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董卓親信
作者:史欣      更新:2021-10-24 01:49      字數:2151
  無論是董卓招募在野名士入朝為官,還是進一步放權地方,讓地區之間陷入一定的混亂。這些舉措都有可能經過他的深思熟路,利弊之間一時不好評說。

  但除了這些之外,董卓卻做了一件極其錯誤的決定,這個決定甚至差點導致他難得爭取來的一段穩定徹底泡湯。

  雒陽城中,曾經的大將軍府被改換了門頭,成為了相國府。相國府中,董卓正與一幹幕僚商議近期雒陽內外的事態種種。

  正廳當中,李儒隨行董卓身側,他一直以女婿的身份跟隨董卓左右,董卓下手,蔡邕、曹操赫然在將軍府幕僚居首位置。

  沒錯,蔡邕跑董卓這裏躲清靜有一陣了,來了之後他就有些後悔,貌似這邊也不怎麽清淨。

  另外一位曹操,曹孟德,也沒錯,曹老板跟董相國混了,兩人支持大漢正統,一拍即合。

  曹老板敬佩董卓敢做敢為,撥亂反正。自從何進死亡一係列事件之後,他對兩位袁家的好兄弟頗有怨言,而之後袁紹、袁術的動向,也讓曹操對世家產生了不少質疑。

  除了曹操之外,朝中老臣朱儁、盧植也站在董卓一邊,皇甫嵩立場不明,朱儁、盧植又因為名聲地位問題,董卓不敢對兩位曾經的上官大佬重用。

  新一代中,董卓頗為看重曹操,年輕有為,擁有闖勁,最主要混跡世家之間,對世家防範心理卻重。

  為表重視,曹操現雖身居雒陽,但身上已經背著潁川太守的官職,這是為了防範汝南袁氏,曹操自薦,董卓應允之後的產物。

  其他幕僚中周毖、伍瓊、何顒、鄭泰等人,有原本大將軍府的幕僚,也有幾次黨錮中遇害之人的子孫。

  在朝的黨錮士人董卓是不敢再用了,董卓為前幾次黨錮受害之人平反,恢複了那些人的名譽爵位,並提拔了一部分早亡之人的子孫。

  一番折騰下來,此時董卓身邊當真站了一些堅持正統之人,但因為不再相信那些士人,董卓幕僚中,除了李儒,也就蔡邕曹操兩人,算是被董卓真正信任的存在。

  “嗯,幽州事態就先這樣吧,老夫明日便稟明陛下,且看陛下定奪之後,再做詳議,伯喈、孟德先先留一下,其他人散了吧。”董卓對廳中眾人說道。

  眾人施禮告退,廳內就留曹操、蔡邕、李儒三人,侍者驅散之後,廳外又走進數人,這些人均是董卓信任,能夠論些私話的下屬。

  “拜見相國。”進入幾人抱拳。

  “行了,找地方坐吧。”董卓擺手,原本挺直的身形有些懶散的換了個舒服的姿勢。

  來者都是武將裝扮,為首一員小將與華雄並列,這小將年齡二十前後,體型矯健偏瘦,麵容古雕刻畫,劍眉細眼,整體氣質較為刻板,卻是那雁門張遼張文遠。

  張遼出生並州雁門郡,先祖聶壹曾受西漢武帝之命,與匈奴交往,引誘匈奴進攻馬邑縣,以剿匈奴。

  匈奴是引來了,結果漢軍埋伏不善,最終被匈奴識破計謀而走。漢軍追趕不及,一場馬邑之圍不了了之。

  此役領軍將軍被漢武帝找個借口弄死了,聶壹本是雁門馬邑一帶的豪商,主導將軍都被自家皇帝弄死了,他這個參與誘騙匈奴的存在,沒有任何功勞不說,反倒還把家門口的匈奴給得罪死了。

  沒有助力的情況下,聶家改換門廷,家境敗落不說,姓氏也改了張姓,算是避過了亡族之禍。

  直到張遼這一代,家傳或許有些,但從小生活在胡人昌盛的邊地,張遼自幼就經曆了大量的邊塞戰亂,邊地少年兵本就是常態,張遼年少便依靠自身武力,在雁門任職郡吏過活。

  張遼少有勇力,在雁門一帶小有名聲,但因為身邊都是些少年兵,戰事頻發之時,身邊人死了一茬又一茬,也沒能成就些什麽群勢。

  並州刺史被胡人弄死之後,丁原接替了並州刺史的職位,恰逢何進需要遣將用人,自家親信良將肯定不能送給何進。

  聽說雁門那嘎達張遼還不錯,結果正做著雁門守軍的張遼莫名其妙成了從事,還沒等他報到,一紙書函又被踹到了雒陽。

  抵達雒陽後,何進派遣張遼河北招募兵將,河北多地的可戰之士早被袁家刮了一遍,勉強招募兵將千人,戰兵尚未配備,還沒回到雒陽,新上司,何進,涼了。。。

  要說真正給予張遼重用的人還要算是何進,畢竟負責兵將招募,正常情況,轉交一部分良將直屬何進。剩餘的人,分分鍾能組件一支軍隊。

  最起碼也能混個掌有兵權的雜號將軍,這待遇可避雁門守軍以及那莫名其妙的從事強的多。

  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等張遼返回雒陽,大將軍涼透了,皇帝被劫持了,張遼招募的兵將眼看雒陽各路將軍殺很大,轉眼就跑了大半。

  等到董卓迎駕回歸,接管何進兵權後,張遼作為大將軍何進的直屬部下之一,便像何進的其他部屬一樣,統兵從屬於董卓。

  跟其他何進部屬多少有些區別,因張遼年輕,又是邊地出身,董卓對其更為重視,了解張遼出身後,眼見張遼年紀輕輕,武藝不在華雄之下,董卓也逐漸開始對張遼推心置腹。

  張遼想法簡單,直屬上司死了,跟他有關係的就剩丁原、董卓兩人,而董卓本身又是並州牧,身後還護著何進的大外甥,張遼理所應當的聽命了董卓,並且突突丁原時都沒有手軟。

  同時因為突突丁原,算是明確表明立場,張遼一躍成為董卓心腹戰將之一。

  除了張遼、華雄,牛輔、徐榮,外帶三名年齡跟張遼相仿的小年輕,這幾人便是董卓親信將領。

  這些人都有個共同特征,大概就是比較抵觸中原世家。而郭汜馬匪出身,匪性難除不可輕信,跟李傕、張濟等人,此時多受董卓女婿牛輔調遣。

  前麵幾人多少都有出處功績,三名年輕小將居然在張濟李傕之前受董卓信任,其根本原因,卻是三人都是出自東萊,正是李陵散到外界的東萊兵將。

  馮赤、牛勝、易功,三人均是早在河東被華雄招募,壓製雒陽軍隊時展露頭角,進入董卓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