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天子東遷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3      字數:2475
  魏都定陶古稱陶,上古時期為華夏部落活動的核心區域,因堯又叫陶唐氏,遂得名為陶丘,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

  ??據史載春秋末期,範蠡助越滅吳後,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有夏八年一月中旬,正值寒冬,大夏方伯魏豹正於魏王宮朱陶宮內處理魏國政務,忽而有侍人來報,當今大夏天子姬皆求見。

  ??魏豹深感詫異,大夏天子不是姬兌麽?什麽時候又出來一個姬皆,聞所未聞,這騙子行騙騙到大夏方伯頭上了,真是膽大包天、虎口拔牙,不知死字怎麽寫。

  ??魏豹本來想將這個狂妄的騙子直接送往司寇府中治罪,後魏豹又轉念一想,魏國正值百廢待興、用人之際,膽大之人必有可恃之才,於是魏豹便讓侍人將姬皆帶上來。姬皆自然不知,他差一點就被當成騙子扔進監獄問罪了。

  ??“在下姬皆,乃大夏太祖夏奉王姬祁之孫,先王姬兌之幼子,當今大夏天子,拜見大夏方伯!”姬皆雖然僅有十二歲,然其身量高大,與成人無異。

  ??“竟自稱天子,汝何以自證?”望著眼前這位自稱大夏天子的稚嫩麵孔,魏王魏豹也頗為狐疑,本來魏豹以為是騙子,沒想到這人對大夏曆代天子名諱如數家珍。

  ??“有族譜、玉碟、傳位詔書、傳國玉璽與天子玉璽為證!”說著姬皆將身上的身份證明恭敬呈給了魏豹。

  ??魏豹學究天人,前世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自然知道姬皆的身份證明中的族譜、玉碟、傳國玉璽與天子玉璽都是真的,唯獨這傳位詔書是偽造的。這讓魏豹一時有些為難,於是詢問道

  ??“洛陽城中有何變故?天子與孤自陽翟會盟分離不過短短十多日,怎會就天人永隔了呢?”

  ??“項氏悖逆,項伯先殺朕兄姬茗,又弑先王,朕手刃了項伯方才逃出洛陽,望方伯為朕作主啊!”姬皆向魏豹哭訴道。

  ??“陛下一路風塵仆仆,且先入宮中沐浴更衣,此等重要身份證明先擱置寡人此處,待孤使人清楚核實情況再行定奪!”魏豹將姬皆的族譜、玉碟、傳位詔書、傳國玉璽與天子玉璽鎖進了櫃子之中,不容姬皆置疑的說道。作為大夏方伯,魏國之主,魏豹自然不會因為豎子一麵之詞便草率下定論。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姬皆無奈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魏豹處置自己的族譜、玉碟、傳位詔書、傳國玉璽與天子玉璽,便在侍人的迎領下亦步亦趨的離開。

  ??天子之事,茲事體大,魏豹前世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以天子之名行縱橫之事,掃滅諸侯,令天下士子歸心,說明挾天子這條道路是行得通的。

  ??不過大夏初立,人心不附,而且我夏還是晉王項羽始肇,因此魏豹也是躊躇不定,於是寫信給晉王項羽詢問意見

  ??“魏豹頓首敬問晉王無羔,晉王陽翟會盟台上風采天下無二,更有堯舜禪讓之美德、周公旦一般功成身退之仁義,魏豹忝為繼任方伯,實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宿夜能寐,惟恐有負晉王所托,有背天下所望。

  ??如今有一事魏豹無法自行決斷,請晉王聽魏豹言之,日前有一豎子,自稱大夏天子,前來拜會魏豹。其言之鑿鑿稱大夏丞相項伯與天子相爭,先殺公子姬茗,又弑天子在堂,後又承立天子幼子姬皆繼天子之位,大夏丞相項伯此等種種皆有違憲之嫌,其罪當誅,罪無可赦,然而事涉項氏宗親,特執信詢問晉王之意。

  ??魏豹委心問計,願晉王陛下不吝賜教!望回複,魏豹再拜頓首。”

  ??魏王魏豹未等太久便收到了晉王項羽的回信,與回信一同到來的還有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首項琉以及押解項琉前來定陶的晉國金吾將軍項旌。

  ??“微臣項籍(名籍字羽)敬問大夏方伯無羔,此事皆怪項籍管教無方,方使項氏紈絝子弟項琉闖下彌天大禍。項琉此人乃大夏丞相項伯之孫,項伯溺愛至極,致使項琉年少輕狂、仗勢欺人。

  ??項琉此前霸占公子姬茗新婦數月,新婦忠貞悍烈懸梁自盡,公子姬茗因喪新婦,悲痛欲絕、心如刀絞,盡起左右攻打丞相府反致死。

  ??天子與丞相洛陽朝天宮中對峙爭吵,天子見丞相項伯不僅維護逆孫,反而栽贓已故公子姬茗,天子心有不忿意難平、氣極而亡。此事經過便是如此,罪魁禍首項琉已命將軍項旌押至殿下,如何處置但憑方伯處置!

  ??至於天子之位何人所屬,聽憑方伯安排,項籍業已命洛陽朝庭百官收拾行囊,不日將前往定陶侍奉天子。望方伯閣下閣守《大夏憲章》,謹慎處置此事,項籍頓首!”洛陽事件頗為棘手,但做為涉案同姓宗王,項羽必須處處避嫌,以免為天下人留下話柄。

  ??晉國金吾將軍項旌將犯人項琉押解到達魏都定陶後便告辭回國了,並未流露出半分留戀。

  ??此後大夏朝三公、九卿、二夫、八十一元士相繼來到魏都定陶,為了安置朝庭百官居所,魏豹還頗費了一些功夫。

  ??天子當立幼君,這裏麵的好處,魏豹自然知曉,幼君年少,無法掣肘自己施政。既然晉王項羽已經默認了姬皆的天子之位,魏豹自然也不會煞費苦心的再去尋找前太子長君姬辛前來繼位,行那廢立之事。

  ??更何況天子先廢再立,打擊的是天子與方伯的威望,如果沒有明顯的好處,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於是大夏天子朝堂便在魏都定陶安置了下來,為了防止項伯舊事重演,魏豹自命為大夏丞相,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讚不名。

  ??為了彰顯天子威嚴,魏豹又從魏王宮搬了出來,將朱陶宮讓給天子姬皆,作為天子朝會與天子寢居之用。魏豹這方伯做的可謂恪盡職守、舍家為公的典範。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