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聖皇帝傳三!
作者:李默李世民      更新:2021-08-03 00:52      字數:3001
  這一份聖旨簡直驚呆了太極殿當中的文武百官,這一刻太極殿當中的文武百官才明白過來。

  ??為什麽今日聖皇帝一定要長安城當中的所有文武百官,無論大小全部都來太極殿恭賀秦王回朝,本以為是聖皇帝想給秦王一個下馬威,但是萬萬卻沒有想到,聖皇帝竟然來了這麽一個金蟬脫殼。

  ??秦王李世民也被這一招直接給整懵了,本來李世民這輩子都沒打算再當皇帝了。畢竟他比李默大了十幾歲,現在黃土都埋了半截了,而李默還是如日中天,而且憑李默這個身體素質就算不能夠萬歲萬歲萬萬歲,但是活個七八十歲應該也沒啥問題,李世民都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卻萬萬沒有想到,李默竟然又給他來了這麽一手!

  ??百官們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要堅持去找聖皇帝,但有人卻覺得遵從聖皇帝之願,奉秦王李世民為大唐皇帝,

  ??最終之結果,還是李世民當了大唐皇帝,如曆史一般,年號為貞觀,

  ??貞觀元年,秦王李世民繼位,聖皇帝李默巡遊天下,不知所蹤!

  ??李世民登基,壯誌勃勃,本想幹些什麽大事兒,但是才發現他好像上了燕王的當,如今大唐已經沒什麽大事兒要幹了,

  ??那些門閥氏族早已經被燕王收拾的安安分分,科舉武舉,也已經被李默搞到了成熟化,大運河也被開發出來,玉米土豆和紅薯大大提高了大唐的糧食產量

  ??就連邊疆現如今也已經是安穩如山,現如今的大唐沒有什麽內憂外患,也沒有什麽大事兒要處理,甚至都沒有什麽潛在的敵人,最大的事兒,便是處理一些朝堂上的瑣碎之事,聽著魏征和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在朝堂之上的不斷扯皮。

  ??值得一說的是,聖元元年,李默繼位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並沒有追隨李世民前去邊疆,不過這也是李默有意而為之,

  ??畢竟像長孫無忌房玄齡這種雙九十的大佬級人才,如果不用來幫自己理國的話豈不是大大的浪費了,

  ??記住網址biquge.

  ??更何況李世民守衛邊疆,把秦瓊和尉遲恭帶過去也就算了,帶這麽多謀士過去幹啥,造反哪?

  ??而魏征在聖元元年到聖元十五年,堪稱聖皇帝李默第一寵臣,已經成為大唐時至名歸的第一宰相,而且魏征兩袖清風,深得大唐百姓愛戴!

  ??不過即便如此,魏征和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許多時候還是頗有政見不和之處,所以朝堂之上的爭吵是免不了的,

  ??而李世民每天所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便是聽魏征繼續懟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而房玄齡長孫無忌和杜如晦等人依舊孜孜不倦的和魏征互懟,似乎從來都沒有認輸的時候!

  ??李世民這才知道自己可能上了燕王的惡,如今天下大事沒有,當這個皇帝又有什麽意思呢?隻需要做到無為而治,如同文景一般,蕭規曹隨就可以了。

  ??李世民在位期間共十八年時間,從貞觀元年到貞觀十八年,繼承聖皇帝李默的眾多製度,十八年期間,大唐並無大事發生,國力依舊在不斷的發展,大唐每年的賦稅都遠超九千萬白銀,

  ??不過李世民在位之時倒也並非是真的,啥事兒都沒有發生,比如貞觀八年吐蕃再次挑釁大唐,李世民二話不說直接帶領秦瓊尉遲恭薛仁貴等人前去,將吐蕃狠狠的給揍了一頓,貞觀十二年,高句麗泉男建駕崩,高句麗內亂,李世民又再度不懼千辛萬苦,帶兵前去平定高句麗。

  ??貞觀十五年,突厥有死灰複燃之跡象,出兵席卷了北邊一個小鎮,李世民再度出兵,橫掃黎庭,就將突厥草原給狠狠的掃了一遍!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在長安病逝,尊號為武皇帝!

