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中秋佳節(三)
作者:陳雯達      更新:2021-08-02 17:07      字數:1852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這紫禁城裏搭了好多處的戲台唱戲呢。那些戲文,鄭蘋萍聽不懂。畢竟身在21世紀,各種藝術都已經有了那麽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和表現形式。有了那麽多又直接又直觀的表現形式,大家也都習慣了不費腦筋地就直接接收,自己想要看到的,想要聽到的信息。所以,這些上了年代的、古老的東西,便被很多人遺忘了。

  ??鄭蘋萍聽不懂戲文,就隻聽得台上的戲曲唱得咿咿呀呀,鑼鼓在一旁敲打得“咚咚鏘鏘”的,很是熱鬧。她拉著美豔越過這些戲台,往人多的地方裏擠過去。

  ??鄭蘋萍拉著美豔在人群裏穿來穿去,才來到了人群包圍圈的前麵。這裏圍了許許多多的人。鄭蘋萍才知道原來今日的紫禁城裏是真的熱鬧。不單來了許多的王孫貴族,甚至連許多家住京師的王公大臣以及家眷也都一起過來了。

  ??原來今日要普天同慶,皇帝宴請了王公大臣共度仲秋佳節。皇帝在麟德殿設了“大宴儀”,賜宴百官。而跟隨那些王公大臣一起過來的家眷,則安排了她們在這裏玩兒,打發時光。

  ??隻見這裏左右兩邊各自豎了一根長竹竿,上麵再高高地挑了一塊紅布做成的大橫幅,上麵寫著“海底撈月”,這一關過了,可以拿上小獎品就走人,也可以一路再闖關下去。後麵還有三關,總共闖過四關的,還有最後的大禮物拿。這裏的遊戲一環套著一環,又有些難度,不是輕易就能過的。這樣子吊足了人家的胃口,又讓人輕易不肯罷手,所以就集聚了許多的人在這裏。

  ??有親自下去闖關的,有在旁邊看熱鬧,替人加油鼓勁兒的。大家玩得都頗為開心。能到這裏來的,不是原本就住在這紫禁城裏的王爺、公主的,就是王孫貴族或者王公大臣的兒女及家眷,後麵都還跟著丫鬟和內侍隨身伺候的。

  ??鄭蘋萍看著大家玩兒得那麽開心,心裏癢癢,也很是想要下去玩兒。

  ??於是拉了美豔一起下場。兩個人拿了一張入場劵下場。這裏原本就是用來供那些一起入宮的家眷們無聊打發時光用的,所以,規矩雖然是有,但是並沒有執行得那樣嚴格。兩人共用一張入場劵,隻要你禮物是隻拿一份的,那過不了的關卡,讓別人來幫你闖都沒有關係。

  ??第一關“海底撈月”就是一個博餅用的超大的紅色的陶瓷大碗,裏麵裝了大半碗的水,水裏麵再放了一些很小顆的鋼珠,再給你一雙超長的筷子,讓你在旁邊的沙漏流光之前,把那些珠子都夾到另外的一個空碗裏。

  ??鄭蘋萍試了一次,那雙大筷子用著不趁手,小鋼珠原本就小不好夾,再放到了水裏,就更容易打滑了,這樣難,可不就像是“海底撈月”呢嘛?!

  ??鄭蘋萍才夾了約摸三分之二,那沙漏裏的沙就都流光了。不甘心又試了一次,還是差了一點兒。鄭蘋萍正賭氣地還要再試一次,旁邊的美豔看了,對她說:“姑娘,要不?奴婢來替您試試吧?”

  ??鄭蘋萍便把筷子遞給了美豔,好家夥!這美豔就像是專門練過的一樣,夾得賊穩,還賊快,不一會兒就把那些小鋼珠都夾到空碗裏了。鄭蘋萍一看過關了,高興得一直拍美豔的肩膀,不停地說:“美豔你好厲害!美豔你好厲害啊!真棒!真棒!你怎麽做到的啊?”

  ??美豔也跟著樂了:“姑娘!奴婢自從進了宮,粗活兒細活兒都是要做的,做得久了,手自然就快一些了。並沒有什麽稀罕的!”

  ??兩個人過了關,開開心心地去蓋了通關的章。鄭蘋萍並不滿足過了一關就走的,她要接著通關。

  ??第二關是“環環相扣”。這個可簡單了!這個就是類似於我們當代的套娃娃。就是用竹子做了竹圈圈,再給地上畫條線,人就站在那條線外,把手裏的竹圈,往那些泥塑的娃娃身上套,至少要套中五個,才能算過關。

  ??這個她鄭蘋萍在行啊!先別說她在當代的時候就經常玩兒這個套娃娃,再說了,她身高臂長的,可是占盡了先機呢!

  ??鄭蘋萍往那兒一站,身體盡量往前傾,她的身高,再加上她的手臂,一扔一個準兒,輕輕鬆鬆,分分鍾就套中了五個娃娃,手中還有剩餘了三個圈圈呢!就浪費了兩個竹圈,沒套中。

  ??美豔一看鄭蘋萍這麽輕鬆就過關了,開心地蹦得老高,一邊蹦還一邊鼓掌:“啊~姑娘好厲害呀!姑娘這麽厲害呢!”

  ??兩個人又興衝衝地去蓋了章,又擠往下一關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