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趙王何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1-08-04 14:55      字數:4820
  『PS:求訂閱~推薦票~月票~』

  ??————以下正文————

  ??在一隊宮衛的指引下,蒙仲來到了趙王何所在的宮殿。

  ??此時在宮殿外,站著一名目測三十多歲的男子,隻見此人約身高八尺,身披甲胄、腰佩利劍,隱約可見的臂膀比蒙仲至少粗壯兩圈,看起來頗為勇猛。

  ??待見到蒙仲後,這位中年將領邁步走下台階,朝著蒙仲抱抱拳率先打招呼道:“尊駕,想必便是蒙仲蒙司馬吧?在下「信期」。”

  ??原來眼前這位中年趙將,便是奉命值守宮廷的趙國將領信期。

  ??見此,蒙仲連忙抱拳回禮道:“蒙仲見過……將軍。”

  ??『將軍?』

  ??信期微微一愣,繼而臉上露出幾許莫名的笑意。

  ??他看得出來,蒙仲這是不知該如何稱呼他的官職,所以才用了一個含糊的“將軍”。

  ??而事實上,信期可不是什麽將軍,他是「宮伯」,是「宮正」的佐官——宮正即掌管王宮戒令、糾察違令之人的重臣,由卿大夫擔任。白晝按時檢查宮中各殿人員的數量,記載在木板上以待考核;黃昏以及夜裏則敲擊木梆檢查值守衛士;宮內有突發變故時,宮正亦有權封鎖王宮甚至是調集軍隊。

  ??總而言之,但凡與王宮沾邊的事,都要經手於宮正。

  ??而宮伯,則是宮正的佐官,直接統帥宮內宿衛的長官,一般情況下並不插手「考核宮內官員、侍從」等“文職”方麵的事,隻負責守衛宮內的治安與警戒。

  ??可以理解為,擔任宮伯的信期,實際上就等於趙王何身邊的近衛司馬。

  ??而嚴格來說,隻有帶兵打仗的武職,才會被稱為「將軍」或「軍將」,因此蒙仲稱呼信期為將軍,並不是很合適。

  ??不過這是小事,更何況信期也知道蒙仲並非趙國人,不熟悉趙國的官職,因此倒也沒有在意。

  ??見信期仍上下打量著自己,蒙仲又解釋道:“信將軍,在下是得到君上召喚而來。”

  ??“我曉得。”

  ??信期微微點了點頭,目視著蒙仲看似頗為和善地說道:“據我所知,是肥相在君上麵前舉薦了你。”

  ??“肥相?”

  ??蒙仲微微一愣,似乎感覺有些詫異。

  ??旋即,他見信期仍然在上下打量著自己,他疑惑問道:“那您……”

  ??仿佛是猜到了蒙仲心中的想法,信期抬起手,擺了擺手笑著說道:“蒙司馬不必猜疑,信某隻是得知肥相在君上麵前推薦了一位少年英才,故而特來瞧瞧……嗬嗬。”他笑了笑,旋即抬手指向殿內方向,示意道:“蒙司馬,請。”

  ??“……”

  ??蒙仲有些驚疑地看了幾眼信期,抱抱拳從他身邊走過,邁步走入殿內。

  ??此時,信期身邊或有一名衛士低聲對他說道:“宮伯,當真要讓這小子接近君上嗎?”

  ??看著蒙仲離去的背影,信期淡淡說道:“此子……是肥相舉薦的人,肥相的眼光還是很準的,此子既然能得到肥相推薦,想來在德行上也不會有什麽虧缺,不必在意。”

  ??聽聞此言,那名衛士低聲又說道:“可據卑職所知,此子與公子章、田不禋等人走得很近……”

  ??“你知曉的事,難道肥相就不知麽?”

  ??信期打斷了那名衛士的下,環抱著雙臂目視著蒙仲的身影消失在宮殿內,淡淡說道:“先靜觀其變吧。……切記,莫要做多餘的事。”

  ??“……喏!”

  ??他身後的衛士低聲應道。

  ??而此時,蒙仲已邁步走入了那座宮殿內,四下打量著殿內的裝飾。

  ??作為趙國邯鄲宮的正殿,殿內的裝飾其實倒也談不上美輪美奐,不過那些雕飾都極為精致這倒是真的,但總得來說還是較為樸素,與蒙仲這些日子居住在宮內的那座偏殿,其實倒也差不了多少,充其量就是殿宇的大小,以及殿內的飾物有所不同。

  ??抬頭看向正前方,在隔著約十丈左右的殿內深處,蒙仲看到有一名年紀與他相仿的少年正坐在一張矮桌後,略低著頭,似乎在觀閱著什麽擺在矮桌上的東西——待蒙仲走近一瞧,才發現他是在觀閱一冊竹簡。

  ??這位少年,正是蒙仲前一陣子在宮筵時見到過,趙國如今的君主,趙何。

  ??不得不說,蒙仲從未在這種較為正式的場合請見某個國家的君主,雖然在進殿前,他已經將自己隨身攜帶的佩劍交給了殿外的衛士,但他對於宮內規矩的了解,也就隻是這種程度了。

  ??看著殿內每根柱子旁所立著的,手持長戟的衛士,縱使是蒙仲,此時也頗有些手足無措,不知接下來該怎麽辦——或者說,該用什麽樣的禮儀。

  ??在猶豫了片刻後,他索性徑直朝著趙王何走去,直到走到王階下,他躬身施禮:“外臣蒙仲,見過趙……君上。”

  ??其實當蒙仲向自己走來時,趙王何就已經注意到了,並且,趙王何也發現蒙仲似乎並不曉得宮內的規矩或者禮節。

  ??不過趙王何也並未在意,在上下打量了蒙仲幾眼後,輕聲問道:“卿……便是宋國來的蒙仲?”

