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蘇代
作者:賤宗首席弟子      更新:2021-08-04 14:55      字數:4215
  『PS:痛苦,終於碼完了。今天差點又隻想碼一章了,不過最後還是堅持下來了。』

  ??————以下正文————

  ??“解我趙國之滔天巨禍?”

  ??趙主父在微微愣了一下後,哈哈大笑起來,這讓已漸漸了解趙主父性格的蒙仲,不由地轉頭看了一眼前者。

  ??蒙仲很奇怪地感覺到,趙主父似乎確實是有什麽顧慮。

  ??抿了一口略有些發燙的酒,趙主父哂笑道:“願聞其詳。”

  ??見此,蘇代拱了拱手,正色說道:“在當世,目前以秦、齊最強,是為東西二極,其次趙楚,再次魏、韓、燕、宋等國……今趙主父趁我齊國與魏、韓兩國聯手討伐秦國之際,聯合燕、宋兩國進攻我齊國,這豈非是為秦國解圍之舉麽?”

  ??“……”趙主父看著蘇代不說話。

  ??見此,蘇代換了一種口吻又說道:“秦趙兩國素有征戰,哪怕是近些年,秦國亦發兵攻取了趙國的「中都」、「西陽」、「藺」等城,雖然在下也聽說秦趙有盟,但在蘇某看來,秦趙兩國的聯盟未必牢靠……”

  ??“……”趙主父抿了一口酒水,似笑非笑。

  ??誠然,蘇代所說的皆是實情,秦國近些年來,確實攻取了趙國的中都、西陽、藺等地,但這都發生在秦孝公年間,待等到秦武王年間,秦趙兩國的關係便已經大大緩和,更別說秦武王過世後繼承國君之位的秦王稷,還是趙主父迫使秦國改立的。

  ??雖然秦王稷年紀尚小,國政皆由其母宣太後與舅舅魏冉等人把持,但必須承認,秦趙兩國至那時起就再無戰爭,趙主父當然不會因為幾座城池,就破壞掉兩國好不容易建起起來的良好關係,更不會簡簡單單就被蘇代說動。

  ??哪怕蘇代誘惑他道:“現如今,我齊國名將匡章正率軍攻打秦國的函穀關,即將攻破,趙主父何不趁機機會攻伐秦國,奪回先前秦國從趙國攻取的那些城池呢?”

  ??在聽了蘇代這話後,趙主父哈哈大笑,似譏諷般說道:“盟約即是盟約,似棄盟毀約這種事,隻有齊國做得出來!”

  ??聽了這話,蘇代毫無營養地恭維了幾句,旋即又說道:“趙主父不趁機攻伐秦國,實乃誠信之舉,可趙主父卻討伐齊國……不知趙主父可曾想過後果?”

  ??“後果?什麽後果?”趙主父輕哼一聲。

  ??見此,蘇代拱拱手,正色說道:“今趙國聯合燕國、宋國,討伐齊國,對於貴國而言,無非隻有敗與勝兩個結果而已。……若三國戰敗,後果無需再說,魏韓兩國或將趁機攻伐趙國;倘若趙國戰勝,而齊國戰敗……趙主父知道此事會有何後果麽?”

  ??“願聞其詳。”趙主父淡淡說道。

  ??“首先改變的,即魏韓兩國的態度。”朝著趙主父拱了拱手,蘇代正色說道:“魏韓兩國的立場,始終反複不定,或臣服於秦,進攻趙楚;或聯合於齊,討伐秦國……現如今,魏韓兩國之所以能堅定抗秦,正是因為有齊國在背後支持,倘若趙國此番聯合燕、宋兩國,使齊國元氣大傷,齊國將無力再支持魏、韓兩國,介時,魏韓兩國為避免被秦國進攻,唯有投靠秦國,到那時,秦國得到了魏國與韓國作為爪牙,它會如何取代了齊國地位的趙國呢?”

  ??頓了頓,蘇代又微笑著說道:“何不保持現狀呢?”

  ??“……”趙主父捋著髯須沉思了片刻,旋即反問道:“你是要我背棄燕國與宋國,停止與齊國的戰爭?”

  ??在旁,蒙仲微微皺了皺眉。

  ??蘇代搖搖頭說道:“並非是停止,而是這場仗對趙國無益。……若齊國衰敗,秦國勢必將趙國視為首要針對的國家,介時,此前的秦趙關係將徹底結束,秦國將會用此前針對齊國的一切手段來針對趙國……”

  ??“……”

  ??趙主父捋著胡須沉思著,忽然,他轉頭問蒙仲道:“蒙仲,你怎麽看?”

  ??聽聞此言,別說蘇代驚訝地轉頭瞧了一眼蒙仲,就連蒙仲自己也頗感意外。

  ??畢竟,雖說他是趙主父的近衛,但這卻並不意味著他已有資格介入趙國的邦交層次的事。

  ??想了想,蒙仲正色說道:“在下以為,蘇先生所言不過其中的一種可能性而已,蘇先生誇大了‘若齊國敗亡’將會對趙國所產生的影響,屬危言聳聽。”

  ??聽了這話,蘇代皺眉打量了幾眼蒙仲,反問道:“小兄弟此言,恕蘇某不敢苟同。……不知在下有何誇大其詞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賜教不敢。”蒙仲拱了拱手,旋即平靜地說道:“蘇先生所言,若齊國覆亡,魏、韓兩國或將會倒戈秦國,在下不明白,為何蘇先生如此肯定魏國與韓國肯定會倒向秦國,而不是聯合趙國呢?魏、韓、趙三國本就是三晉之一,雖多彼此多有攻伐,但再怎麽說也比秦國要親吧?這是其一。

  ??其二,就算魏、韓兩國倒向秦國,但趙國亦有燕、宋兩國作為盟國,同樣是三國對三國,蘇先生為何斷定趙國就一定無法戰勝秦、魏、韓三國呢?

