不了太多問題。”

  ??“青少年是港島的未來,也是希望,我覺得應該出點力。正好,我也有一點能力。”

  ??麥理浩手裏有了這筆基金,那麽,對於教育係統的推進就有了更大的助力。

  ??關鍵是這是來自工商業迄今為止最大筆捐贈,表明對自己的支持跟讚譽。

  ??換成官方話語就是,麥理浩港督為了教育事業而奔走,千辛萬苦募集教育基金,這是政績啊。

  ??“那我就代表港督府,謝謝林先生的慷慨解囊。”麥理浩臉上浮現出笑意,很是滿意。

  ??------

  ??------

  ??兩人又就港島工商業前景聊了一會,麥理浩問道:“現在公屋修建的速度很慢,林先生有什麽建議嗎?”

  ??林耀祖想了想,說道:“我個人覺得,公屋發展不能單獨來看。”

  ??他的看法是,港島的土地有限,原因主要在於香港島的土地大多是永久的(999)產權,而新界因為曆史原因又多在宗親家族手裏。

  ??“反而是港府手裏沒有太多土地,那麽就隻有靠著填海來發展。”

  ??林耀祖提到,其實港府還有一個辦法,“就像地產公司交易換地書一樣,不過是利益交換。”

  ??想要獲得即時利益的土地方,與想要獲得土地儲備的地產方,有需要就有了交易。

  ??“港府發展新市鎮就是很好的嚐試,如果將新市鎮開發當做一個大項目,裏麵有樓盤、道路、醫療、學校、康娛設施...”

  ??林耀祖建議道,凡是有土地儲備、有意願開發的公司,可以在總體規劃下自行開建。港府以其速度、質量、輿論滿意度評估。

  ??評估高的公司,可以優先得到下一個新市鎮建設的準入權。“但是,港府拿不出那麽多錢來,同時推進新市鎮建設。”

  ??麥理浩擔憂道,他想看看林耀祖有什麽方法,就說道:“如果是金環集團,會怎麽做呢?”

  ??林耀祖笑笑,“很簡單,先建設規劃裏的樓盤,因為有建設周期,那麽,同時啟動道路、水電配套建設。這些工作必須是聯動的。”

  ??“公共設施是港府投資的,不能讓私人公司墊資吧?”麥理浩有點迷糊了,問道。

  ??林耀祖道:“如果墊資的話,性質就變了,會有人攻擊港府幹預市場化行為,這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將公共設施的建設與填海項目結合呢?參與完成公共項目的公司,優先得到填海項目誰會有非議?這些都在規則之下...”

  ??這就是項目置換模式,完成甲項目,可以優先投的乙項目...結果兩個項目港府都可以不承擔投資壓力。

  ??“或許這樣,港府的收益會小很多,但是效率絕對高。”林耀祖說道,“一旦效率高起來,產出會來得更快,稅收就會更多。”

  ??港府一邊講不幹預市場,一邊又直接參與項目中,加上資金不足,那效率...簡直感人。

  ??“為了確保項目的順利,參與公司必須要具備籌措資金的實力,不要做到一半就爛尾了...”

  ??林耀祖最後提醒道,“大公司的社會義務之一,就是能夠配合公共項目投建,否則怎麽談責任感?”

  ??這就是道德綁架了,加上資金限製,擺明了是讓小公司退場。林耀祖估計,像這樣沒有多少利潤的項目,英資是不屑與參與的。

  ??那就給了華資千載難逢的機遇:不僅利用項目帶出專業隊伍,還訓練了大項目的統籌能力,同時增加企業積累。

  ??這種項目對於林耀祖來說,更像是量身定做一般。這也是他的暗藏謀劃之一,旗下那麽多公司,很多都可以鑲嵌進項目裏。

  ??“唔...這倒是一個新鮮的提法。我得好好想想。”麥理浩沉吟一會,才緩緩說道。

  ??這幫子商人就是點子多,總想著自己撈好處...不過,似乎也是個辦法,要去跟英資商議的話,估計得不到回應。

  ??新市鎮建設,在麥理浩心裏是一個雄心勃勃的大計劃,“不僅實現市民分流,還能提升城市形象,改造老舊城區...”

  ??他也覺得計劃推進太慢,常常要與地產商、居民、公共設施配套公司反複談判,大多時間花在了上麵。

  ??如果按照林耀祖建議的那樣,不僅是新市鎮建設提速,還能帶動道路交通、填海計劃快速推進,是一舉多得的策劃。

  ??“隻不過拿填海項目置換,英資企業估計會強烈反對。”麥理浩太了解那幫貪婪的家夥,“看來,還得采取一些手段,才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以往,填海項目華資地產是根本插不進手去的。以後嘛...“隻有競爭,才會促進發展。那幫老爺們也該醒醒了。”

  ??既然港島要作為新經濟模式的試驗地,就可以從這裏開始,也可以看看成色如何。

  ??“回去就跟夏鼎基等人商議一下...”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