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懷朔的冬天
作者:蕭量白      更新:2021-08-02 13:04      字數:4084
  在被凍死之前,侯景終於回來了。

  ??其實已經是夜裏,其實這個時候也不用擔心了,大規模的征戰已經結束。按照賀六渾的想法,破六韓拔陵肯定要退兵武川,要等到這個寒冬過去才回來。這個天氣,路上除了亂兵和馬賊之外,其他的什麽也沒有。

  ??賀六渾看見侯景也很激動,覺得的確虧欠了很多,讓他一個人在外麵跑,風險極大。賀六渾自我感覺,情感比較脆弱這一關是自己最大的問題。總是舍不得身邊的人去冒險,總是想把什麽事情都想周全。這樣的心態極大影響到自己的決策,真是要不得啊。崔蒿幾次暗示自己,要舍得。就連淡然大師也用很多故事勸解自己,看來對自己人心軟是個大問題了。

  ??侯景凍得夠嗆,也餓得夠嗆。進城之後,三大碗小米粥下去,還啃了一根羊腿。這才開始說話。

  ??“糧食,他們缺糧。”這是侯景的第一句話。

  ??賀六渾點點頭:”我知道。上次之所以於景被殺,就是因為不肯放糧。“

  ??“不是,是所有地方都缺糧了。“侯景緩口氣繼續說道:”連朝廷大軍都缺糧了。“

  ??賀六渾一聽,就明白了。

  ??邊塞六鎮的糧食,一般都是兩種途徑:一是朝廷供給,這部分是大頭。特別是軍隊需要和官員俸祿等。另外一部分就是靠自籌。這裏的民眾均田製之後,大量的軍戶都是自己種田和放羊牛。

  ??懷朔也是如此,所以大軍的屯糧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畢竟這裏離開中原太遠,且途中多是沙漠,行車十分困難,運輸糧食耗時費力,糧食過來極其不易。邊塞六鎮地區雖然也實行了均田製,但收益者多為官員豪帥。百姓的均田又遭破換,大量人員變成饑民。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大魏後期,旱災發生頻繁,涉及範圍廣泛,對於農業和牧業都造成極大損害。從大魏太祖登國元年(386)開始到大魏出帝太昌元年(532)的近150餘年內,據不完全統計大魏發生旱災的年份有69年,占三分之一的時間,而這三十年災害的高發率竟達到更甚,為65%,災害範圍幾乎波及全境。這種自然狀況造成了大魏後期流民肆虐成風,社會動蕩,人民的生活處於水生火熱之中。

  ??盧長貴大驚失色說道:“侯景,按照你的說法,難怪這些人拚命的攻城,不是想真正攻下來,而是想死人!”

  ??侯景點點頭:“他們的糧食不夠,就算回到武川估計也要餓死人。所以拚命攻城肯定是為了消耗人命。這樣的辦法,最好!攻打我們更可以消耗我們的實力。”

  ??這一次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了。

  ??司馬子如說道:“他們還會攻城?難怪我說,這些天的攻城,力度不大,死人不少。”

  ??崔蒿這時插句嘴:“我覺得他們內部肯定有問題。你看葛榮帶的沃野軍,攻城就完全不一樣,光打雷不下雨,死人很少。”

  ??侯景點點頭說道:“這次叛軍之所以能夠順利擊敗朝廷大軍。就是因為高車族等豪帥都投靠了他們,聯軍夾擊。而聽說這些人的要求,就是各成體係,保持相對的獨立。”

  ??賀六渾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侯景始終沒有說。還是盧長貴忍不住了,說道:“朝廷的援軍呢?我們要守到什麽時候?“

  ??“據說現在朝廷自顧不暇。前次損兵折將,已經把李崇將軍換掉了。現在一時還沒有援軍。而且其他地方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叛軍,到處在滅火。聽說,有人建議,六鎮遠在塞外,隻要一時攔住他們進入中原,就暫且不管。等騰出手來再說。”侯景的話讓大家都啞了火。這個沒有援軍,就是自己玩,那怎麽也玩不過啊。四麵都是敵人,而且力量自己最少。隻要消耗下去,遲早是死啊。

  ??花弧最近比較開心,不知道怎麽回事。所以也積極發言說道:“我們懷朔的糧食不是問題吧,前次軍主說整備的時候,不是從武川等地調集了一批糧食。”

  ??糧食問題在古代是機密大事,不能輕易言講的。所以沒人接話,花弧楞了一下,繼續說道:“那接下來怎麽辦?”

  ??這個問題可以回答。賀六渾說道:“先應付好攻城,估計也就是這幾天了。再不退兵,他們大部分人要死在路上了。”

  ??侯景又說一句:“主力軍已經回去了。我回來的時候,看見破六韓拔陵的親兵隊已經朝武川出發了。”

  ??司馬子如一聽,趕緊說道:“你說的是真的?”

  ??侯景說道:“當然是真的,我躲在雪地裏。最近的馬匹都差點踩到我。清清楚楚,那就是破六韓拔陵的旗幟啊。“

  ??賀六渾和司馬子如對看一眼,心領神會。

  ??盧長貴一拍侯景的腦袋:“你就知道吃吃吃,有話一起說完好不好。”

  ??侯景一撥楞腦袋說道:“我都凍死了。”

  ??盧長貴大怒:“凍死了,又不是腦子哦凍僵了。說話一節一節,被你憋死。還有沒有?”

