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劉邦大舉東征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3      字數:3427
  有夏八年八月,這是一個非常吉利的月份,正是心想事成,萬事如意。一聲雷鳴將夫餘王送上了天,懾於晉軍天神般的手段,夫餘農夫青壯們大多繳械投降,隻有唯數不多的貴人武士自知難以在晉軍屠刀下幸存,因此負隅頑抗。

  ??這些零星負隅頑抗者因為沒有組織而各自為戰,被項羽分批調集重兵撲滅。

  ??濊城破城後,晉王項羽方才得知夫餘國婦孺已經全數北遷,遂令金吾將軍項旌率二萬乘戰車軍北上追擊夫餘國婦孺,這其中自然少不了活躍的夫餘奸帶路黨。

  ??項羽於夫餘故地設地吉林郡,歸洋京所轄,以北庭次相陸彌為吉林郡守,陸彌時任北庭次相多年,勞苦功高,成績斐然。項羽以晉陽軍校二期榜尾(第三)胥孝為郡尉。又以晉陽大學九期榜首徐官代陸彌為北庭次相。

  ??項羽接著在吉林郡設置定北軍,以拓翼軍副將趙沅為定北將軍,列班洋京,以晉陽軍校四期榜尾白勳為副將。又以晉陽軍校十二期榜首崔業代趙沅為拓翼軍副將。

  ??北方一切安排妥當,晉王項羽又感於吉林郡地處極北,冬日酷寒生存不易,於是留下火炕與壁爐的設計圖紙幫助吉林郡臣民抵禦嚴寒,而後項羽便功成班師返回晉陽。

  ??話說秦國在春耕結束後便開始動員全國的軍事力量。

  ??秦王劉邦聽聞晉王項羽親率近衛親征夫餘後,時年五十七歲的劉邦也禦駕親征,秦王劉邦自鹹陽起兵,通過武關進入南陽郡,沿途匯聚秦國南陽郡與南郡郡縣兵。

  ??秦軍至秦國邊境南陽郡桐柏大複山(桐柏山)時,已集兵三十六萬,於是秦軍號稱百萬,東出秦境。秦軍沿著淮水如洪水般大舉東進,誓要覆滅英王英布所掌控的壽春南朝。

  ??一時間淮水兩岸戰馬飛馳,旌旗蔽日,號角聲此起彼伏,戰車轆轆行於道中。秦軍士卒弓箭各在腰,矛戟如林,踏步如雷。劉邦身側的秦王近衛軍南軍與北軍更是全身鑲鐵皮甲,手持精鐵兵刃,身背硬弩,如此武裝到了極致。

