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引水灌城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4      字數:2684
  有夏二年五月初七,晉國的春耕接近尾聲,晉王宣詔大赦晉國,與國同慶,因為晉王後劉樂為項羽誕下晉王世子,項羽將其名為煜,意為太陽之子。

  ??如今的曆下城城下戰雲密布,城外已經是旌旗遮天蔽日,軍鼓聲如雷貫耳。

  ??齊國曆下城位於泰山支脈曆山與濟水交匯之處。曆下城南靠曆山,北帶濟水,乃是齊地一處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此乃兵家必爭之地也。

  ??這也是齊王田榮駐兵據守此地的原因,曆下城若有失,則敵兵可沿濟水順流而下,此後齊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那麽國都臨淄必然不保。

  ??曆下城(也就是21世紀的濟南市),曆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

  ??舜(約公元前22世紀)曾“漁於雷澤,躬耕於曆山”。

  ??進入奴隸社會的商代,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在城子崖一帶,建立了譚國。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奴隸社會開始向封建社會過渡。此地屬齊國,名為齊國之濼邑。隨後,齊國又把濼邑改為曆下,其時著名的齊晉鞍之戰,即發生在曆下城。

  ??秦朝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建立郡縣製,濟南屬於濟北郡,稱曆下邑。

  ??此時的曆下城外已經是眾軍雲集,有韓信張耳率領的趙軍,有燕王韓廣率領的燕軍,有代王張敖率領的代軍,有魏王魏豹率領的魏軍,最後還有遊擊將軍彭越率領的軍隊。

  ??聯軍合計三十三萬有餘,號稱百萬大軍,以韓信為上將軍,協調各部。

  ??這些都是奉天子詔命前來討逆的軍隊,聯軍士卒將曆山腳下的平原團團圍住,因為逆首田榮和其黨羽陳餘都在曆下城中。

  ??另外於齊國東南側戰場,已經攻破莒縣城的魯楚聯軍,也已經在整軍西進的路上了,此時的齊國真的可以說是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了。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良禽擇木而棲,因見討逆大軍勢大,又有天子詔令和方伯作保,很多齊國官員轉換門庭,投靠了討逆聯軍上將軍韓信。

  ??齊國大夫婁敬就是其中的一位,當然此時齊都臨淄還在田榮之子田廣的手裏。婁敬是掛印出走,前來韓信門下投效,而不是齊都陷落後舉手投降。智者總能趁勢而為,不斷成為那風口上的豬,不停的在天上飄著。

  ??為了表現自己的價值,婁敬特意走了廣武君李左車的門路,代為引見討逆聯軍上將軍韓信。

  ??“故齊國大夫婁敬,拜見韓王!”婁敬恭敬的拱手拜謝道,又不留痕跡的拍了下韓信的馬屁。

  ??“婁大夫過譽了,如今韓某僅假王之位代為統領諸軍,仍未受天子印信,稱不得王。”韓信雖然嘴上推辭,其實臉上已經笑開了花。

  ??“舉世皆知,韓王井陘口背水敗趙軍,漳水踏冰逐齊師,討逆之後,齊王之位非韓王莫屬。”婁敬一本正經的恭維道。

  ??“哈哈哈,婁大夫真會說話。不知此番前來所為何事?”韓信聽得心情舒暢,哈哈大笑起來。

  ??“微臣此來是為韓王獻上擒拿逆首田榮之策,還望韓王明鑒!”婁敬又拱手作揖道。

  ??“韓某洗耳恭聽,婁大夫速速道來!”韓信追問道。

  ??“臣前為齊國大夫,知曆下城內田榮有精兵十數萬,糧草可支三年,韓王可有破城之計?”婁敬詢問道。

  ??“尚未得計!婁大夫何以教我?”韓信如實回答,誠意請教道。

  ??“臣聞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派王翦之子王賁率領秦軍十萬進攻楚國,占踞了楚國北地十餘座城池以此震懾楚軍。而後集中兵力北上,於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突襲魏國。王賁率領十萬秦軍,一路摧古拉朽,直趨魏國都城大梁城下。

  ??已成孤城的大梁城,一時間卻讓十萬秦軍頓兵城下,無法攻克。

  ??隻因魏惠王當年苦心營建大梁,大梁城不僅城大牆深,周圍水網縱橫交錯。魏軍堅守城池,秦軍攻城多日未有進展,傷亡慘重。

  ??大梁城池異常堅固,而且城內糧草充足,足以維持數年。秦軍無論是強攻或是圍困,皆無法攻下固若金湯的大梁城,就如韓王當下情形一般。

  ??王賁見秦軍久攻不下,觀大梁城地勢較低,遂令秦軍開渠,引黃河水入鴻溝,再掘鴻溝,水灌大梁城。

  ??時值大梁的春汛時節,大雨傾盆,因此水勢越發浩大。大梁數百裏周邊成為水上澤國,經過三月澤水浸泡,大梁城牆鬆軟坍塌。此後,魏王假攜王室出降,存續了一百七十九年的魏國方才徹底滅亡。”婁敬說了這麽多,於是喘了口氣再繼續說道。

  ??“微臣乃曆下城左近盧縣人,吾少時遊曆曆下,從曆下一老父處知曉曆下城有一隱秘,曆下城城北地勢低於濟水一丈有餘。

  ??時值秋汛,月餘之後會有大雨,韓王不妨開渠引濟水,灌曆下城北。韓王以水代兵,破陷城牆,城破後,百萬大軍蜂擁入城,逆首田榮成擒必矣。”婁敬說完又深深下拜。

  ??“大善,婁大夫此計若成,後吾若真為齊王,齊宮必有婁大夫一席之地也!願婁大夫留於吾身側參讚軍事。”韓信聽完後大喜道。

  ??婁敬躬身應諾。

  ??於是韓信發動大軍,沿著濟水至曆下開渠,又在曆下城東西兩頭築上大壩防止河水溢出。

  ??韓信留下八萬精銳嚴防死守,防止齊軍出城逆襲。

  ??韓信親自率領二十五萬人,連日開工。一個月不到,韓信便建好了引水工程。

  ??真如齊國大夫婁敬所說那般,天上漸漸下起了秋雨,這是秋汛要來了。連綿十餘日的秋雨讓濟水大漲,水勢洶湧澎湃的向東流去。

  ??見濟水水勢大漲,韓信下令開閘放水,濟水沿著大軍開鑿的水渠奔濤而下,直灌曆下城。轟的一聲,河水衝擊在了曆下北城牆上,讓城牆上的齊軍如餃子般掉了一大片下水。

  ??雖然大水的衝擊讓城牆左右搖擺,根基不穩。但其勢卻還不足以擊垮城牆。於是,曆下城北已經成為一片澤國。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