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作者:大河東流      更新:2021-08-02 20:36      字數:3584
  蘇淺明和蘇仲聽到起房子,連忙問:“怎麽回事兒?”

  ??蘇茴就把剛才的決定說了。

  ??蘇淺明也不安慰了,現在女兒可要帶著外孫分家搬出去了!這事要緊!就拉住他們:“這分家到底是什麽樣的章程,先說清楚。”說定了,後麵就沒那麽多白扯的事兒。

  ??他這傻閨女喲,說是分家,但除了女婿的的津貼還有這說要建的房子,其餘的一件也沒說,這樣子分家哪成,這分家獨立出去,除了房子,需要的家夥可多了去了,這糧食就是重中之重。

  ??張成業剛才沒有仔細說這個,就是顧慮著這一點,蘇茴的娘家沒有來人,總得要等他們來了才好仔細說,現在人來了,話頭也提出來了,他就折了回去。

  ??“這事你們是現在要拿個章程?”

  ??張根點頭:“就今天說吧。”

  ??“成,你們商量吧,我給你們做個見證。”

  ??孫強沒有說話,但跟張成業站在一起,那意思明擺著,他也做個見證。

  ??公平的話還好說,不公平的話他少不得就要說道說道了。

  ??兄弟死都不放心這孤兒寡母的,他要幫他看顧著點。

  ??李滿芬想到上一次她聊得來的老姐妹把兒子分出去給出的東西,心就抽疼的說不出話來,但她也知道,這事阻止不了,索性拿著帕子在一旁抽噎。

  ??張根坐下,讓大兒媳婦把孩子們都帶走,免得他們聽了,出去亂傳話。

  ??他想了一會兒,先問蘇茴:“這房子,你是打算建幾間?”

  ??蘇茴回憶了一下原身的記憶:“我加上四個孩子,要四個房間,一個客廳,還要有個廚房。”

  ??想到現在磚瓦的難得,蘇茴看向了孫強:“有辦法弄到那麽多嗎?有舊的也行。”她受不了這住泥磚房的委屈!牆上簌簌掉泥!

  ??張根尋思著,二兒子家孩子不少有四個兒子,現在起房子,以後很長時間內估計都不會再起房子了,老二媳婦一個人帶著四個孩子,估計掙的也就是糊口的,存錢再建新房也不現實,幹脆就趁著這次機會,把以後孫子娶親要用到的房間都建好,這樣的話以後四個兒子,四個房間,客廳的話還能夠再隔出一個房間給蘇茴住,這剛剛好。

  ??蘇淺明也是這麽想的,女婿有一千塊津貼呢,分一半也有五百,手裏有這麽多錢沒處花,還惹人惦記,還不如現在建了房子,以後幾十年都不用愁了。

  ??蘇茴想的完全不是張根腦海裏想的。

  ??四個房間,她睡一間,然後大兒子二兒子一間,雙胞胎一間,雜物一間,剛剛好,至於以後大了……她不覺得自己解決不了房子的事。

  ??孫強:“新的磚瓦估計定不到那麽多,但是舊的,我能給你想想辦法,我盡力。”他沒把話說死。

  ??其他人也沒說什麽,磚瓦難得,他們都知道,有這話,就是基本沒問題了。

  ??蘇淺明是知道瓦房的價格,在心裏快速的算了一筆賬,女兒現在手裏有五百塊錢,買磚就要花去近兩三百,買瓦一百,再添置點別的,這錢就沒了,之前女婿的今津貼都是寄回家,補貼了家裏,現在要分家,也得給些錢,這一起房子,蘇女兒手裏徹底就沒錢了,這可不行。

  ??張根也明白,家裏這磚瓦房起了還沒幾年呢。

  ??他問李滿芬:“家裏還有多少錢?”這家裏的錢都一直都是李滿芬拿著的。

  ??李滿芬有些跳腳:“家裏哪裏還有多少錢,這房子才起不到兩年,錢早就花光了。”

  ??張根看著她沉下臉,沒說話,錢雖然不在他手裏拿著,但是進進出出他心裏都有數。

  ??對著張根這樣的眼神,李滿芬就心虛了,家裏的小事一直都是她做主,但大事從來都是老頭子拿主意的。

  ??她不甘不願的:“還剩下200多。”

