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尋親?
作者:史欣      更新:2021-11-04 05:08      字數:2489
  虎牢決戰再起,而李陵此時已經在前往雒陽的路上,除了觀察現下東漢區域的戰力,李陵還是有其他任務在身的。

  趴窩東萊,沒人願意招惹他,天下事跟李陵沒多大關係。能讓李陵跑腿當任務的,也就剩些家事了。

  這家事跟太史慈脫不了關係,眼看太史慈歲數不小,依舊隻惦記著他的三尺劍,整天琢磨著立功,東萊一群都閑的抓虱了,去哪找功給他立。

  焦氏苦惱是不是自己把太史慈教歪了,眼見太史慈自己不慌著成家,在焦氏跟太史慈幾個姨娘的催促下,李陵這個義父承接了給太史慈找媳婦的任務。

  當然,這裏說的是媳婦,不是女人。東萊眾將,有一個算一個,包括年齡最小的郭嘉,都不缺女人。島國一圈轉回來,眾將家裏侍奉之人都不少。

  東萊其他人都是有主意的主,不需要李陵操心。唯一李陵上心的典韋,迎娶了原本應該是戰國三夫人中名聲最好的淺井寧寧。

  既然要給太史慈尋媳婦,以李陵的標準來說,尋常女子一定不在考慮範疇之內。

  李陵經過‘深思熟慮’,在知道張濤將劉協弄死後,琢磨曆史中劉協似乎有不少皇後來的。

  劉協都跪了也別浪費,反正太史慈也不慌,尋個回去讓焦氏調教幾年,不耽誤太史慈琢磨他的三尺劍,也省得家中幾女總拿這事煩他。。。

  劉協早期皇後伏壽是伏完的閨女,伏壽應該是個小丫頭,去雒陽尋伏完定能找到。

  既然都要去雒陽了,現在這世道亂哄哄的,也不知道傳說中的貂蟬是個什麽狀況。呂布怎麽說也算是他嶽父,可不能再讓貂蟬有機會禍害呂布了。

  嗯,主要還是給太史慈尋媳婦,反正順便,順便尋尋貂蟬。

  李陵表示,順路而已,不過分吧?

  圍繞雒陽的兵亂人禍氛圍緊張,李陵不務正業帶著典韋幾人瞎晃。

  東萊眾人平日練武不輟,不提李陵隻當放鬆休閑,因事發突然,孫堅卻是先呂布等人一步抵達雒陽。

  孫堅謹慎,為免口舌也不安營落寨。雒陽西門外被城門校尉阻止大軍入城,孫堅便雒陽西門駐兵,請旨求見待宣。

  對於孫堅請求麵聖的說法,雒陽百官不置可否,也僅有曹操、董旻、朱儁了了數人請求驅逐斥責孫堅大軍圍城。

  孫堅姿態擺足,可事到臨頭,劉辯、何太後又猶豫不定起來。

  沒錯,劉辯、何太後給董卓掉了鏈子之後,見到孫堅大軍前來,朝中居然少有抵觸之人後,又不太放心孫堅了。

  董卓兵強馬壯,但人緣太差,這便是劉辯跟董卓相處的底氣。

  當看到朝中眾臣不因孫堅生事之後,劉辯、何氏對移駕長安之後情況實在難以往好的方麵預測。

  何進掌權前,想做良臣的公卿不是被擼被貶,就是被靈帝弄跪了。

  何進掌權後,想做個良臣,然後,何進也跪了。

  董卓大權在握,可守著劉辯的董卓也沒想做個逆臣,頂多也就是確定李陵對皇室不怎麽關注後行為多了些肆意。眼看董卓也不人不鬼了。

  這些人到底是不是眾臣良將不好說,但從靈帝開始,貌似大漢皇室天克做事之人。

  臨場猶豫,劉辯再次拿出了他的看家本領,‘沉默’。

  ‘朕什麽也不說,你們自己去猜,自己去悟!’