  ??侯景搖搖小腦袋:“應該是沒有了。”

  ??大家夥笑的栽,賀六渾笑著說道:“好了,別折騰了。讓侯景好好休息一下,盧長貴你多陪一會,說不定又冒出什麽消息來。司馬子如,崔蒿,我們幾個再去鎮將府。”

  ??到了鎮將府議事廳,今天隻有段長將軍一人在。所有人都覺得天氣變冷,不會再打了,所以沒有召喚都是各自守城。

  ??段長看見賀六渾就笑道:“賀堅城來了?”看來老將軍的心情不錯。

  ??崔蒿和司馬子如一下子莫不著頭腦,看著賀六渾。賀六渾苦笑道:“將軍,就莫取笑我了。這個名字,上次陸甲蕩軍主見了我還笑話我呢。”

  ??段長心情很好,點頭說道:“不叫也行,那你得把這懷朔定下來。”

  ??賀六渾說道:“不僅僅是定下來,我還想出擊一次。”

  ??段長嚇了一跳:“你又要幹什麽?打戰不是每次都是取巧,冒險。”

  ??賀六渾把侯景說的東西複述一遍,最後說道:“如果侯景最後說的是真的,那現在城外的人戰力肯定一般。就算人再多也無妨,不如我們在路上偷襲一次,說不定有意外收獲。”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我們現在已經損失了4000人,再下去壓力更大了。”段長還是有點不太願意。

  ??賀六渾知道隻要自己堅持,段長還是會聽自己的。磨蹭了很久,段長還是答應了。其實現在段長越來越發現,自己的作用就是替賀六渾把舵,而不是決策和創意了。因為賀六渾越來越成熟,果斷,大量的實踐證明,這個家夥的敏銳力和思維都是其他人無法比擬的。

  ??回到城樓,一大堆人開始找出沙盤。好久都沒有弄這個東西了,大家被攻城戰拖得都已經沒勁了。每天就是應付成堆的蟻附攻城,不停的殺,不停的砸,不停的射,真的是這樣下去,精力都被拖垮。現在終於看到曙光,可以修整,可以玩點花樣了。

  ??由於多次征戰,所以從武川到沃野的情況大家都比較熟悉。一道道坡,一個個坎,一座座小山峰,一個個戈壁都曆曆在目。

  ??花弧首先第一個出來說話:“軍主,我們是要追擊衛可孤,還是葛榮啊。”上次一抱之後,花弧越來越活躍,整個人變了一樣。

  ??“當然是葛榮了。這個老家夥一日不死,邊塞一日不得安寧。”說話的是高嶽,他和葛家一直不對付。

  ??“不是吧,應該是衛可孤。葛榮老奸巨猾的,不是善茬。”盧長貴的說法代表很多人的意見。

  ??“怎麽可能?”高嶽叫道:“你知道我們東門多少人?至少6萬呐。葛榮那邊才多少人,最多就是2萬。你怎麽計算的?“

  ??“人多怎麽了,又不是靠人多就有用。”盧長貴也不甘示弱。

  ??花弧覺得他們很煩,說道:“吵什麽,聽軍主怎麽說?”看吧,收攏一個人之後,作用大呢。

  ??盧長貴瞪大眼睛看著花弧,仿佛不認識一樣。看的花弧想一腳踢過去,結果忍住了,而且還是笑眯眯的白了一眼。

  ??盧長貴喃喃自語:“見鬼了,見鬼了。”

  ??高嶽罵道:“你才見鬼了呢,說不贏我,改成人身攻擊了。”

  ??盧長貴把高嶽拉到一邊,開始竊竊私語。高嶽也開始頻頻點頭,兩個人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商量什麽。

  ??賀六渾看了看司馬子如和崔蒿,那意思是,領導總是最後發言的,你們兩個趕緊說啊。

  ??司馬子如笑笑說道:“我覺得該去動衛可孤。葛榮的軍隊基本沒有什麽損失,士氣也不差。更關鍵的是,我們也不可能派很多兵馬。衛可孤那邊,流民比較多,比較散,抓得住機會,還可能有點用。”

  ??崔蒿點點頭說道:“我也同意這樣做。衛可孤的隊伍裏麵人數雖然多,但是各自為戰,派係紛雜。一旦出現大事,肯定是會各自為戰。那我們就可以找到機會,狠狠一擊。尤其是現在這麽多天攻城不下,還不撤兵。不如,我們派人去散播點流言,可能效果更好。”

  ??“散播流言,怎麽能到叛軍裏麵去做這些事情?”花弧反問道。

  ??然後,不約而同的,所有人的眼睛盯住正在角落取暖的侯景。

  ??侯景愣住了,麵露苦澀:“軍主,又是我啊!我才剛剛回來啊。”

  ??賀六渾哈哈大笑:“不是你還有誰,現在這個樣子,最像叛賊了。”侯景眼睛反白,直接要暈過去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