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晉城的刀
作者:蕭量白      更新:2021-08-02 13:04      字數:4183
  從洛陽的西陽門出來,就算離開了皇城,再經過通商裏、慈孝裏,最終通過壽丘裏,才算是出了郭城。這一路行來,各種景物人物紛至遝來,賀六渾等都沒有做聲,隻是默默前行。獨孤信沒有來送,也是幾個人悄悄的到了元禮府上,做了馬夫。

  ??一出城,跨過護城河,到了大路上之後,所有人馬不約而同的呼哨一聲,開始縱馬揚鞭。臉上的神色都變了很多,一個個笑眯眯的,仿若換了個人。賀六渾不由得想起自己一群人去牧馬的場景,那是一樣的快樂與輕鬆。此刻才知道自由與自在,那是人最大的財富。

  ??不過,司馬子如沒有這麽輕鬆,侯景也是既快樂又警惕。與司馬子如溝通之後,他率領幾個人換裝而去,這是曆來的慣例。一切都是按照行軍打仗的安排,就算是大家放鬆的策馬,隊伍也是絲毫不亂。強軍的第一要義,那就是紀律。這一點,從賀六渾練兵之初就已經深深的刻印在每個人的腦子裏。加上司馬子如這個最完美的執行者,一切事情都在把控之中。

  ??出城之後,就北轉,過孟津關,跨過洛水、黃河,再直奔王屋山。

  ??到了一個高坡上,賀六渾策轉馬頭。淡然大師坐在馬車上看著賀六渾笑道:“小子,此時此刻,眺望洛陽城,有何感慨啊?”

  ??“大師,洛陽城真乃雄城。能把都城從平城遷到洛陽的皇帝,真是雄才大略!雖然小子在洛陽城呆的不順,可是這裏的地理地勢真的是擔得起都城啊。不像平城,雖然是戰略重地,可是物產人口,氣候都與此地比,相距太遠啊。小子是真心佩服孝文帝!”賀六渾追古思今,感慨萬千。

  ??“洛陽此地,位於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謂“陽”,故名洛陽。西靠秦嶺,東臨嵩嶽,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據黃河之險,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關都邑,八麵環山,五水繞洛城”的說法,因此得“河山拱戴,形勝甲於天下”之名。當年周成王建都洛陽時,命令召公測量洛陽形勢,召公便卜定在“瀍水西、澗水東”的一片土地上建城。洛河在冬天很少結冰,素有“溫洛”之稱。這是王者風水啊!”淡然大師博古通今,典故風水,張口既來。

  ??司馬子如在一邊問道:“大師,八麵環山這個容易理解,何為八關?”這個家夥天生的對地理位置感興趣,到哪裏一次都會搞得清清楚楚,賀六渾的隊伍裏麵沙盤這個玩意就是他最熱衷。

  ??“據《漢書》記述,東漢靈帝中平元年,於京師洛陽周圍設置函穀、太穀、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置八關都尉,以統領八關軍政事務,警衛朝廷安全,治所在散關。為此,洛陽有著“八關都邑”之稱。其中函穀關為洛陽通向西方的要塞,西望長安,東指洛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為洛陽八關之首。”淡然大師真是無事不通。

  ??司馬子如哦了一聲,不再說話。賀六渾回望這座當世最大的城市,心裏惦念著這裏的人,想著這些天發生的事情,禁不住心潮澎湃。

  ??“洛陽城,我還會回來的!”賀六渾禁不住對著洛陽城高呼。正在西落的太陽,把賀六渾的人馬影子拉的很長很長。

  ??過了黃河,再有一天,隊伍就開始朝晉城出發。這一路上,侯景沒有發現什麽,但是賀六渾仍然小心謹慎。這曆史上多少人和事,都是倒黴在疏忽大意上。

  ??這一日,來到晉城,天氣尚好。沿晉南橋,過南門大校場,就是大南門了。驛站在城外岩參山腳下,稱之為建興驛。

  ??剛剛入住,已經是下午了。侯景就來打趣,說道:“幢主,還記得嗎?,上次路過這裏,你喝了酒,說了句話。”

  ??司馬子如也笑道:“幢主肯定不記得了,他說完就醉了,然後去睡覺,你們淋得落湯雞一樣。”

  ??賀六渾有點暈,說道:“我說了什麽?”

  ??空性小和尚這時過來湊熱鬧,說道:“你喝多了酒,拿了酒杯對天喊:如果真的是我來守護這個世界,那就每次經過這裏,都來一場大雨吧。結果真的下了雨,還打了雷,大家嚇死了。“

  ??賀六渾有點不好意思,打個哈哈說道:“那是湊巧,喝多了呢。你們看看,現在不是天氣挺好的嗎?”

  ??眾人大笑。侯景說道:“如果今天還下雨,那真的是幢主的天下了。”

  ??這時,賀六渾開始轉移話題,說道:“空性,侯景,我們去城裏看看吧。”

  ??空性小和尚很是奇怪,說道:“師兄,你不喜歡逛街的人,怎麽會想到這個城裏去看看。”

  ??賀六渾笑道:“這裏有我特別想去逛街的地方啊。估計你們每個人都想去。”

  ??侯景興致也被調動起來了,很是好奇的問道:“幢主,別逗我們了,到底有什麽啊!”

