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72.誤會解開,李銘回京
作者:仙者之魚      更新:2021-08-05 17:20      字數:4206
  李銘一臉淡然,說的話卻字裏行間都透著股幽怨的氣息。這樣的情景要是放在男女之間,倒也唯美。偏偏李銘是男的,還很有可能是有龍陽之好的男的。

  ??聽著李銘抱怨委屈似的回答,再看著他那不辨雌雄的陰柔麵容,陳潁險些就破防了。甚至有一瞬間覺得自己是不是做的過分了。不過好在他還保有理智,並沒有開口說出挽留之語。

  ??不管李銘的目標是什麽,此時讓他盡早離開潁川,對陳潁和陳家都是一件好事兒。陳潁自然不會腦子發昏出言挽留。

  ??盼著他走歸盼他走,並不影響陳潁忽悠,啊不,是引導李銘鑽研科學,走出封建迷障。這是一件對李銘好,對民族好的好事兒,陳潁願意積極地去做。

  ??避開李銘控訴自己不陪同他遊潁川的事,陳潁開口道:

  ??“即便殿下要回京,也等用過午膳再啟程罷。”

  ??對於陳潁沒有絲毫的挽留之意,李銘倒像是在意料之中,麵色淡然地答應留下來用過午膳再走。

  ??轉頭吩咐了王平暫緩行程後,李銘邀請陳潁到茶室品茶。

  ??給陳潁沏了一杯香茗後,李銘提起了不少陳潁曾做過的令世人難以理解的事情,表示自己能理解陳潁的想法,並說了很多自己的見解。

  ??其超前的思想和眼光格局讓陳潁都覺得驚豔,一度懷疑李銘是個穿越者同行。

  ??二人品著香茗談古論今,陳潁隨便拋出一個新奇的思想都會讓李銘為之震驚。然後他很快就能將之理解並舉一反三,讓陳潁暗呼自己遇上真正的天才了。

  ??陳潁道:“昨日我見殿下對西洋的新奇物件兒很感興趣,便讓人整理了一些,有的是逗趣兒的頑意兒,有的是便捷實用的工具。

  ??方才與殿下暢談,才識得殿下思想之開明,見識之遠大。我將自己的一些認知整理匯集編成書籍,世間怕也隻有殿下不會覺得我是瘋人瘋語了,所以想贈給殿下看看,還請殿下不要嫌棄。”

  ??陳潁說的書籍是他自己整理的一些後世的自然科學還有物理化學方麵的基礎常識,但對古人而言很有可能就是天書奇談,正好碰上李銘這麽一個有眼光有天賦還地位崇高的,陳潁決定傳授他科學大法,通過他為以後的變革提前做一些準備。

  ??李銘覺得陳潁在對世道的見解上有太多不謀而合之處了,自然願意一睹陳潁的大作。

  ??直到午膳時分,二人結束暢談,一同往三恪堂而去。

  ??在陳潁和陳鏡的招待下用罷午膳,李銘起身拜別陳鏡。

  ??“養正公乃是我大夏朝的文壇泰鬥,晚輩甚是敬仰,還請養正公多多保重身子,晚輩便就此告辭了。”

  ??“老夫身子骨還硬朗著,再活上幾年不成問題,總要看到你們這一代人成長起來,才好放心去了。”

  ??陳鏡笑著應了,又吩咐陳潁前去送行。

  ??陳潁讓人將要送給李銘的物件兒和書籍裝箱送往碼頭,自己陪著李銘一道,分別乘了馬車前往碼頭。

  ??初春,潁川的碼頭上有些寒冷,慘淡的白日掛在昏黃的天幕,讓人感覺不到暖意。

  ??碼頭處,陳潁和李銘相對而立,身旁的巨大座船替兩人擋住了初春時節還有些寒意的北風。

  ??李銘開口道:“此番出京前,我便聽聞了陳公子的諸多傳奇事跡,覺得你和我是同一類人,都是於世不容,想將這天地改換一番麵貌的瘋子。

  ??本想與你結交一番,引為知己,一同改天換地,打破那道無形的枷鎖,讓世人皆得自由。

  ??卻未料想,陳公子對我時時警惕防備。”

  ??陳潁回道:“多謝殿下抬愛,但我隻能同殿下說聲抱歉了。若我隻是獨身一人,那定當與殿下把酒言歡。

  ??但人都是複雜的,我身後還有親人,還有宗族,由不得我不謹慎。”

  ??李銘歎道:“我不怪你,我身上的束縛又何曾少了,這世上芸芸眾生皆是這般罷了,又有幾人能得真正的自在灑脫呢。

  ??陳潁,若是拋開身份地位,不談利益權勢,你會將我當做真正的朋友嗎?”