  ??其三,蘇先生方才所言的那番話,看似為趙國而謀,實則不過是為了保全齊國而已。舉個例子來說,現如今秦國是第一,齊國是第二,趙國是第三,趙國除掉齊國取得了第二的位置,先生隻說秦國會因此而敵視趙國,但忽略了趙國已得到了第二的位置……這份利益所得,就這樣被先生給吃掉了?”

  ??搖了搖頭,蒙仲轉頭對趙主父說道:“趙、燕、宋三國瓜分齊國後,趙國可將後續的戰爭交給燕國,使趙國能專心麵對秦國,縱使秦國與趙國盟約破裂,趙國亦無從畏懼。此後,趙國可聯合魏韓兩國抗擊秦國,而以宋國遏製楚國……”

  ??趙主父與蘇代一言不發,聽著蒙仲侃侃而談,雖然蒙仲對於各國的虛實其實並不是很清楚,比如說,宋國未必擋得住楚國,但大抵的思路,趙主父是認可的,畢竟在他眼裏,他與宋王偃的盟約才是最最可靠的,哪怕蒙仲的思路其實存在漏洞,但趙主父還是願意去嚐試,隻因為他信任宋國。

  ??“蘇先生對此子的觀點有何評價?”趙主父指了指蒙仲笑著對蘇代說道。

  ??蘇代上下打量了幾眼蒙仲,舔舔嘴唇遲疑了片刻。

  ??原因很簡單,因為蒙仲反駁他的那些觀念都很客觀,很有道理,這讓他不知該如何反駁。

  ??他忍不住問道:“這位小兄弟何許人也?”

  ??見此,趙主父便笑著代蒙仲介紹道:“此子乃莊子、惠子的弟子,蒙仲。”

  ??聽聞此言,蘇代驚訝地睜大了眼睛,不過他的反應與先前大多數人都不同:“小兄弟是惠子的弟子?難怪難怪……”

  ??似乎在蘇代的心目中,惠子(惠施)的地位還要高過莊子。

  ??這也難怪,畢竟惠施曾擔任魏國國相幾十年,「合縱伐秦」最早就是由惠盎提出來的,蘇代的兄長蘇秦能說服諸國合縱抗秦,惠施在這件事上功不可沒。

  ??而相比之下,莊子隻是隱居在宋國的一位大賢,雖然名氣很大,但在蘇代心中,未必有惠施那樣的地位。

  ??“不不,在下並非是惠子收的弟子,而是由我的老師莊子代收,並且也隻是學到了一些名家的皮毛而已。”見蘇代似乎有所誤會,蒙仲連忙解釋道。

  ??蘇代這才釋然,對蒙仲說道:“早些年我跟隨我兄遊說諸國而途經魏國時,曾惠相有過一番接觸,這才知惠相博覽群書,真乃天下奇才……可惜為張儀逼迫。”

  ??說著,他便開始講述當時的經曆,他聊到了惠施,也聊到了張儀、公孫衍、田需等人,皆是曾擔任過魏國相位的人。

  ??而在此期間,趙主父也詢問了蘇代的兄長蘇秦現如今的情況,畢竟作為張儀的同門師兄,作為跟惠施、公孫衍等人齊名的縱橫家,蘇秦自被趙肅侯責怪而離開趙國前赴燕國之後,從此就再沒有什麽音訊。

  ??在聽到趙主父的詢問後,蘇代臉上露出幾許莫名的笑容,說道:“家兄現如今在齊王(田地)身邊作為客卿……至於近些年做的最大的幾件事嘛,即是讓齊王修葺了齊宣王的陵墓,又修繕了幾座宮殿,嗬嗬嗬嗬……”

  ??看著在那自說自樂的蘇代,蒙仲感覺有點莫名其妙。

  ??隻是讓齊王修砌了先王的陵墓,且修繕了幾座宮殿,這算什麽大事?

  ??而此時,卻見蘇代咳嗽一聲,一本正經地說道:“趙主父,此番我受齊王之命前來求和,願割讓高唐、平原幾邑,使大河以北盡歸趙國……”

  ??趙主父搖搖頭說道:“恕我不能接受。”

  ??聽聞此言,那蘇代也不惱怒,平靜地說道:“在下已施展渾身解數,可惜仍無法勸阻趙主父,留此無益,就此告辭。”

  ??說罷,他不顧趙主父的挽留,就此離開。

  ??看著蘇代離開的背影,蒙仲心中升起了一個疑惑。

  ??他感覺,蘇代的遊說有點虎頭蛇尾,開頭危言聳聽,以至於蒙仲還以為會跟此人有一番辯論,沒想到此人根本不反駁他提出的那些觀點。

  ??而最最讓蒙仲感到奇怪的,就是蘇代在提到他兄長蘇秦最近在齊國的狀況時,那堪稱反常而詭異的笑容。

  ??就在這時,帳外轉來了士卒的通報:“報!邯鄲有急信至!”

  ??聽聞此言,趙主父皺了皺眉頭,但還是喚入了士卒,收下了那封竹簡策略掃了兩眼。

  ??旋即,他的麵色頓變。

  ??見此,蒙仲好奇問道:“莫非邯鄲發生了什麽事?”

  ??“不。”

  ??趙主父搖了搖頭,沉聲說道:“這是富丁從魏國送來的急信……上麵寫到,魏王嗣過世,「太子魏遫」繼位……”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