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大夏憲章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3      字數:2795
  有夏八年正月初一,今日是一個陽光明媚、晴朗無雨的好日子,晉、秦、楚、齊、趙、雍、魏、代、英、吳、魯、牟、燕、韓、黔及衡山,十六國諸王時隔五年再次相聚陽翟鈞台舉行會盟。

  ??參加會盟的有大夏天子姬兌、大夏方伯晉王項羽、秦王劉邦、楚王熊心、齊王韓信、趙王趙歇、雍王嬴子嬰、魏王魏豹、代王張敖、英王英布、吳王項裏、魯王蒲將軍、牟王彭越、燕王臧荼、韓王韓成、黔王白虔、衡江王吳芮,合計共十七人。

  ??本次會盟共匯聚了大夏十六國諸侯王精銳將士六十餘萬大軍,一時間會盟台四周人山人海、比肩接踵,士卒們手持矛戟似林、高抬旌旗如雲,車輪轆轆聲、戰馬嘶鳴聲、士卒議論聲不絕於耳。

  ??隻因會盟地址依舊在韓國陽翟,本次會盟依舊由韓國司徒張良主持司儀。天子姬兌與方伯項羽及其他十五位諸王在六十萬大軍眾目睽睽之下,相繼登上會盟台落座。

  ??天子姬兌依前例先為燕王臧荼與黔王白虔加王冕,其餘十四位諸侯王起身觀禮。兩王加冕禮結束,諸王各落座,接著商議此次會盟盟約內容。

  ??方伯及晉王項羽首先發言道“前有燕王韓廣,起兵欲襲擊圍殺孤,韓廣如此無視大夏會盟盟約,行同室操戈之舉,孤甚為痛惜。深究此事其緣由,隻因韓廣聽信非親非故流言,為自疑耳。”項羽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黔王白虔,白虔拱手抱以歉意。

  ??“前事之鑒,後事之師,孤不欲大夏列國因相疑而無端操戈相向,是以第一次諸侯會盟盟約為基礎,製度《大夏憲章》供列國遵循。何為憲章?

  ??《尚書》雲‘監於先王成憲,其永無愆。’《管子》雲‘憲既布,有不行憲者,謂之不從令,罪死不赦。’《尚書》雲‘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詩經》雲‘文武吉甫,萬邦為憲。’

  ??憲章即為諸夏眾國皆行之法令、法度,是為諸侯之典範、表率。

  ??故孤提議於鈞台之旁設立製憲台,在坐諸位皆各命製憲卿一人代為商議,編製《大夏憲章》,諸位以為如何?”項羽微笑的詢問道。

  ??“不可,在坐諸位身份不同,諸國實力有差,諸王賢才有別,怎可一概而論。”秦王劉邦第一個出來反對道。本來頭頂上有位天子,再有個方伯已經夠討厭了,再來一篇《大夏憲章》約束,這王位坐得就太無趣了。

  ??“秦王所言甚是,此法實在不妥,還望方伯三思呀!”諸王紛紛出言附和劉邦反對道。

  ??“以諸國戶口軍力疆域綜合計票如何?三分之二票通過之約法方可錄入《大夏憲章》,《大夏憲章》以加蓋大夏諸國王璽,及三分之二計票數為生效標準,諸位以為如何?

  ??天之道,盛極而衰,人之精壯不過十數載,國之強盛不過百餘年,大夏方伯當以力強者為之,為後世計,請以七年為期再行推舉。”項羽知道自己的主張沒這麽容易通過,為了拉攏大夏諸王讚同自己編製《大夏憲章》與設立製憲台的主張,晉王項羽無私的將自己方伯之位禪讓出來。

  ??“晉王以為方伯當如何推舉,晉王此次可仍參選?”秦王劉邦頓時來了興致,一臉期待的問道,隻要項羽不參選,如果按國力排序的話,秦國排第二,眼見方伯之位就要花落己手,劉邦興奮難耐。

  ??“方伯者主征伐,武勳卓著、軍略超凡者為之,孤以為秦王、齊王、魏王、英王、魯王、牟王、代王及燕王八位皆可參與角逐。”項羽的意思就是自己不繼續參與了。

  ??“至於如何推舉,可投票票數多寡定方伯之位,我晉國有口八百萬,帶甲之士八十萬,南北兩千五百裏,東西七千裏,是為八票,諸位以為如何?”項羽大概設定了自己的票數。諸王相繼點頭認可。

  ??“我秦國有口五百萬,帶甲之士五十萬,南北三千裏,東西三千裏,是為五票,諸位以為如何?”諸國都有坐探四處行走,實力如何大概相互都知道,於是皆點頭雲‘可也’。

  ??依照各國實力,齊國古之霸主,實力雄厚,得四票;楚國雖然比戰國時疆域人口都大大畏縮,但也是大夏排得上的強國,得三票;雍國蜀地號稱天府又開邊夜郎,得三票;趙國因為割了十八縣給代國,實力衰退,得二票;代國此消彼長下因此憑實力得二票;魏國人口稠密,因此也得兩票;英國疆域廣大,因此也得兩票;其餘吳、魯、牟、燕、韓、黔及衡山各有一票。

  ??“大夏天子,承天受命,維天建夏,當有兩票!”晉王項羽接著提議道,天子姬兌對其抱以感激的微笑。諸王對晉王的提議也沒有反對。於是大夏諸國合計有推舉四十票。

  ??“如此便開始投票推舉大夏方伯,煩請張司徒(張良)代為計票,孤將晉國八票投於齊王韓信,諸位繼續。”晉王項羽開始拋磚引玉道。

  ??“孤將秦國五票投於秦王劉邦,如此可也!”劉邦當仁不讓將票數投給了自己。

  ??天子與諸王相繼投票,齊王韓信得晉國八票、齊國四票、燕國一票、魯國一票、吳國一票合計十五票。秦王劉邦得秦國五票。英王英布得英國二票。魯王蒲將軍得天子兩票。出人意料的是魏王魏豹得到了剩下的十六票。

  ??於是天子姬兌當場宣布魏王魏豹當選為大夏第二任方伯,任期七年,選舉結果雖然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原來諸國都不希望再出現一個強力的方伯壓製自己。

  ??天子姬兌又非常及時的當場宣布設置大夏製憲台,諸國各命製憲卿一人,以人口、軍力、疆域為計,核計各國票數,有憲法三分之二票數通過,又加蓋大夏諸國王璽即可錄入《大夏憲章》。

  ??方伯可任命大司憲一名統製製憲台,七年為期,查違憲。以免諸王左右相疑,導致大夏諸國幹戈相向。如此便無需勞師動眾出軍會盟,大夏諸國亦可達成共識。

  ??無罰無以《大夏憲章》威嚴。叛夏者天下共擊之。首禍者罰,肇事者流放。謹慎殺罰,付諸流放。

  ??大司憲裁判是否違憲,刑罰多寡由天子朝堂議定。

  ??各國相親,諸夏一家,天下大同,國以永存,施及苗裔。

  ??大夏諸王商議結束後,殺白馬取血,將馬血塗在嘴巴上,歃血為盟,稱白馬之盟。並將《大夏憲章》抄錄在天子黃詔之上,等待天子祭天使用。

  ??接著天子姬兌開壇祭天誥命,諸王觀禮,祭典依次進行,最後姬兌將《大夏憲章》隨同三牲、玉璧、玉圭、繒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並且親手點燃積柴,讓煙火高高地升騰於天,使昊天上帝嗅到氣味。此為燔天誥命。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