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投靠
作者:可憐的貓      更新:2021-08-04 16:25      字數:3018
  七月二十三日,流賊半日而下碭縣,殺碭縣縣令、縣丞、主薄典史等大小官吏衙役一百三十一人。碭縣早在年初時就被徐州土寇攻破過一次,城內百姓人煙稀少還沒緩複過來,僅有百姓一千兩百戶,根本無多少油水可撈。

  ??拿下碭縣之後流寇並未繼續東進反而折頭急襲歸永城,歸永城以為流寇早已遁去,一時不備竟被攻下城池。

  ??參將丁啟光領著親信家丁在城內巷戰,且戰且走,最後向北門突圍時被流賊團團圍住,中箭而亡。

  ??流賊起事輾轉各地幾十年間,作戰經驗豐富,攻城拔地自有一套章程。賊欲破遠城,則近城過而不攻,及遠城既破,始旋兵以取近城。蓋遠者謂近賊之城尚未報破,必不越之而來,往往不為備近者又謂賊眾已過,可不嚴守。所以賊每乘人不意,而兩取之,計亦狡矣!”

  ??歸永城參將正是吃了流賊大意的虧,認為流賊過城不打誤以為他們膽怯,故而疏忽防備,最重要的是歸永城內誰人都沒想得到,流賊行軍速度太快,勢入疾風,還沒到半日就回旋城下攻城。

  ??城池被破,城池官兵根本組織不起有效防禦來反而被分割在城內各處,被流賊團團圍住剿殺。城內西南角,殷長軍正領著手下馬隊不斷突圍著,由於流賊破城太快,他的馬隊根本沒能和自家參將匯合起來。

  ??猛然間他突然聽見北城方向震天的歡呼聲,那是流賊的呼嘯聲,殷長軍聽得清楚,自家的參將已經戰死了,流賊此時在大呼讓城內官兵放棄抵抗,跪地投降。

  ??殷長軍此時徹骨冰冷,頓時沒了主見,圍聚在他的身旁等著他拿主意,其中有兵焦急道:“殷爺,將軍死了我等該怎麽辦?”

  ??“要不要投了流賊吧……憑著我等一身本事,投了流賊一樣也能受重視,吃香喝辣的。”這兵一說,內中不少人都有些意動,他們是參將大人的私兵,既然將軍死了他們繼續賣命也不值當,倒不如投了流賊。

  ??“表孫揍得,我等身為官兵,豈可投降流賊?”這時候,一粗壯漢子站了出來大聲罵道,看他怒目須張,持著一雙重鐧,仿若要吃人的樣子。

  ??他看向提建議那兵口中帶著濃烈殺氣道:“你小子要是敢投流賊,某王林山第一個就將你這顆腦袋開了瓢,信不信?”

  ??那兵士聽到縮了縮頭,躲開王林山的視線不敢再說話。

  ??終於殷長軍也開口附和道:“小山子說得對,我等身為官兵豈能從賊,既然將軍已死我等再重新投奔其他官軍將主即可,某倒知道個好去處,東麵便是永安城守備陳大人的地界,我們去投靠他。”

  ??既然殷爺都這麽說了,眾兵都無異議,都是點頭附和,永安守備他們也都知道,其中還有人與永安城那邊有著交道,去那裏最好不過。

  ??殷長軍提韁跨馬,身上帶著濃烈殺氣,馬槊長長斜指,厲聲高喝道:“某家來牽頭,諸位緊緊跟隨某。”

  ??“唏律律~”

  ??戰馬前蹄高高揚起,隨即帶著殷長軍狂奔而出,其他馬兵緊緊跟隨殷長軍馬後,形成緊密馬隊衝鋒陣列。南門方向皆是步卒,殷長軍等人驅馬橫中直撞,很快就衝出重圍隨後便直直向東而走。

  ??聽聞城內突圍而出一隊騎兵,曹營那邊首領王龍氣得暴跳如雷,立刻分派麾下馬隊追出。

  ??……

  ??永安城此時還在緊鑼密鼓發展產業,永安城進入蓬勃發展的階段,特別大興土木,沿著永安城到梁寨的路路基已經打好,估計到了九月份就可以完工,眾百姓看在眼裏別提多高興了。