  ??“是的。”蒙仲抱拳回道。

  ??見此,趙王何便指了指階下的坐席,輕聲說道:“請入坐。”

  ??“多謝君上。”

  ??在謝過之後,蒙仲來到殿內西側的坐席坐下。

  ??此時又聽趙王何問道:“卿,多大年紀了?”

  ??“臣今年一十六歲。”

  ??一聽這話,趙王何臉上露出幾許驚訝,因為他今年也十六歲。

  ??『明明與我歲數相同,然而此人卻能率五百兵,擊破齊國數萬軍隊……』

  ??回憶著肥義對自己所講述的,趙王何看向蒙仲的目光中,充滿了好感。

  ??誠然,他的身子骨並不強壯,性格也略顯懦弱,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那些勇武之士就沒有好感,事實上恰恰相反,他與趙主父、公子章一樣,同樣敬佩那些勇武之士,並且希望與他們親近。

  ??畢竟,當世本身就是一個崇尚“武”的世道。

  ??“寡人聽肥相說,蒙卿年紀雖幼,卻是一位良才,此番跟隨主父征討齊國時,曾率領五百兵卒擊破數萬齊軍……”

  ??“君上謬讚了,臣隻是趁其不備偷襲而已。”

  ??“即便是偷襲,能以五百兵破數萬人,那也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了。……能對寡人講講當晚的經過嗎?”

  ??『呃?』

  ??蒙仲驚訝地看著趙王何,他發現,這位趙國新君似乎對此很期待的樣子。

  ??見此,他遂將當日夜襲齊營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趙王何,並且按照趙王何的要求,講述地十分詳細。

  ??隨後,在蒙仲講述的過程中,每當他講到驚險處時,總能聽到趙王何的驚呼,尤其是當蒙仲講述到他與樂毅在手下僅僅隻有五百人的情況下,毅然殺入齊營深處,且此後將東南西北中五個營區攪地天翻地覆時,隻見趙王何攥著拳頭,滿臉激動之色。

  ??整個講述了一個半時辰,蒙仲才講述完這個故事。

  ??此時,就見趙王何長長吐了口氣,臉上的神色仿佛頗為滿足。

  ??他忍不住稱讚蒙仲道:“卿與卿麾下的士卒,真乃猛士也!”

  ??“君上過讚了。”蒙仲謙虛地回答道。

  ??看著麵前這位與自己相同年齡的少年猛士,回憶著這位少年方才講述的驚險經曆,趙王何對蒙仲的好感直線上升——畢竟是同齡人嘛。

  ??“卿是宋國哪裏人?”

  ??“景亳蒙邑。”

  ??“景亳?那是在哪?”

  ??“唔……君上可聽說過商丘?”

  ??“商丘寡人知曉。”

  ??“景亳,就在商丘北側數十裏處,而蒙邑,即景亳城城郊的鄉邑。”

  ??“哦。”趙王何恍然大悟,旋即又問蒙仲道:“卿家中還有哪些親人?”

  ??“臣家中還有母親與妹妹。”

  ??“父親呢?”

  ??“家父在早些年宋國與魏國的戰爭中戰死了。”

  ??“呃,請節哀順變。……卿是家中的長子?”

  ??“不,臣是次子,我有兄長叫做蒙伯,不過在幾年前,在攻伐滕國的戰爭中戰死了。”

  ??“呃……請節哀順變。”

  ??接連兩次提及對方的悲傷之事,趙王何亦感覺有些內疚,有些口不擇言地說道:“我的母親,亦在早些年過世了……”

  ??『……』

  ??蒙仲頗有些意外地看著趙王何。

  ??他當然知道趙王何的母親「吳娃」在四年前過世,甚至還知道吳娃在臨死前懇求趙主父將王位傳給她兒子,以至於趙主父如今對此事萬分後悔。

  ??可這位趙國新君提這事做什麽?

  ??『難道是因為不慎提及了已逝的家父與家兄,心中內疚,故而他也提及了一樁失去親人的事?……還真是一位性格蠻好的新君啊。』

  ??蒙仲暗自猜測道。

  ??仔細想想,這事倒是很有可能。

  ??『還真是一位性格挺不錯的新君啊。』

  ??蒙仲暗自想道。

  ??此後,蒙仲按照趙王何的要求,又講述了一些他親身經曆的事,比如小時候生活在蒙邑的瑣事,比如拜師莊子等等。

  ??一直聊到天色接近黃昏,蒙仲這才起身告辭:“君上,時辰也不早了,臣該告辭了。”

  ??見此,趙王何轉頭看了一眼窗外的天色,見天色果真如蒙仲所說的那般,臉上不易察覺地閃過幾絲失望,旋即他對蒙仲說道:“卿明日還來麽?”

  ??『啊?』

  ??蒙仲愣了愣,略帶幾分遲疑地說道:“倘若君上召喚,臣……不敢推辭。”

  ??聽聞此言,趙王何臉上露出了高興的神色:“那,明日還是這個時候,寡人在此等候。”

  ??“……”

  ??略有遲疑地點了點頭,蒙仲離開了宮殿。

  ??剛邁步走到殿外,他就看到趙相肥義正站在殿外的走廊上,笑吟吟地看著他。

  ??“肥相是來請見君上的嗎?”

  ??蒙仲走上前去,與肥義打著招呼。

  ??然而,肥義卻笑著搖了搖頭,旋即在上下打量了幾眼蒙仲後說道:“蒙司馬,陪老夫走走,可否?”

  ??“……”

  ??看著肥義臉上那堪稱慈祥的笑容,蒙仲徐徐點了點頭。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