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1-08-02 20:36      字數:3968
  吃完早飯,張保國和蘇茴去學校,張衛國被叮囑別出去玩,在家和弟弟看家,張安國性子靜,窩在院子角落,看一窩螞蟻就能玩個半天,張衛國就拉著張定國玩石子。

  ??這些圓潤的石子可是好不容易才在山上撿齊的。

  ??上完課回來,蘇茴欣慰的看著家裏的三個小孩,她拜托了蘇淺明幫忙尋摸一條看家狗,還沒找到呢,回頭養大了,家裏隻有小孩也不用那麽擔心了。

  ??午飯蘇茴做了入住時剩下的一點點肉,一起悶了一鍋雜糧飯,油鹽醬油,該加的加,飯還沒做好,四個小孩已經圍了過來,迫不及待了。

  ??張定國小臉像是在發光:“媽,以後我們都能吃到這樣的飯菜嗎?搬出來住太好了!”

  ??張衛國也在吞口水,好多大米飯啊!

  ??張安國:“媽,好香……”

  ??張保國:“……”他吸了吸鼻子,去看了下角落的竹筐。

  ??竹筐上滿滿的紅薯,大米則是放在櫃子裏,他打開櫃子,看了看,心裏估算了一下,應該可以吧?

  ??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原身的既能蘇茴基本都掌握了,在做飯上,再沒有了煮的過熟過生不說,她舍得下料,比起以前,廚藝的進步肉眼可見。

  ??美美的一頓之後,最小的雙胞胎張安國和張定國有午睡的習慣,張保國和張衛國是不午睡的,他們要出去玩,不過張保國是屬於不能放心玩的那種,他哪怕是出去玩,回來的時候都要帶點東西回來,或者是一些枯枝,或許是一把野菜。

  ??蘇茴也不午睡,她現在精力充沛,根本不需要午休補充精力,她戴著帽子,穿好了衣服,手裏拿著柴刀,背著個竹簍就上山了。

  ??這個上山不是去後麵的小土坡,那裏基本上沒什麽柴火,都是小孩子會去那裏。

  ??她進山,一個目的是撿些柴火,另外一個就是看有沒有草藥了,或者野味也行,她這還是第1次上山,之前一直忙著起房子的事兒,抽不出空來,畢竟這房子是她自家的,難不成別人在幫她賣死賣活的幹,她自己悠悠哉哉的去做別的事兒?

  ??那別人怎麽看她。

  ??冬天是撿柴打草的好時候,因為這時候水分含量最低,回去不用多久水分就差不多了。

  ??而且因為規定,他們不能砍柴,隻能修減樹木上的枝椏,入口處的樹基本都被修剪的清潔溜溜,隻能往山裏麵走。

  ??這個季節蛇蟲很少,不至於割個草也被誤傷,進山沒多久,速回就遠遠地看見幾個人影了。

  ??蘇茴加快了腳步,越走越快。

  ??一個多月來,堅持吐納,跟原來相比變化跟大,原身也是幹慣了粗活的,挑起一百斤的東西不在話下,現在,輕輕鬆鬆二百斤,這並不是終點,等時間長了,修為有成談不上,力大無窮就在眼前。

  ??走了半個小時,蘇茴沒有看見其他人了,這才停下腳步。

  ??人越少的地方,收獲也就越多。

  ??再深一些的地方肯定有更多的東西,但是目前那對她來說還有危險,不適合。

  ??下山的時候,蘇茴的背簍上除了柴火之外,還有一些別人看來是雜草樹根的植物在,中間壓著的還有一隻一斤重的山雞,在挖草藥的時候被驚出來的,蘇茴順手把手裏的石頭一扔,正中山雞的腳,腳受傷了沒辦法走,撲騰了幾下,最終還是被她抓到了。

  ??這隻山雞肉少了點,燉湯應該很是鮮美,加點筍幹、香菇什麽的更好了。

  ??——日常琢磨著如何改善夥食的蘇茴這麽想著。

  ??她回去的時候,蘇仲來了,拿著鋤頭幫她平整自留地,這裏原先是荒地,現在粗略的收拾了一遍,但還是有不少石頭樹根,不整理好,開春下種的時候就麻煩了。

  ??看到她,蘇仲擦了擦汗:“妹妹,你回來了,媽在裏麵呢,還有幾位你們村的嬸子。”

  ??原身父親蘇淺明,是隔壁村的赤腳大夫,母親田思怡,普通農婦,身體一向不好,當初生雙胞胎的時候受了大罪導致的。

  ??原身還有個哥哥,蘇仲,娶了大嫂常小荷,生了兩個兒子。

  ??今天,是田思怡和蘇仲兩個人過來的。

  ??田思怡不放心女兒,又想到女兒剛搬家,家裏什麽都沒有,又跟人換了些人家自己醃製的筍條過來。

  ??蘇茴把柴放到柴垛,進屋一瞧,出了原身媽田思怡,還有三個同村的嫂子。

  ??她們是來參觀的。

  ??村子裏現在一共有五間磚瓦房,原本隻有四間。

  ??一間是大隊長家,這個不用多說,一間是張白家,他家有兒子進了城,是光榮的工人,是每個月拿固定工資的城裏人,一個就是張根家,他家有兒子去當兵,最後一間,是不多的外姓陳家,他家兒子多,成年的就有六個,個個一身腱子肉,幹活賣力,又還有一手木匠的手藝,能夠建的起磚瓦房不奇怪,現在,又有了一處新的磚瓦房了。