  ??陳潁微微蹙起眉頭,凝重地思索著李銘的問題。

  ??“殿下,若果真拋開一切外因不談,隻你我二人,我肯定會將殿下當做朋友的。

  ??這也是我將那些新奇造物、書籍送給殿下的緣由,畢竟世上有無數的人,能遇上一個誌同道合的,也是一種幸運。”

  ??聽了陳潁的回答,李銘露出了一絲淺淺的笑容,轉過身背對陳潁擺了擺手。

  ??“有你這句話我便不算白來一趟潁川,就送到這裏,陳公子且回去罷。”

  ??陳潁站在碼頭看著李銘一步步登上座船,並沒有轉身離去。

  ??李銘站在甲板上,看向岸上的陳潁道:

  ??“一直很仰慕陳公子的才華,可惜無緣引為知己,如今我就要回京了,不知陳公子可否將我當作友人,做一首贈別詩與我做個紀念。”

  ??陳潁本想開口拒絕,卻不知為何腦海裏浮現出一首詩來,鬼使神差地誦讀出口:“

  ??千裏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李銘聽了扶著欄杆暢意大笑。

  ??“莫愁前路無知己嗎,倒是多謝陳公子的祝願了。我也等著陳公子名揚天下,無人不識的那一天。希望到時候陳公子不再提防著我,能一同把酒言歡。就此別過了。”

  ??“啟程,回京。”

  ??李銘擺了擺手,隨著座船逐漸變得渺小,直到消失不見。

  ??送走李銘後,陳潁心中有些惆悵,或許李銘是這世間少有的清醒之人了,他能接受大多數世人無法容忍的新奇事物,並加以善用;能認識到有一道枷鎖束縛著整個民族,並想將之打破。

  ??希望自己送他的那些書能讓他尋到打破枷鎖的方法罷。,

  ??陳潁不禁想到那些偉大革命先驅者,每個時代都會有這樣一批覺醒的人,他們有著遠超世人的清醒眼光,有著永遠打不倒的堅毅革命精神,或許李銘便是這樣的人罷

  ??另一邊,李銘登船後,一直想著陳潁作與他的那首詩,品味著詩中的意韻。

  ??暫時的愁雲淡日、凜冽北風又算得了什麽,不過都是成功路上的小小磨礪罷了。自己經受的痛苦煎熬亦是如此。

  ??“殿下,回船艙裏罷,外邊風大,仔細著涼了。”

  ??王平走到李銘身旁,給他披上了一件毛皮鬥篷。

  ??李銘收回思緒,點了點頭,邁步回到艙內。

  ??船艙裏有一個魁梧的中年漢子正坐著飲茶,見李銘進來,倒了一杯熱茶遞給他。

  ??“江上風大,你偏要去船頭吹著,快喝點熱茶暖暖身子。”

  ??陳潁若是在這,必定能認出這個中年漢子正是當時將他攔在聽雪院外的守門護衛中的一個。

  ??李銘接過熱茶喝了一口,問道:

  ??“舅舅,你可是覺得我匆匆離開潁川做的不對?”

  ??這中年漢子正是隨著李銘出京的孫浩,孫皇後的兄長。

  ??孫浩道:“我也不知你是如何想的,好好的非要回京,在潁川多留幾日,再讓那陳老爺子陪同著出了陳府遊頑一番,在世人眼裏,陳家就是支持你的了。這麽好的機會就這樣放過了。”

  ??李銘笑道:“舅舅還是沒有看清陳潁的能為啊,陳家這樣的世家還有不少,陳潁這樣的奇才卻很可能隻此一個,所以舅舅讓我以陽謀將陳家綁在我這一方時,我選擇邀請陳潁而不是養正公。

  ??我想要的從來就不是陳家的支持,而是希望陳潁能來幫我,所以我不願算計陳家,惡了陳潁。”

  ??孫浩還是不太相信,問道:“那陳潁比你還要小一歲呢,真的有你說的那般神奇,一個人比整個陳家還要重要?”

  ??李銘淡然道:“很多事情何至說出來沒人相信,就像陳潁做的許多事情都沒人能理解,都覺得他是在糊塗敗家,趙旭不是還因為不管陳潁的‘敗家’得了個‘老憊賴’的諢號。

  ??舅舅你且觀之,陳潁此人以後必定是有大作為的人。”

  ??……

  ??李銘離開潁川後,坊間突然熱議起“潁公子題詩送別二皇子”的話題,再加上陳潁“作”出的那首詩,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讓所有人都以為陳潁和二皇子一見如故,知交莫逆。

  ??陳潁讓人查探之後發現,果然是有人暗中操縱。

  ??一時間陳潁哭笑不得,這是自己引以為傲的輿論戰術被人使到了自己身上,看來這李銘還真是個天才啊,這麽快就能學以致用了。

  ??對於坊間的輿論,陳潁並不打算做什麽措施。畢竟談論的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自己“作”的那首詩就是鐵證,而且對自己也沒什麽害處,就由他們談去。

  ??李銘回京那日,兩人一番暢談之後,陳潁就明白了李銘根本不是因為喜好男風才接近自己的,而是見到自己做的許多事情後,將自己當做同類人,這才接近自己,還連番示好。

  ??而且李銘的確是對拉攏陳家沒什麽興趣,不然他隻須請了老爺子陪同,便能達到目的了。

  ??不再擔憂李銘對自己有不良想法後,陳潁對其感官大為好轉。

  ??或許有朝一日,二人還能攜手做一番大事業。

  ??PS:感謝書友軟軟12345的打賞!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