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秋收與諸國國力
作者:淮南王劉安      更新:2021-08-03 07:53      字數:2572
  有夏三年十月下旬,晉都龍陽宮。龍陽宮本是趙王行宮,後晉陽被秦國攻取後閑置。項羽定都晉陽之後,經丞昌鄭昌征發勞役修繕,做為晉王朝會與居所。

  ??秋風瑟瑟,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晉國丞相鄭昌正在為晉王項羽匯報秋糧征收的情況。

  ??項羽身著赤底金色紋龍袞服,頭帶武弁,插鶡尾,安坐於王座之上,接受各戶述職。

  ??“恭賀大王,天佑我晉國,今歲我晉國境內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得益於今歲春耕畜力充足,晉國臣民積極開荒,今歲我晉國秋季大為豐收,各地倉稟收田租粟米一千八百萬五千斛有餘。

  ??今歲我國征收口賦一百七十四萬三千一百貫五銖錢,戶賦四萬六千七百貫五銖錢,征收獻費八十二萬八千二百貫五銖錢,收得市稅三十三萬二千六百貫,山川稅一百三十六萬一千二百貫,合計稅賦四百三十一萬一千八百貫五銖錢(約43億五銖錢)。”晉國丞相鄭昌頭帶玄冠,身著玄端朝服出班表奏道。

  ??“我晉國河東郡五十二縣,民二十六萬戶,口一百十三萬人,河內郡四十六縣,民二十二萬戶,口九十八萬人,三川郡七十三縣,民三十二萬戶,口二百零七萬人,太原郡三十一縣,民十七萬戶,口七十八萬人。

  ??上黨郡十七縣,民七萬戶,口三十一萬人,雲中郡十一縣五萬戶,口二十萬人,雁門郡七縣三萬戶,口十三萬人,常山郡十八縣九萬戶,四十一萬人,北庭十萬人。

  ??我晉國有郡八為太原郡、河東郡、河內郡、三川郡、上黨郡、常山郡、雁門郡(半)、雲中郡,縣二百五十五城,民一百二十一萬戶,口六百一十一萬人,成丁二百三萬六千一百人。馬廄司育馬八萬六千六百匹,養牛九萬七千三百頭。”

  ??晉國戶部尚書亦身著玄端朝服上前匯報道。

  ??“啟稟大王,我晉國有八鎮精銳府兵十萬六千四百卒在冊,另有大王精銳親衛兩軍兩萬卒在冊,北庭軍一萬卒在冊。我晉國可征發帶甲郡縣兵五十三萬四千一百卒。最後我晉國今歲可征發勞役一百三十五萬人次。”兵部尚書司馬欣匯報晉備。

  ??“啟稟大王,至今為止我工部已經為全體府兵精銳與大王親軍士卒換裝精鐵武器與鑲鐵甲胄。”工部尚書武涉上前匯報道。

  ??不知不覺間,又經過一年的努力,晉國已經成為一個帶甲六十七萬的超級霸主了,項羽甚是欣慰。

  ??與此同時鹹陽城章台宮內,蕭何也在向秦王劉邦匯報秦國一年的收成情況。

  ??“我秦國今歲收田租一千三百八十萬石,賦稅收黃金一百二十八萬八千三百斤(一斤黃金等於一萬秦半兩,13億半兩錢≈32億五銖錢),秦國有郡五為內史郡、南陽郡、上郡、北地郡與隴西郡,有縣邑一百九十四城,民九十七萬戶,口四百三十六萬人,成丁一百四十二萬人。”

  ??位於成都的雍王宮內,丞相董翳也在向雍王子嬰呈遞奏表。

  ??“我雍國有郡三為漢中郡、蜀郡與巴郡,有縣邑九十八城,民五十二萬戶,口二百三十四萬人,成丁七十八萬人。”

  ??“給江州章元帥亦呈上一份雍國戶籍地冊!”雍王嬴子嬰吩咐道。董翳欣然應諾。

  ??十月下旬,大夏諸國都在整理本國戶籍地冊。

  ??“我齊國有郡三為濟北郡、臨淄郡與膠東郡、有縣邑一百二十城,民七十八萬戶,口三百五十七萬人,成丁一百一十九萬人。”齊相李左車向齊王韓信匯報。

  ??“我韓國有穎川郡,有縣邑六十二城,民三十一萬戶,口一百四十七萬人,成丁四十九萬人。”韓國就是打醬油的。

  ??“我牟國泰山之中,有縣邑二十四城,民十七萬戶,口七十二萬人,成丁二十四萬人。”彭越建的新國家。

  ??“我代國有郡二為代郡與中山郡,有縣邑五十三城,民二十六萬戶,口一百一十七萬人,成丁三十八萬人。”代相陳午向代王張敖匯報道。

  ??“我趙國有郡二邯鄲郡與巨鹿郡,有縣邑一百一十一城,民六十一萬,口二百七十八萬人,成丁九十二萬人。”趙國經過陳餘之亂,如今國勢不振,趙相張耳在趙王龍首宮中唉聲歎氣。

  ??“我魏國有郡二東郡與碭郡(半),有縣邑七十一城,民三十六萬,口一百六十二萬人,成丁八十五萬人。”

  ??“我燕國有郡四為上穀郡、漁陽郡、右北平郡與遼西郡,有縣邑六十二城,民三十一萬,口一百五十五萬人,成丁五十二萬人。”

  ??“我魯國有郡二為薛郡與琅邪郡(半),有縣邑四十六城,民二十四萬,口九十六萬人,成丁三十二萬人。”

  ??“我吳國有郡二為吳郡與會稽郡,有縣邑四十三城,民二十萬,口九十二萬人,成丁二十九萬人。”

  ??“我楚國有郡五為東海郡、泗水郡、碭郡、淮陽郡與琅邪郡(半),有縣邑一百六十五城,民八十二萬戶,口三百六十九萬人,成丁一百二十三萬人。”

  ??“我九江國有郡二為九江郡與廬江郡,有縣邑四十九城,民二十五萬,口一百一十萬人,成丁三十五萬人。”

  ??“我臨江國有郡二為南郡與洞庭郡,有縣邑三十一城,民十五萬戶,口六十三萬人,成丁二十一萬人。”

  ??“我衡山國有郡二為衡山郡與長沙郡,有縣邑二十七城,民十三萬戶,口五十五萬人,成丁十九萬人。”

  ??各國成丁大約三分之一可以帶甲成兵,戍衛城池,大約三分之一甲士可以出城遠征。中原地區一戶大約可收二百秦半兩的賦稅與十五石至二十石穀物,市稅和山川稅各地不同。

  ??在地廣人稀的古代,戶口就代表了可以收到的賦稅糧食和兵員勞役。

  ??先秦時期長江中上遊流域,長期流行傷寒疫情。在張仲景《傷寒雜病論》有效治療傷寒之前,臨江國與衡山國人口增長都非常緩慢。經常傷寒疫情一流行,地方各縣戶口就銳減,十不存一。

  ??。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