  ??實際上一共還剩下300多,她偷偷的藏起來了。

  ??聽起來這很少,但是要聯係這時候的物價。

  ??一斤大米一毛多,豬肉一斤七毛的時代,他們一家這麽多口人,一年掙工分,扣除掉抵用的,實際拿到手裏的才30多塊錢。

  ??這三百就是十年的收入了,不少人家家裏因為家裏勞動力不多的原因一年辛苦到頭才拿不到十塊錢,再加上家裏生病、買藥、人情等等支出,全部存款加起來有一百,就是富人階級了。

  ??而他們家之所以會有這麽多錢,顯然就是因為有張平這個每個月有津貼的人。

  ??張根喝了口水,從懷裏掏出兩百塊給蘇茴。

  ??這是剛收到的津貼裏抽出來的。

  ??“加上這些,建房子應該夠了。”看到他掏出了200塊,蘇淺明揭過了這一塊:“糧食怎麽分?”

  ??張根:“房子建好之前我們還一塊吃,房子建好了,也該分糧食了,二兒媳婦種的糧食都歸她,我們在補貼一些。”一碼歸一碼,到時候糧食肯定不夠他們這麽多口人吃的,到時候他再補貼。

  ??“家裏還有一口破鍋,因為有新的一直沒去補,補好了你們拿走,被子衣服你們用的也是你們拿走,碗筷每人一份。”至於農具什麽的,都收繳到了村裏,個人的也就隻剩下菜刀小鐮刀,自己瞎糊弄著伺候自留地,這些都是隻有一樣的,沒法分。

  ??蘇淺明聽到這些,臉上的笑就和藹了,看著親家公,親家母有點拎不清,但是親家公還是個說的明白的。

  ??蘇淺明問女兒:“既然這樣,我們就這樣說定了,你去拿紙筆過來。”

  ??張衛國機靈,跑進房間去撕了張保國的作業本,蘇淺明就把剛才說的都寫上。

  ??張根看著蘇淺明利落的寫著,又補充了一句:“上麵還要寫上如果她要改嫁的話,房子要留給保國他們。”

  ??蘇茴可不認為自己會嫁人,一點都不介意:“爸,你就寫上吧,我反正也不會改嫁,都一樣。”叫爸爸這是越來越順口了。

  ??蘇淺明暗暗歎氣,女兒年紀輕輕就守寡了,沒辦法,命苦,但有他們幫襯,日子總能過起來的。

  ??最後寫完,見證人上張成業和孫強分別寫上自己的名字,一式三份,一份給女兒,一份給張根,一份給隊長。

  ??這家就算是分了,等以後大隊長去把戶籍分開,就完事了,然後他們在一起去了宅基地。

  ??張成業跟他們家其實是有點沾親帶故的,應該說他們村所有姓張的都沾親帶故,因為當初逃荒到這裏的時候,姓張的是四兄弟,這麽多年來分別結婚生子,繁衍成幾百戶人家,實際上是同一個老祖宗。

  ??張成業的家距離村中心不遠,但是張平挑選那塊宅基地就比較遠了,那邊隻有幾戶人家,因為兩塊地之間全都是上了年份的李子樹,這些樹誰也不舍得砍,是村裏孩子們的珍寶。

  ??而且他們村叫李村,就是因為這李子樹得名的。

  ??在那裏的宅基地中,張平申請的那塊在最裏麵,前麵的都有人了,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建起來。

  ??雖然是最裏麵,但是安全上卻沒有什麽顧慮,因為後麵的是一座小山坡,高度不超過50米的那一種,是小孩子采摘野果、野菜的聖地。

  ??小山坡的後麵,則是他們村的田地,這麽獨一座的小山坡,基本上不會出現什麽野獸,安全無虞,但又保證了足夠的隱私。

  ??蘇茴很滿意,覺得簡直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現在是七十年代,跟她穿越之前的七零年很像,生活物質缺乏,還進行著某種運動,她到時候肯定不能像原身記憶中那樣頓頓青菜紅薯,偏僻一些、人少一些,正好方便!

  ??※※※※※※※※※※※※※※※※※※※※

  ??原身丈夫(背景板男主):張平

  ??大兒子:張保國,10歲

  ??二兒子:張衛國,7歲

  ??三兒子:張安國,5歲

  ??四兒子:張定國,5歲

  ??順序:保.家.衛.國、安.邦.定.國。

  ??(三四是雙胞胎)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