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在青樓裏打擂台 (三)
作者:陳雯達      更新:2021-08-02 17:07      字數:2237
  到了晚上酉時,醉仙樓又響起了一陣鞭炮聲。搭建在了一樓正廳裏的大舞台上就響起了一陣“咚咚咚鏘”的鑼鼓聲。然後一個龜公(也有地方叫“大茶壺”的)就拉長了聲音喊道:“醉仙樓選花魁,開始嘍~~”

  ??然後,在各種樂器聲中,臘梅打頭地上去跳了一曲《飛天》。她跳完了以後,龜公又拉長了聲音,笑嘻嘻地報了上來:“各位客官看好啦!記住啦!這位呢,是素心館的臘梅!”

  ??底下立馬一陣哄堂大笑。隻是這些笑聲裏包含的成分太複雜了,有淫蕩的、有嘲弄的、有看好戲的……鄭蘋萍在樓上聽著,卻無心也無力去解。

  ??臘梅打過頭陣以後,其他的姑娘也都依次地上去展示了才藝。有唱戲的,有唱曲兒的,有跳舞的,還有彈琴的。幾乎是每一位姑娘表演完都會有一陣哄笑。

  ??那些笑聲裏包含了太多調戲的味道,尋常人家的女兒要是聽了這樣的笑聲,必定是又羞又惱的!但是這些姑娘都是在醉仙樓裏掛了牌的,既然吃的是這碗飯,又哪裏會懼怕拋頭露麵了呢?她們做的就是這樣的皮肉生意,不怕那些男人好色,也不怕那些男人淫蕩,就怕他們不夠好色,不夠淫蕩,不然這些姑娘們的生意怎麽上門呢?

  ??海棠是最後一個壓軸上場的,她現在已經改了花名叫牡丹,不再叫海棠了。她手捧著一把琵琶上場的,自彈自唱,唱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

  ??樓下鬧哄哄的,鄭蘋萍換上了男裝,也扮成了一個龜公,人在一樓、二樓間不斷地來回穿梭地連軸轉著。一會兒是廚房裏跑過來說,存菜告急了。一會兒是龜公跑過來說,樓下滿座了,二樓還有位置,但是客人又死活不願意被安排到樓上去坐,就非得兩桌的客人,搶一個位置。……等等等等,就是有各種突發的狀況。各種你想都想不到的幺蛾子,但是它卻就是這樣子不可思議又真實地冒了出來!鄭蘋萍歎了一口氣:哎!原先怕沒有客人,心裏煩。現如今客人爆滿了,卻也還是身累心煩呐!

  ??鄭蘋萍忙到沒有思緒,腦袋已經到了放空的那種狀態了,她在樓上樓下穿梭的時候聽見了海棠的彈唱,聽到的時候她並沒有時間去傷春悲秋,也沒有時間去想任何的事情,但是眼淚卻是不知不覺地自己掉了下來。鄭蘋萍發覺自己的臉上涼涼的,才知道自己掉眼淚了,她伸手用袖口擦了一把臉,就又接著跑樓上了。

  ??海棠因為她自小成長的環境優渥,琴棋書畫都是自小學大的,她的學識和才情,哪裏是那些臨時抱佛腳,學了十天半個月的青樓姑娘們可以比的?尤其是她的那一手琵琶彈得更是:

  ??雪月風花,輕撫琵琶,

  ??彈不斷青絲歲月。

  ??月下獨酌,波瀾不驚,

  ??玉潔淵清。

  ??曲終,霓裳迎風舞,

  ??散盡一世風華。

  ??海棠抱著琵琶,唱完了一曲《琵琶行》,龜公又上去報花名:“這是最後一位嘍!各位客官可要記好啦!這位是國色天香閣裏的牡丹姑娘!”

  ??龜公一報完,底下又是一陣持續的哄笑和吵鬧。

  ??然後,所有的姑娘們又都被一起叫上了台,共舞了一曲《麗人行》。婀娜多姿的舞曲跳完以後,那些姑娘們就都先行回各自的房中去了。剩下的就是老鴇和那些龜公們最擅長的事情了——跟那些嫖客們討價還價。

  ??到了這個時候,那些嫖客們哪裏還有心思喝酒吃菜?早就都已經圍攏過去舞台旁邊找老鴇叫價要姑娘了。

  ??醉仙樓裏麵已經是一片狼藉,打掃的人手根本不夠,鄭蘋萍隻能擼起袖子自己也下去打掃桌椅。隻是在穿梭的間隙不停地聽到有嫖客提起了牡丹姑娘,隱隱約約聽著價錢也是在不停地往上加。鄭蘋萍心想:“海棠有戲了!”

  ??鄭蘋萍忙到深夜,累到人一沾到床就癱倒,睡死了。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才爬得起來。青樓這種地方,早上一般都沒什麽生意,也並不開門營業。

  ??這個時候的鄭蘋萍才知道,原來海棠果真不負眾望,奪得了花魁。而且據說昨夜,有嫖客花了一百兩的銀子包下了海棠。是整個醉仙樓裏有史以來的最高價錢了。她自然地也就成了醉仙樓裏當之無愧的花魁了!

  ??這一百兩銀子是個什麽概念呢?能相當於當代的差不多是多少的人民幣呢?這樣給大家算算,大家看著就清楚了!明朝中期的一兩銀子,幾乎可以買上400斤的大米了。按照我們當代最便宜的米價,一斤大概3塊錢來算,也就約等於1200塊RMB了!那一百兩,也就是相當於120000元的RMB了。當然!這還不考慮明朝時期的生產力相比我們當代是要更低下的,米價自然是要貴一些的。所以,你們大概可以估算一下,這一百兩是約等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了。所以,很多電視劇裏麵動不動就拿出來幾千兩、幾萬兩黃金白銀的。大多是在哄騙看客的。真的沒有這麽多的黃金和白銀任人揮霍的!

  ??要知道,明朝的開祖皇帝朱元璋曾經下過令,官員貪汙60兩以上,就已經可以判處死刑了!所以,這一兩銀子大約是個什麽概念了呢?

  ??而鄭蘋萍早就已經在農舍裏被那個庸醫騙走了金耳釘又騙走了孫老伯家幾乎是所有的積蓄的時候就學會了:錢,是要一個銅板一個銅板地花的!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