  ??沒有人天生喜歡走爛泥路,誰不喜歡走上坦坦蕩蕩通途大路,交通便利永安城對外界更容易打開大門,吸引眾多商賈百姓來這裏。

  ??同樣城內各項農工雜事也十分繁忙,耕田開荒,興修水利,挖渠建圩,還有軍器所這邊的建造各色火器和冷兵器,紡織所的衣甲裝備。

  ??自剿匪回城之後,陳諾連軸轉一天從早忙到晚,這段時間他主要是針對徐州西境內的殘寇流賊做著事。大股的盜匪已被乞活軍剿滅幹淨了,但是還有好多零星小匪,這麽匪徒人少目標小,有時還混匿於普通百姓之中讓你察覺不到。

  ??畢竟這徐州境可不止夏家這一個積匪之家,一些看似尋常普通人家一家子都是盜匪,白天為民,夜是為賊,讓人防不勝防。

  ??而乞活軍總不能一直對付這麽零星盜賊,這麽太損耗時間和精力,為此陳諾想出了一個特別之法,那就是“聯防聯保”治安之法。

  ??以永安城為中心,陳諾建立起一片聯防聯防管治之地,計管轄範圍內有大寨七個,村子圩子二十一個。每個大寨出青壯八十人,村圩內則各出青壯五十人。

  ??這些人全都編為聯防治安人員,在永安城設置治安局,這些人員全都歸治安局下轄管理指揮,編製治安隊。

  ??治安局有守備府經費調撥,治安隊員每月有薪酬可拿,主要職責就是掌緝捕治安之事,每村每寨則管理自己的治安,一旦發現盜匪就可緝拿,交由治安局處理,治安局有廣泛權力,該殺則殺,該罰則罰。

  ??緝拿捕盜之事本來就州縣城內之內的典史或者巡檢司的職責,然而明末鄉下基層組織崩潰,裏甲製不存反而逐漸轉變為地域家族性質,鄉下野外官府根本直接管轄不到,隻有和家族宗族和地主打交道。

  ??既然鄉下的治安官府管不了,那陳諾自然費勁擔起這個責任,有安定的環境才能聚攏人氣,治下百姓不會逃亡才會安下心來專事生產,繁榮地方。

  ??這需要強大的武力做保證和嚴格的規章秩序來約束,這治安局就是安定地方和約束地方的金牌利器。

  ??一村有難則各村支援,甚至永安城的總局也可以支援,互為一體,相互依助,形成嚴格的治安網絡,分片包幹,反複地掃,每村每戶地掃,高壓狀態下一層層的篩選剿殺,勢必要將藏匿的零星盜匪剿滅殺光為止。

  ??除此之外,各寨各村還要造冊戶籍,記錄在案,每家每戶每人要配發門牌腰牌。

  ??來往流竄的逃荒難民百姓實在太多了,陳諾最擔心的還是流賊細作會混入其中,特別是他們的剪毛賊細作。陳諾有意在永安城轄下範圍內,不論男女老少,隻要年滿十二歲,每人要配給證明自己的身份腰牌一麵。

  ??腰牌與戶籍掛鉤,沒有腰牌不得出行,治安隊員行走街道和各出路口要塞都要檢查各人腰牌,無腰牌則皆可以黑戶處理,若遇戰時,無腰牌皆以通敵罪論處。

  ??這是一項很繁重且耗費人力時間的工作,這個時候大明各地田畝人丁造冊十分混亂,田畝不說,就是隱戶黑戶非常之多,主要是為了逃避賦稅和差役。

  ??好在永安城現在轄下的寨子和村圩內地主豪紳不多,重新清算人口推動腰牌製阻力不大,若是推行到徐州城內去,恐怕廣大的士紳豪強能生吞活剝了陳諾。

  ??門牌腰牌十分重要,以後永安城的募兵征役,納糧救助,治安管理心中就有了數,治理起來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運轉效率和生產機能。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