  ??秦王又分兵數路經略東方郡縣,秦軍行軍至成陽縣時,分出一路秦軍,以王陵為上將軍,薛歐為次將,王吸為末將,劉邦命三位將軍率軍三萬北上經略楚國各縣至韓國邊界。

  ??王陵為沛縣豪族,劉邦未發跡時,以兄事之。劉邦封建秦國,王陵為將軍駐守南陽。

  ??薛歐以舍人的身份在豐邑投靠劉邦,隨同進軍到灞上,劉邦封秦王,因戰功被封為郎中將(裨將),後跟隨白虔伐雍國有功,晉升為將軍。

  ??王吸以中涓身份沛縣追隨劉邦起事,隨同進軍到霸上,劉邦封秦王,因戰功被封為都尉,後跟隨白虔伐雍國有功,晉升為將軍。

  ??秦軍行軍至新息縣時,又分出一路秦軍,以太尉盧綰為上將軍,劉賈為次將,王弟劉交為末將,領軍五萬南下經略衡山國。

  ??太尉盧綰幼年交好劉邦,二人同日出生,作為發小及同窗,深得劉邦的信任。劉邦當泗水亭長時,身隨左右,共同起兵。劉邦封秦王,便拜盧綰為太尉,封為長安侯。

  ??劉賈是劉邦同姓堂兄,豐縣人,隨同劉邦一起起兵,劉邦封秦王,劉賈因功封為將軍,鎮守桃林塞。劉交是劉邦的親弟弟,被封為文信君。

  ??秦軍行軍至期思縣時,又分出一路秦軍,以呂澤為上將軍,柴武為次將,傅寬為末將,劉邦命三位將軍率軍三萬,沿汝水北上溯源,經略楚國各縣至韓國邊界。

  ??呂澤為碭郡單父縣(今山東省單縣)人。秦國開國功臣、外戚,太公呂文的長子、王後呂雉的兄長。早年跟隨劉邦,在單父起兵,劉邦封秦王,因功封為將軍。

  ??柴武以魏將起薛縣,章邯圍田榮於東阿,柴武與劉邦救援東阿,大破章邯,後隨劉邦入武關,劉邦封秦王,柴武從而拜為秦國將軍。

  ??傅寬碭郡人,初為魏國五大夫,統領魏國騎兵,跟隨劉邦攻取關中,劉邦立為秦王後,封其為共德君,又拜為將軍。

  ??秦軍行軍至沘水前而止,因為隔著沘水(淠河)的潁尾縣(壽縣正陽關)駐紮著南朝丞相英布所率的英、楚、吳及衡山聯軍。

  ??淮水西起桐柏山、伏牛山,自西向東,東臨大海。

  ??潁水屬淮水的支流。發源於中原嵩山,自中原西北向東南流,在潁尾縣注入淮河,為淮河最大的支流。

  ??沘水發源於衡山(大別山)北麓,向北流經英國首都六縣(六安市),然後流經芍陂(安豐塘水庫),再於潁尾縣(正陽關)注入淮河。

  ??這裏解釋一下何為芍陂?芍陂因水流經過芍亭而得名,芍陂(安豐塘)與後來的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被譽為“天下第一塘”

  ??芍陂,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所造,史載是楚相孫叔敖建於楚莊王十七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7—公元前591年),是中國曆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衡山(大別山)的北麓餘脈,東、南、西三麵地勢較高,北麵地勢低窪,向淮河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發,形成澇災;雨少時又常常出現旱災。

  ??楚相孫叔敖將東麵的積石山、東南麵龍池山和西麵六安龍穴山流下來的溪水匯集於低窪的芍陂之中。修建五個水門,以石質閘門控製水量,“水漲則開門以疏之,水消則閉門以蓄之”,不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澇成災。後來又在西南開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沘水(淠河),擴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達到“灌田萬頃”的規模。芍陂建成後,使安豐一帶每年都生產出大量的糧食,並很快成為楚國的經濟要地。楚莊王也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芍陂水庫巧妙地利用了當地東、南、西三麵較高,北麵低窪的地勢狀況,利用天然湖泊在四周築堤利用當地土料和砂、砂礫、卵礫、石碴、石料等築成的堤塘。

  ??英王英布的南朝聯軍就是以芍陂(安豐塘)、英國都城六縣(六安市)及潁尾縣(正陽關)三者為戰略支點,防守沘水和淮水一線,來抵禦秦軍繼續東進壽春。

  ??潁尾縣(正陽關)扼守淮、潁、沘三水之咽喉,是淮水中遊重要水運樞紐。

  ??秦軍便在潁尾縣對岸紮下了大營,秦軍中又分出了兩路偏帥,北路偏師以曹參為上將軍,灌嬰為次將,劉澤為末將,劉邦命北路偏師率軍三萬,沿潁水北上溯源,經略楚國各縣至魏韓邊界。

  ??南路偏師以樊噲為上將軍,周勃為次將,陳賀為末將,劉邦命南路偏師率軍三萬,沿沘水南下溯源,經略英國各縣直至長江。

  ??秦王劉邦親率其餘十九萬秦國大軍駐紮於沘水西岸與南朝丞相英布對峙。

  ??曹參是沛縣人,初仕秦朝,為沛縣獄掾,劉邦為沛公起事時,曹參以中涓的身份跟隨劉邦,隨劉邦入武關,劉邦封建秦國,因功封為建成侯,升為將軍,有夏二年被秦王劉邦任命為左丞相。

  ??灌嬰睢陽縣人,秦時以販布帛為生,劉邦進攻睢陽縣時,灌嬰中涓的身份加入劉邦軍,劉邦被封為秦王之後,拜灌嬰為中謁者,後隨曹參北上攻略北地郡,因功擢升為郎中將(裨將),後又以郎中騎將隨白虔西征匈奴,因功拜為將軍。

  ??劉澤沛縣人,是劉邦的遠房堂弟,以郎中將(裨將)的身份跟隨當時已經是秦王的劉邦。此次秦軍東征劉邦破格將其提拔為將軍。

  ??樊噲沛縣人,出身寒微,少時以屠狗為業,迎娶秦王後呂後妹妹呂嬃,深得劉邦和呂後信任。參加沛縣起義,驍勇善戰,為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頗有功勳。鴻門宴時,出麵營救劉邦。劉邦被封為秦王後,賜樊噲為列侯,號臨武侯,為秦國將軍。

  ??周勃豐縣人,少時以蘆葦編織葦箔、蠶具營生,但他自幼習武,弓馬嫻熟,孔武有力。以材官的身份隨沛公劉邦起兵反秦,曆任五大夫、虎賁令、將軍,秦國建立後,封為威武侯。

  ??陳賀沛縣人,以舍人身份從劉邦起事,至霸上,為左司馬,秦國建立後,拜為都尉,隨白虔東征臨江國,因功擢升為將軍。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