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韓信東征(求收藏、求推薦)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4      字數:2772
  《司馬法》有言兵車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甲士在車,不共碎役。至秦代雖然有所損益,兵車大體上也是如此編製的。十萬大軍計有兵車一千乘,騎兵一萬匹。

  ??有夏二年十一月中旬,十萬伐趙大軍準備妥當,從駐地上艾縣出發東進。

  ??趙王趙歇與趙中山公陳餘聽聞韓信率兵十萬東征,於是征發常山郡十五歲以上男丁悉詣井陘口,趙國聚兵二十萬堵塞井陘口,對外號稱四十萬眾。

  ??趙國諸將於大營中議事,中山公陳餘位於上坐。

  ??廣武君李左車對著軍事地圖,拱手拜謝,然後開始為陳餘分析說道

  ??“臣聞晉將韓信早前,涉西河而虜馮無擇,淩安邑而降王襄,是以晉王升韓信為虎賁將軍,駐守下艾縣。今韓信率眾二十萬前來伐我,其鋒不可當。

  ??臣聞千裏饋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其勢糧食必在其後。願足下假臣奇兵五萬人,從間道絕其輜重;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彼前不得鬥,退不得還,吾奇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可將韓信之頭致於中山公足下。願中山公留意臣之計也。”

  ??中山公陳餘,儒者也,常稱仁義之師不用詐謀奇計,素來不喜詐謀奇計。

  ??於是陳餘否決李左車提議道“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攻之。今韓信之軍號稱二十萬,其實不過十萬。今我趙軍實兵二十萬,倍於晉軍,如何能避而不戰?今天子詔燕、代、晉、魏同來伐我,我利於速勝,我二十萬大軍在此遷延不勝,如何抵禦他國之兵?”於是趙軍靜待晉軍前來。

  ??韓信派人暗中打探消息,了解到陳餘沒有采納廣武君的計謀,韓信大喜,乃敢領兵進入井陘狹道。

  ??十萬晉軍在井陘狹道中沿著曼綿水逶迤東進,大軍行至井陘口三十裏處,韓信號令大軍靜止行進,在此紮營過夜。夜半時分,韓信傳令下去,讓副將利幾選輕騎六千人,多持晉軍赤色旗幟,從北邊間道登山埋伏。

  ??韓信與利幾叮囑道“明日趙軍見我有敗勢,必全軍傾巢而出來襲我,汝伏兵山上,見趙軍空營,即疾馳入趙軍營,拔掉趙軍旗幟,豎立我晉軍赤幟,而後反身夾擊趙軍。”副將利幾應諾,依計行事。

  ??天亮後,韓信傳令讓全軍夥夫埋鍋造飯,揚言道“今日破趙之後再與眾將士會餐!”諸將士皆莫信,佯裝應諾。

  ??韓信又對諸將言道“趙軍已先據險地為壁壘營寨,且趙軍未見吾軍大將大纛旗鼓,不肯出營應戰,恐吾至阻險之處立壁壘而還。”

  ??韓信乃使一萬五千虎賁軍先行出井陘口過曼綿水,於曼綿水北段靠水列陣。

  ??而後韓信建晉軍大將大纛,率八萬五千郡縣兵鼓行出井陘口,南麵靠山陵緩緩而進。

  ??曼綿水和南麵的山地構成三角的兩邊,限製了兩軍的戰線長度,使得趙軍空有兩倍於晉軍的人數,卻不能發揮優勢,也不能迂回到晉軍身後夾擊晉軍。

  ??陳餘令李左車領十八萬趙軍開營列陣迎敵,自己則率兩萬後軍謹守營地。

  ??韓信領八萬五千中軍越過虎賁軍的位於河邊的陣地緩緩前進,晉趙兩軍戰線緩緩靠近。兩軍相距一百餘步之時,雙方弓弩就開始拋射,箭矢在空中,如同雨水般落下,不過強弩之末不能穿縞。兩軍雙方的箭矢大部分被盾牌所阻擋,就算透邊盾牌縫隙的箭矢也不能穿透皮甲,所以趙晉雙方此時的傷亡都不大。

  ??雙方士卒踏著鼓點,緩緩繼續靠近,弓弩的威力漸漸顯現,雙方接近五十步的時候,強弓能穿透皮甲,強弩能射穿盾牌。於是兩軍後方的戰鼓不約而同的密集起來,前線士卒的腳步也隨著鼓點越來越快。

  ??三輪箭雨之後,趙晉雙方二十六萬大軍在這片不大的盆地裏展開了鏖戰。

  ??大戰良久,韓信率領的中軍郡縣兵,不敵趙軍人多勢眾,亦受不住李左車指揮的趙軍車兵反複衝擊,戰敗而逃,全軍潰敗,晉國大軍的旗鼓隨意遺棄在地麵。

  ??知兵的中山公陳餘和廣武君李左車知道晉軍乃是真敗,於是陳餘號令營中剩下的趙軍也全軍出擊,追擊潰逃晉軍。但趙軍爭相搶奪晉軍俘虜首級和遺棄的旗鼓,讓晉軍有了喘息之機。

  ??晉軍中軍郡縣兵潰逃至曼綿水邊時發現無路可逃,見北麵背水列陣的虎賁軍還在作戰,於是隻能反身再戰。晉軍戰敗潰退後,此時晉軍與趙軍於曼綿水與南山陵之間的正麵戰線更短了,晉軍郡縣兵見軍無退路也是殊死作戰,戰線又如此狹窄,所以晉軍能堅持不敗。

  ??副將利幾夜間所出奇兵六千騎,埋伏於山間,共候趙軍空營逐利。利幾見趙軍空營而出,於是率晉國騎軍疾馳入趙軍營地,皆拔所有趙旗,豎立晉赤幟二千餘麵。

  ??晉軍堅韌,趙軍已不能勝,廣武君李左車鳴金欲收兵還軍歸營。趙軍士卒向後望去見趙營皆晉軍赤幟,皆大驚,以為晉軍皆已得諸將軍矣,趙兵遂大亂,爭相遁走,趙將李左車雖斬逃兵,亦不能禁也。

  ??於是晉兵騎兵從後方夾擊趙軍,大破趙軍,趙軍降者無數,而後晉軍追亡逐北。

  ??韓信傳令全軍,不要殺害廣武君李左車,有能生擒李左車者賞千金。於是就有人捆著廣武君送到軍營,韓信親自給他鬆開繩索,請他向上坐。

  ??韓信拱手拜謝後對李左車說道“百裏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之虞而智於秦也,用與不用,聽與不聽也。誠令中山公陳餘聽足下之計,韓信則亦已為其所禽矣。今不用足下之計,故韓信方得以侍奉足下。”

  ??日後收兵回營眾將獻上首級和俘虜,向韓信祝賀,趁機向韓信詢問道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一曰即破趙軍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此為勝,此何術也?”

  ??韓信笑言道“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我中軍皆郡縣之兵,平素缺乏訓練,而又寡於趙軍,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方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除此之外,可尚有得而用之法乎?”

  ??諸將皆拜服道“善,非臣等所能及也。”

  ??曆史上北魏時宇文泰高歡之間的沙苑之戰、唐太宗與竇建德之間的虎牢之戰、西方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康奈戰役與韓信背水一戰的戰術都是同一套路步兵堅韌不拔,而後騎兵包抄夾擊。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