  ??她們進來看這房子,底下用的是新磚,牆用的是舊磚,但因為排列的整齊,看上去不亂,反而有別樣的美感。

  ??地方也夠大,四間房,現在他們孩子還小,住不了這麽多,就先空著兩間。

  ??這讓不少人看得眼熱心癢,現在家家戶戶都是好多口人一起擠在一個房間睡的,蘇茴他們一家五口這樣的實在太常見,有的因為實在沒有地方,還有兩對夫妻住在一個房間的,中間用簾子隔開,晚上辦事的話,另一對就出去遛圈,差不多了,他們回去,原先在家的那一對再出去遛圈,這樣輪流,說起來好笑,卻是現實的無奈。

  ??現在看了這空著的、亮堂的、幹淨的磚瓦房,能不眼紅嗎?

  ??隻不過,想說說酸話,也沒辦法說出口。

  ??這可是為國捐軀的烈士的補貼啊,現在這時候軍人的地位不必說,人人都以家裏有軍人為榮。

  ??就算眼紅,也不能說出什麽詆毀的話,不然那性質可就嚴重了。

  ??所以蘇茴回來的時候,就看到她們和諧的坐在一起編草鞋,旁邊四個孩子都在。

  ??“丫頭,你回來了。”

  ??張安國蹭蹭蹭的跑到她麵前:“媽,口渴了嗎,我給你倒水。”

  ??這迎來一片讚譽:“這孩子真乖。”

  ??“貼心,雖然沒有生個女兒當小棉襖,也差不多了。”

  ??得到讚譽,張安國小臉有些害羞,兩隻眼睛卻亮閃閃的看著蘇茴,希望得到媽媽的獎賞。

  ??蘇茴被看的一笑,摸了摸他柔軟的頭發:“是很貼心。”

  ??她轉而看向張衛國和張定國:“其他孩子淘氣些,不過也很懂事。”

  ??這時候太陽還在半山,雖然沒有鍾表知道確切的時辰,換算一下,大概是下午三四點。

  ??“媽,我山上還有柴沒有背回來,我去把柴背回來先。”蘇茴喝了口水道。

  ??田思怡忙站起來:“叫上你哥哥一起去,早去早回啊。”

  ??一說,蘇仲立刻放下鋤頭,拿著扁擔和繩子一起出發。

  ??之前蘇茴就已經收拾好了,多了個人,多割了一些草回來,一來一回的,太陽就隻剩個尾巴了,天色暗了下來,家裏原先紮堆的嬸子都回家去做飯了,他們家的飯也在鍋上了。

  ??見他們回來了,田思怡從廚房出來:“你們回來了,飯菜我差不多做好了,你來看會,我和你哥哥也回家了。”

  ??蘇茴留人:“媽,你和哥留在這裏吃飯,吃了飯再回去。”

  ??田思怡擺手:“那就天黑了,路不好走。”這時候糧食珍貴,就沒人會去別人家蹭飯的,她心疼女兒,更不想吃女兒外孫的糧食,雖然說就快分糧食了,但是就女兒一個掙滿工分的,其他孩子還小指望不上,糧食能分多少。

  ??蘇仲也是這個意思:“妹妹,你嫂子肯定做好了飯菜等我們呢,這地還有一些沒整好,明天我再過來。”

  ??“我把醃筍條放你櫃子上麵了,你記得放起來啊。”田思怡想起來了,又挨個摸了摸自己四個外孫:“外婆回去了,改天再來看你們。”

  ??“外婆,我會想你的。”張衛國的嘴最甜,每次外婆來了,家裏都會有好吃的給他們,就像這次,帶了一兜的炒黃豆給他們幾個,他喜歡外婆,比奶奶好多了,奶奶隻會讓他們讓東西給別人。

  ??蘇茴去把之前背簍裏的山雞拿出來,硬塞到蘇仲手裏:“拿回去,之前媽身體病了這麽久,燉湯給她喝。”

  ??田思怡要拒絕,蘇茴冷下臉:“媽,你不收是不是不認我這個女兒了,孝敬給你點東西都不要。”

  ??話說到這裏,田思怡隻能咽下嘴裏的話,看著女兒,眼眶已經微紅:“好、好,媽收下還不成嗎,怎麽話就說到這裏了……”

  ??看著他們快步離開,趁著天黑前回去的身影,蘇茴回了廚房,看著一鍋的紅薯和野菜湯,一點肉腥味也沒有的鍋裏:“……”

  ??明天再去山上走走!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