  虎牢打的不著四六,董卓親自上陣,都快打出狗腦子了。孫堅嘴角生泡,一路都在跟手下評議以什麽方式進入雒陽。

  而此時何氏正蹲後宮,絞盡腦汁的琢磨給劉辯立後納妃的事情。

  沒錯,就這種時候,何太後在忙著給劉辯尋媳婦。

  好吧,何氏沒秀逗,她也沒指望毛還沒長齊的劉辯給她弄個大孫子,與其說給劉辯找媳婦,或者可以更直白的說,是給劉辯找外援。

  實在沒有可以信用之人,咋辦?老劉家的傳統,靠外戚唄。沒有?咱現在養。

  何氏有些悟了,去長安?慌什麽?先讓孫堅在城外候著吧。相比很可能跟朝臣處的不錯的孫堅,還是董卓穩一些。

  至於那什麽赤帝,想說你就說,姑奶奶‘先帝遺詔’都泡酒缸裏了,還在乎你一個虛無縹緲的‘赤帝’?

  孫堅兵臨雒陽,董卓肯定要回援,聽說董卓打聯軍打的不錯,再讓董卓跟孫堅掐會兒。

  他們打他們的,咱們尋咱們的外戚,等他們彼此消耗之後,咱們的外戚隊伍應該也拉出來了。

  到時候不管誰輸誰贏,此消彼長,咱們手中也有一些可用之力,也不至於處處受製於人,事事隨人安排。

  何氏這麽給劉辯一分析,劉辯覺的有理。當然,劉辯多嘴問了句為啥不尋董卓家的閨女,結果被何氏扇了一巴掌的事情實在不足外道。

  選外戚何氏是有經驗的,畢竟她自己就親身經曆了一遭。

  外戚不能選擇太強的,要留給皇室足夠的時間,好在外戚逐步強勢後,皇室能夠製約控製他們。

  如果像曆史中曹操那樣,把自家閨女成堆的塞到皇帝身邊,別鬧,那還能叫外戚?

  當然,太弱的,膽小的,老好人也完全沒有意義。外戚天生就是拿來搞事情的,治世有文臣世家,征戰也有皇甫嵩這樣的武勳將軍。

  不然你還真以為皇室指望外戚安邦定國啊?

  有錢、有名、貪權、有衝勁這幾點就在選擇範圍之內。至此關鍵時刻,什麽年齡容貌都不需多慮,最終幾家列入劉辯擇後人選當中。

  首先,琅琊伏完之女伏壽,年齡雖然小一點,但跟劉辯也算相得,伏完有名,襲爵不其侯。

  關鍵是伏完媳婦娶的不錯,乃是恒帝長女,陽安長公主劉華,這一家子,有錢有地!

  劉華無出,伏壽雖是庶女,但無需多做關注,而且庶女身份對皇室來說也許並非壞事。

  其次,會稽太守唐瑁之女唐囡,唐瑁出身潁川,在潁川一係的世家中有些名望,早在靈帝之時便經營會稽數年。

  作為老牌的會稽太守,唐瑁在三吳之地有些根基,何氏思慮,若是孫堅得勢,唐瑁或可對孫堅有些製約。

  最終,何氏又在雒陽附近挑了馮方之女馮凝,這馮方乃早年常侍曹節女婿。

  馮方曆任多職,曾為司隸校尉,在這司隸雒陽一帶有著不少故舊。倒也被何氏看為值得‘培養’之人。

  這邊琢磨完劉辯的媳婦,何氏又想起靈帝尚有萬年公主未婚。

  不過此女跟劉辯並不相熟,好在劉協已經掛了,她也就劉辯一個兄弟,幹脆將她跟劉辯一勺燴了,也給她找個人家,或可為她們母子再添助力。

  董卓力戰群雄,孫堅心急謀劃,何氏苦尋助力,世家公卿按捺等待變故機遇。

  各方各忙之時,李陵帶著‘艱巨’的任務來到了雒陽。

  典韋踹開了王允家的大門。

  徐晃放翻了沒搞清狀況衝上來的家丁。

  郭嘉捂臉躲在一旁不想理會這幾個匹夫。

  王允驚中有怒的出現在李陵麵前。

  “貂蟬呢!?”一地家丁呼痛現場,李陵對慌忙趕來的王允問道。

  “。。。”王允沉默,瞳有血絲。

  踹老夫大門,揍老夫家丁,貂啥?找貂蟬你去皇宮,來老夫這裏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