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農事
作者:可憐的貓      更新:2021-08-04 16:26      字數:2665
  安排完戶籍之事後,陳諾又將目光投向了農務堂。他問道:“現永安城有多少田地,肥沃良田和開坑的荒田各有多少?”

  ??他這話是問向農務堂主管楊天良。

  ??楊天良連忙站出回答:“回將軍,現永安城肥沃上等良田有一千畝,開墾的荒田有五千畝,共計田地六千畝。”

  ??陳諾繼續問道:“農物收成如何?農務堂有什麽規劃目標你且道來。”

  ??楊天良埋首思慮了一會兒道:“稟將軍,我們種植的農物都是糧食,以小麥和水稻為主,現在這個季節時候種植的是水稻,等到九月底收成時候再翻新土地種植上冬小麥。”

  ??陳諾點頭,冬小麥和水稻輪番種植最好,小麥分春冬小麥,以長城為界,以北種植春小麥,以南種植冬小麥。

  ??可以說在大明大部分地區種植的都是冬小麥,冬小麥種植時間為九月底和十月份上旬。陳諾忽然想起來了楊天良的豆子增肥之法,為此特別囑咐他,冬小麥的秋播可以往後推遲,在寒露前後播種也不遲。

  ??講真說,永安城的耕田作物太少了,徐州的土地,大豆、高粱、棉花都可以種植,不過現在正值災年,這些經濟作物種植變得不到種植目標內。

  ??“還是太少了,耕地的田畝太少了,遠沒有達到吾的目標。”

  ??聽將軍大人不滿意的口吻,楊天良心頭一緊,他小心翼翼問道:將軍的意思是準備多少耕田?”

  ??陳諾說道:“我的意思是今天底要再開荒出一萬畝地來,明天開春更是要大興人力開荒,到明年底要有田地十萬畝。”

  ??堂下眾人都被自家將軍胃口嚇懵了,楊天良瞠目結舌,差點沒把自己舌頭咬下來:“十萬畝,這也太……”

  ??明朝,“五尺為步,步二百四十為畝,畝百為頃。”

  ??明尺普遍約三十二厘米。那麽這樣計算的話,一畝地有近六百一十五平方米左右。

  ??十萬畝這個數目可真的太多了,以永安城現在的人力想都不敢想。

  ??楊天良硬著頭皮道:“將軍,開墾十萬畝荒田困難呐,小的最擔心的一點是恐會侵占其他地主豪強老爺們的田地。”

  ??陳諾不屑撇嘴道:“怕什麽?看見那塊地荒了開墾就是,這些富人沒能力種植我們來幫他們種,農務堂執行命令就是,一切有將軍府擔著。”

  ??有了將軍這番話,楊天良這個老實巴交的農夫膽氣十足,高聲領命。

  ??陳諾現在十分迫切要發展生產,繳獲的輜重物資總有用完的時候,建立一支完善源源不斷生產的根據之地才是陳諾敢逐鹿天下的底氣。

  ??擁有強大的兵力卻沒有一塊牢固的根據之地終究會失敗,因為軍事上的勝利無論贏了多少次,但有一次大敗就徹底完了。

  ??而有一塊牢固穩定生產輸出的的根據地情況又不同了。

  ??定下了開墾荒地目標後,楊天良呈報上來的糧食產量讓陳諾又皺起了眉頭。

  ??依楊天良所說,小麥平均畝產七鬥,水稻平均畝產也才是一石。這樣的產量真是太寒磣了,其實明時小麥和水稻產量不差,北方小麥畝產在一石以上,而江南肥沃之地最高時候可畝產三石稻,麥一石。

  ??據明末清初桐鄉的經營地主張履祥在《補農書》中所說:“田極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間有之。大允共三石為常耳。”

  ??張氏所說上熟之田,是稻穀“三石”,“春花一石半”。那麽,常田的稻穀產量就應當是畝產兩石,春花畝產一石,合起來是畝產三石。畝產稻穀四石,折合今市製畝產五百七十七斤。

  ??所以明代南方一季晚稻的畝產是二點七石,稻麥或稻豆複種是稻兩石、麥(豆)1石。

  ??然而這個時候是小冰河時期,氣候的驟變使得糧食大量減產,特別是這徐淮之地,自從黃河奪淮以來,淮水兩岸田地變得鹽堿化,土地肥力越發貧瘠。

  ??排水不暢,內澇嚴重,鹽堿地又被人叫做斥鹵地,農夫們苦笑打趣道:“有田不斥鹵,無處不蓬篙”。

  ??徐州土地的貧瘠完全出乎了陳諾的預料,好在永安城現在有強大的組織生產力,現在要考慮的是如何增加土地地肥力。

  ??對此楊天良給出了方法也隻有是以糞便增添土地的肥力。

  ??陳諾聽罷失望搖了搖頭,現在主要解決的問題是鹽堿地,這些地大多內澇,肥力太差。

  ??對此陳諾給出的安排是給田地施家石灰以中和土地的酸性。

  ??至於如何增加土地肥力,那隻有施肥了,磷肥、鉀肥、氮肥這些肥可以確保土地的農作物良好增長。

  ??科學製作肥料就算是給陳諾將製作清單擺在他的麵前他也製作不出來,好在陳諾知道這些肥料的天然肥料。

  ??天然的磷肥有獸骨、海鳥糞、魚骨等,還有磷礦石可以製作工業磷粉。但是想一想這些東西也是很難辦到的,要想獲取這些磷肥唯一的辦法隻有從沿海漁民那裏獲取,沿海地區海鳥糞便和腐爛的漁貨隨處可見,是被視作垃圾般的東西,任誰都想不到這堆垃圾會是增添土地肥力的寶貝。

  ??陳諾決定派遣商務局支人去沿海地區的漁民們那裏收購腐爛魚骨和海鳥糞,沿途之上走水路也十分方便通暢,雖說沿途的運輸費要花費不少,但是主要有益於農物產量增長,陳諾也覺得大賺。

  ??至於鉀肥製作簡單多了,草木灰充分燃燒的灰就可以當作鉀肥肥料,氮肥的話還不在陳諾準備之列。

  ??天然的氮肥需要大批量的黃豆,黃豆也被人稱為天然的氮肥,這花費的時間成本太大了。

  ??陳諾將天然的磷肥和鉀肥如何製作托盤而出,楊天良聽到還有這種肥料半信半疑,不過想到自家將軍大人神通廣大,好似神人一般什麽都精通,這讓他不敢不相信,隻能規規矩矩依照方法去辦事。

  ??會排兵布陣,練兵打仗,精通火器製作使用,行政管理方麵也是卓越,對農事精通也不稀奇了。

  ??什麽都會,這讓眾人對於陳諾的印象都是披了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