  ??賀六渾哈哈大笑:“此地鐵礦產資源豐富,有煤鐵之鄉之美稱。這裏的“大廣冶”為冶鐵官爐,境內熟鐵爐數有百餘座,晉城被譽為“九州針都”,“泰山義”剪刀名揚天下。各位想不想去城裏精選一個趁手的好兵器?過了這個村可沒有這個店了啊。”

  ??說的大家心癢癢的。都是刀尖上混飯吃的人,哪一個不是想有個好兵器。在戰場上,一個好兵器,那相當於一條好命啊。

  ??司馬子如冒出一句:“不是相州軍刀第一嗎?”

  ??賀六渾笑道:“春秋戰國的“陽阿古劍”就產自晉城。你去不去?”

  ??去!眾人大笑。

  ??結果一大夥人就跟著賀六渾進城了,果不其然,這裏到處都是鐵匠鋪。賀六渾找人一打聽,這裏有字號的有曆史的鐵器鋪太多,都說自己最好。一路行來,就是看見一個個招牌到處飄揚。侯景等人忍不住進了幾家看看,的確發現這裏的兵器更鋒利,更堅硬。看來的確是名不虛傳。

  ??賀六渾一直在看,在找。他發現一個不太起眼的地方,叫卓記鐵器坊之後,就快步向前走去。一大夥人跟著就進來了,居然站不下。這是一個所有人都熟悉的小小冶鐵坊,黑漆漆,烏溜溜,除了打鐵的爐子和站著的幾個人之外,就沒有什麽東西了。

  ??賀六渾倒是非常禮貌說道:“在下懷朔賀六渾,請問幾位師傅,卓大師可是哪位?”

  ??其中一個黑乎乎的漢子說道:“這裏都是姓卓的,不知道你找誰?”

  ??“是懷朔段長將軍介紹的,敢問?”原來段長認識的啊,賀六渾原來有任務。

  ??“哦,那肯定是我父親了,他已經打不動鐵了。現在家裏休息呢。”那個黑乎乎的漢子說道。

  ??“段長將軍交代,在下必須去拜訪一次。可否請小師傅帶個路?”賀六渾還是彬彬有禮。

  ??“好吧,反正現在也沒有什麽生意。我就帶你去一次。小六,你們幾個繼續吧。”黑乎乎的漢子隨手拿了件褡褳,走出門來。

  ??賀六渾一看,雖然黑,也是相貌堂堂的大漢,足足比自己還高半個頭。要知道自己已經是接近一米八的人了。但是這個大漢看起來不凶,還比較和善。

  ??跟著大漢,一路走去。賀六渾邊走邊問道:“敢問這位師傅大名?”

  ??大漢很爽朗的笑道:“一個打鐵的,還有什麽大名,就叫我力帆吧。這位官爺見笑了。”

  ??賀六渾繼續說道:“段將軍告訴我,卓師傅乃是大家,冶鐵技術一流,兵器鍛造乃是祖傳手藝,為何現在看起來不是特別景氣。”

  ??卓力帆搖搖頭歎氣:“這是家父定的規矩啊。他說我們卓家的兵器必須是實打實的百煉鋼,至少也要是七十二煉,才能出品。現在哪裏還有人需要寶刀,都是“五煉”、“九煉”就可以了。相比而言,我們的價格貴,出品又慢,哪裏還比得過那些量大價優的鐵鋪。我現在都擔心關門了。“

  ??賀六渾哦了一聲。問道:“這煉是不是加熱的次數?”

  ??卓力帆奇道:“這位官爺也懂煉鐵?您說的不錯,就是加熱的次數,煉了多少次火。父親的要求連續燒鍛百餘次,至斤兩不減為止。這個實在是太難了,總不可能把把都是寶刀。我們幾個月才能出刀,哪裏養得活一家人啊。”

  ??賀六渾說道:“你父親是對的,“百煉鋼”,因為將塊煉鐵反複加熱折疊鍛打,使鋼致密、均勻,減少雜質,製成的刀劍質量很高。前朝曹魏就有“百辟刀”五把,在《內誡令》中稱它們為“百煉利器”。要知道這樣的兵器到了戰場之後,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啊。一刀下去,斬金斷玉,無堅不摧。普通的刀,看來幾次對拚之後,就斷折了。我們將軍就是特別喜歡卓大師的刀,才特意叫我來晉城拜訪的。”

  ??卓力帆還是苦笑:“這位官爺有所不知。塊煉鐵的生產就慢,必須經過“冷化”,才能得到。再加上還要百次之多,這個是多麽難。別人出十把刀,我不一定能出一把啊。”

  ??難怪看起來這個鐵匠鋪那麽消沉,本來還以為是家大店。看來任何生意,不一定都是質量,還要看銷量。你是寶刀,銷量畢竟有限,而且成本太高。所以每個店鋪都有他自己的生存方式,假如是戰爭年代,估計卓記鐵匠鋪就不得了了。可是現在還是相對太平的時機,這個店鋪又不改行,估計是比較難活了。

  ??-----------------------------------------------------------------------

  ??起點網站曆史類:30萬字以下25278本:30-50萬字979本;50-100萬字1030本;100-200萬字681本;200萬字以上366本。

  ??你看到這裏我笑得半死,原來我已經超過了兩萬多人。現在開始躋身於前3000名。按照我現在寫的字數,應該是已經躋身了前兩千名,我的終極目標就是要進入前500名。各位朋友給我加油。且不論故事的精彩程度,我先用字數來壓垮一般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