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胡陵之戰(2)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3      字數:2595
  有夏八年五月,天氣越來越熱,楚魏之間的決戰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

  ??魏豹親率虎豹騎將楚軍屯糧焚毀後,向西繞道胡陵北城門返回胡陵城,途中又與楚軍遭遇了一陣,不過魏豹在虎豹騎護衛下安然脫身。

  ??不過此次魏軍焚糧之役對楚軍並不致命,因為楚都彭城與胡陵之間的距離不過兩百餘裏,兩城之間還有泗水槽運可用以輸糧,交通甚為便捷,隻需不過數日間,胡陵城下的楚軍就能得到彭城的糧草補充。而此時楚軍大營內尚有三日之糧,隻需楚軍士卒每餐減半即可熬過缺糧之時。

  ??回到胡陵縣後,來不及沐浴休寢,魏王魏豹便接著修書魏國上將軍周叔,令其率領駐防鄒縣之魏軍前來胡陵縣與之會合。隻因秦王已然東征,魯地無需再守,即使楚軍有心北上,也因糧草不濟一時半會兒也隻能而望魯興歎。

  ??鄒縣距離胡陵隻有不足百裏路程,上將軍周叔率魏國三萬精銳一日夜疾行軍便入駐胡陵縣城。如今胡陵縣城匯聚了魏國所有的八萬精銳主力,隻待上將軍周叔所部休整兩日後便可出城與楚軍決戰。

  ??當日日間,有一信使秘密從胡陵北門入城,楚軍左翼將軍屈律遣使來信,代表楚地屈、景、昭三氏羋姓豪族向北朝天子輸誠。

  ??屈、景、昭三氏世家,知曉秦王百萬大軍東征後,自覺南朝天子與楚國眼見不保,於是馬上見機行事,改換門庭,欲將楚國賣於魏王。

  ??當然,如若魏王實力不濟,屈、景、昭三氏自然不會青睞。不過前日魏王魏豹焚糧後回軍胡陵城,路上碰見屈律所率的三萬楚國救兵,狹路相逢勇者勝,魏軍三千虎豹騎以一敵十,瞬間擊穿了屈律所率的楚軍攔截,揚長而去,於是屈景昭三氏對魏王自然刮目相看。如此方有了屈律代表屈、景、昭三家遣使輸誠一事。

  ??楚王和屈、景、昭三家在內,實際上都姓“羋”。但“氏”就各有不同了,楚王姓“羋”,但氏卻是“熊”。這是因為在楚國隻有現任的王可以“熊氏”自居,這就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征。

  ??至於屈、景、昭三家,自然是三個“氏”了。屈氏起源於春秋時期,楚武王的兒子瑕任楚國莫敖(官名),其封地名為“屈邑”。瑕的後代以“邑”為氏,便有了屈氏。景氏、昭氏與屈氏不同,景氏是楚平王的後裔,昭氏是楚昭王的後裔。景氏和昭氏都是以先祖的諡號為“氏”。

  ??秦始皇覆滅楚國,楚王一係熊氏羋姓被秦軍連根拔起,楚懷王熊心便是漏網之魚。不過秦始皇卻沒有對屈、景、昭斬盡殺絕,隻不過將三家族人盡數遷至鹹陽就近看顧。

  ??秦失其鹿,天下諸侯並起,秦庭自顧不暇,對始皇帝遷入鹹陽的豪族看顧不周。屈、景、昭三家族人便乘機從鹹陽逃回了楚地故鄉,楚國建立後,屈、景、昭三氏楚地千年世家又活躍在楚國的軍政兩界。

  ??魏王魏豹收到屈律的投降信之後,便召來軍師祭酒魯軼前來商議此事。

  ??“屈律無端來降其中是否有詐?軍師以為如何?”魏豹與魯軼對案而坐,魏豹親手為魯軼杓了一杯溫酒道。

  ??“屈、景、昭三氏傳世千年,自有其處世之道,左右逢緣,兩頭下注乃是其正常手段。昔年,秦始皇宮庭中便有不少羋姓官爵,秦始皇滅亡楚國時,羋姓眾人亦為秦國出力不少,不見其心懷楚地故國。

  ??隻需大王於日後楚魏決戰中占據上風,屈律即使詐降亦會變成真降,隻需其推波助瀾,臨陣倒戈,楚軍必然望風而降。大王此戰定能輕鬆不少,我魏軍亦不會出現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之情形。

  ??屈、景、昭三氏於楚地為官眾多,如此一來,我魏軍往後經略楚地,楚地各縣必然多數不戰而降。彼時,我魏軍盡取楚地西向抗秦時,底氣將更加充足。望大王無需為此等小事掛懷!”魯軼先是拱手,再小心謹慎的端起酒杯。

  ??楚軍被魏軍焚糧後翌日晌午,此時楚軍大營已經收到了楚懷王撤軍的詔書,楚軍左翼將軍屈律求見上將軍呂臣獻策道

  ??“上將軍勞師動眾,勞而無攻,又失屯糧之所,所費楚國府庫倉廩甚巨,上將軍便如此無功而返,日後必受朝堂眾人攻訌詰難,下吏惟恐上將軍之位不保矣。

  ??莫如由下吏出麵詐降,誘使魏軍出城決戰,彼燒我屯糧之所,即知我軍糧草匱乏必然來戰。

  ??我楚軍士卒倍於魏軍,又皆手持精鐵兵刃,上將軍必戰而勝之,上將軍攜勝歸朝,必能官拜大司馬。上將軍若能功勳卓著,日後四國聯軍合縱抗秦,必為諸侯上將軍。”

  ??楚國上將軍呂臣被屈律說得心猿意馬,決意不顧楚軍糧草匱乏,士卒數日半餐,欲與魏軍決戰一死戰,而後搏一份前程。

  ??楚國左翼將軍屈律先送信輸誠魏王,再說楚國上將軍,可見其主觀意向如何。魏楚決戰未開,楚軍已入人股掌之中。

  ??於是魏王魏豹便向楚國上將軍呂臣下了三日後城外野地決戰的戰書。

  ??“呂將軍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如今朱輪華轂,擁旄十五萬,何其壯也!

  ??將軍如何一旦為南牆失糧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也!

  ??將軍尋將歸國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獗,以至於此。

  ??楚王罰罪賞功,將軍之所知也。將軍勳重於當世,如此無功而返,勿為也。夫迷塗知反,往哲是與;不遠而複,先典攸高。

  ??將軍楚庭之上讚帷幄之謀,乘軺建節,奉疆場之任,並刑馬作誓,非定魯地不還。

  ??如今楚王詔令將軍撤軍,將軍如魚遊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飛幕之上,不亦惑乎!

  ??將軍自求多福。當今天子聖明,天下安樂,秦王奉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吊民秦中,率兵百萬,伐罪壽春之偽朝。

  ??今孤治魏軍八萬,願於將軍會獵於胡陵郊外,將軍率軍倍於寡軍,敢願建功否?魏豹頓首。”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