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道極賜予
作者:夜帝2021      更新:2021-08-02 23:03      字數:2587
  問題是,趙穎喆和趙穎仲兩位皇子就在身邊,無論如何,當著他們的麵,推薦別的皇子,顯然是要得罪人的。這是兩位浸淫朝政多年的老臣,絕對不會去做的事情。

  ??趙穎喆自然對這一點心知肚明,要知道,他也是一位見過血火的將軍。他想了想,跨步上前,對著趙文罡說:“啟奏父皇,兒臣鬥膽請擔任欽差大臣,前往煬州、瓏州、梧州等地,勘查災情,懇請父皇恩準。”

  ??趙文罡眉頭動了動:“你要去西邊和北邊?那邊可是靠近西蠻之野和北荒大地啊。”

  ??趙穎喆再次強請:“請父皇放心。兒臣曾隨父皇征戰南北,即便是麵對西蠻之野,兒臣也定不負父皇期望!”

  ??趙文罡的眉頭不由得擰緊了:“穎喆啊,這西邊、北邊可不比中州,你是清楚的。你要想替朕分憂,擇南邊的鯤州,不也挺好嘛。”

  ??趙穎喆心意已決:“父皇,兒臣是皇長子,理應垂範眾皇子,而且,兒臣雖跟著父皇,率大宋鐵騎揮師南北,唯有這西邊還未曾涉足。兒臣年近而立,別無他求,隻想趁此機會,去看看西邊的風物人情,也好了卻行走天下的願望。還請父皇成全。”

  ??溫世澤和宮太卿兩人都感覺到趙穎喆已是心定意堅,便有意無意地互相看了看,兩人自是相顧莫逆。

  ??溫世澤先是跨步向前:“臣附議。”

  ??宮太卿馬上跟上:“臣也附議。”

  ??趙文罡正要示意,誰知肅立一旁的趙穎仲也上前一步,施禮:“兒臣也願追隨皇兄,一同前往。”

  ??趙文罡有些詫異地看了一眼八皇子,真想罵他一頓,我這是要去賑災,他湊什麽熱鬧?

  ??趙穎喆見趙穎仲也如此堅決,自然不打算帶著這麽個頑劣的弟弟出遠門。

  ??趙穎喆當即向趙文罡聲明:“勘查災情,非同兒戲,兒臣請一人前去。”然後轉過頭,看著趙穎仲:“弟弟,這不是去觀光,你去幹什麽?”

  ??趙文罡卻在這一刻,忽然有了新的想法。無論趙穎喆去幹什麽,有了趙穎仲陪著,他還是放心的。畢竟兩個皇子,同出一母,打斷骨頭連著筋哪,再說了,讓這個頑劣至極的小魔頭去經曆一番世俗的打磨,也未嚐不可,說不定也能讓他回心轉意,安心朝綱,諳熟朝政。

  ??於是,趙文罡佯裝十分高興地說:“好事啊,兩個皇子肩負朝廷使命,趕赴荒蠻之地,安撫黎民百姓,不也是順啟朝的大事嗎,這也必將成為大宋曆史上一段佳話。所以……”

  ??他得意地看著兩個兒子,頓了頓:“穎喆、穎仲聽旨!”

  ??兩人立刻回答:“兒臣在!”

  ??趙文罡:“朕命,皇長子趙穎喆為欽差大臣,攜八皇子趙穎仲,前往煬州、瓏州、梧州,勘查雪災實情,安撫受災百姓,以彰陛下隆恩、以顯朝廷威儀、以決天下饑困,不得有誤!”

  ??兩人施禮:“絕不辜負父皇派遣!”

  ??趙穎喆見父皇如此堅決,也就不再說什麽了,隻是他心裏總有一層陰雲:“但願這個小弟弟別給我添亂就好……”

  ??溫世澤和宮太卿也長長地呼出一口氣,這個結果,既避免了得罪兩位皇子,而且也得到了皇上的認可,還算是兩全其美的。

  ??正當兩人打算離開時,宮太卿看到身邊的八皇子趙穎仲正忽閃著淘氣的眼神左顧右盼,又像是在認真地聽著君臣對話,他心裏忽然明白了。

  ??宮太卿即刻下跪:“老臣還有一事,懇請陛下旨意。”

  ??趙文罡有些不解:“哦?……啊……奏!”

  ??這次,溫世澤是沒有看懂宮太卿,不知他要幹什麽,也就站在一旁,等著他說話。

  ??宮太卿說:“老臣以為,大宋開國以來,已享四百年天朝盛世,立儲一事,也可提上日程。此次賑災事成,可否召集群臣,商議立儲一事?”

  ??溫世澤這回看懂了,宮太卿是要趁熱打鐵,在趙文罡心情不錯的時候,繼續給趙文罡投出橄欖枝。

  ??趙文罡看看宮太卿,再看看趙穎仲,他明白了。有時候,君臣之間的關係,也是挺滑稽的。他很清楚,這件事隻要他開口,至少宮太卿這邊是沒有任何異議的。但是,此刻他實在無心決斷立儲之事,何況,當著大皇子的麵,不加掩飾地強行確立趙穎仲為儲君,隻怕對趙穎仲本人也不會是件好事。

  ??趙文罡從龍椅上站起來,看著宮太卿,擺擺手:“哦,當前大宋最大的困境是如何賑災,立儲之事嘛,今天不議。愛卿,跪安吧。”

  ??宮太卿心裏也明白,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這件事。臣子一味迎合皇上,也有私自揣測天子心思之嫌,弄不好還事與願違,當即和溫世澤拜別皇帝、皇後,轉身告退。

  ??宮太卿、溫世澤出,趙穎喆和趙穎仲也拜別父皇、母後,離去。

  ??趙文罡看著容皇後,滿臉歡顏。

  ??容皇後卻到底有些擔憂:“陛下,這喆兒帶著仲兒,合適嗎?”

  ??趙文罡大氣一笑,把手按在容皇後的肩上,說:“合適,在大宋,沒有什麽不合適的事情。在朝廷,有兩個皇子,一個武略可以征服九州,一個修為可以笑傲東陸。不會有事的。”

  ??容皇後也展顏一笑,似有春風拂麵:“是,陛下。隻是這兩人出,不知朝臣和百姓會怎麽看啊?”

  ??趙文罡搖搖頭:“朝臣的七嘴八舌,由他去吧,最後的決斷必須仍由天子出。這個道理,他們比誰都懂。至於天下子民,自古就敬畏朝廷,這是幾千年來,道極對黎民百姓心性的塑造和對世俗秩序的架構,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趙文罡忽然又想到了什麽,看著禦書房正中懸掛著那副九州地形圖,說:“容啊,我自認為是天子,傳承大統,非我莫屬。但即便是如此,我們也萬不可自認為是天下百姓的神。如果撕去朝政這層神秘的麵紗,我們和市井百姓沒有任何差別……除了道極賜予的這一切,我們還能剩下什麽呢?”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