  ??而貞觀十五年到貞觀十八年期間,大唐老臣紛紛離世,

  ??秦瓊尉遲恭於貞觀十六年老死,長孫無忌於貞觀十七年老死,房玄齡,杜如晦等,於貞觀十七年冬病死……

  ??李世民駕崩,大唐的新任皇帝便又提上日程,不過這個時候便出現一個很大的爭論,究竟是立聖皇帝李默的子嗣為皇帝,還是立武皇帝李世民的子嗣為皇帝!

  ??就在百官爭論不休之際,已經銷聲匿跡了十八年之久的聖皇帝李默,突然間又現身長安!

  ??不過這一次這位聖皇帝現身長安,並非是為了繼續回來當皇帝的!

  ??因為這位聖皇帝李默此次現身長安,其目的同樣也是為了幫大唐找好下一個皇位繼承人,

  ??隻不過這個人卻是所有人都萬萬沒有想到的,本以為這位聖皇帝回來是為自己的子嗣撐腰,當大唐皇帝,

  ??好打壓一下李世民的子嗣,不過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聖皇帝所推舉的大唐下一位皇帝並非是他的子嗣,也並非是秦王李世民的子嗣,而是將當年的聖後武媚娘強推為大唐下一任皇帝!

  ??百官們頓時驚愕無比,這位聖皇帝固然是豐功偉績,所達成的文治武功,甚至比千古一帝還要更牛掰,但是也不能夠說給誰皇帝就給誰皇帝吧,十八年前你一聲不吭把皇帝給辭了,然後要把皇位讓給李世民,十八年後你就突然間回來說要把皇位給一個女人,這未免有些太過兒戲了吧。

  ??不過無論百官們如何反對,但聖皇帝依舊是堅持己見,雖然十八年時間過去,但是這位聖皇帝的威望卻似乎並沒有減弱半分,尤其是在聖皇帝的聖元之治和武皇帝李世民的貞觀之治之下,誰都不希望大唐的下一任皇帝,是個平庸之君,乃至昏君!

  ??最後由魏征提出建議,女子為帝未嚐不可,但若是聖後為帝,三年不能夠服眾,百姓如有民怨,那麽聖皇帝李默必須再回長安,重新接過皇帝的重擔!

  ??魏征的考慮簡直可以說是戳中了百官的心思,畢竟女子為帝千古未有,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一個女人能夠當好皇帝,用三年時間換取聖皇帝回歸皇位,如此一來,大唐後世之君的問題也能夠就此而解決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李默當即同意下來,大唐的第四位皇帝便由聖後武媚娘擔任,立國號為天授!

  ??女子為帝,雖然開千古未有之舉,但是不得不說,聖後為帝,對於朝堂政局處理,頗有獨到之手段,甚至許多事情殺伐果斷,處理果決,比之聖皇帝和武皇帝,似乎還都要更加果斷一些!

  ??聖後為帝十年,國家法治森嚴,百姓路不拾遺,刑部的案件少了近三分之一之多!

  ??百官們無可奈何,三年之後,聖皇帝李默並沒有出現在長安,因為這位聖後在天下百姓的風評當中極為不錯,即便是比起聖皇帝和武皇帝來說也不見得有多麽遜色!

  ??天授十年,聖後患病,聖皇帝李默再度出現在長安,百官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因為大概知道聖皇帝這一次出現,依舊是為了確定大唐下一任皇帝!

  ??在聖皇帝的強力建議之下,大唐的第五位帝王,乃是秦王李世民的子嗣李治,

  ??這一次百官們幾乎是沒話說了,李治繼位,是為唐高宗,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