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一個思想!一個意誌!一個聲音!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03-30 11:30      字數:2228
  湯若望抱著火銃彎腰:“那臣就告退了,回去我等您的好消息。”

  朱慈烺指了指火銃:“這個你不能帶走,回去抓緊把火炮給孤搞出來。”

  湯若望尷尬的把火銃交給一邊的李若璉,行了一個拱手禮走了。

  小魏子不解的問道:“殿下,您不是信不過這些蠻夷麽?怎麽火藥坊的事情又交給他們?”

  朱慈烺嗬嗬一笑:“這些洋和尚總是想借機傳他們的教,我不往裏麵摻點沙子,等武器研究完了,這研究所裏還不都是他們的人了?”

  小魏子立刻明白了:“所以您安排吳道長進去他們研究所就是讓他們相互競爭?那殿下為什麽不在派個和尚,這樣鬥的不更激烈了?”

  朱慈烺也想派個和尚去呀,但是這幫子和尚除了吃飯念經啥都不會,進去以什麽名義呢?

  李若璉微笑著沒有說話,小魏子還在喋喋不休的說著,朱慈烺轉頭看看他:“去拿今天的報紙過來,我看看複社跟楚黨今天又在討論啥?”

  等小魏子走了,朱慈烺打量這李若璉,李若璉抱拳:“殿下,湯若望等人行動盡在掌握之中,所有來往信件也都會經過錦衣衛檢查之後才會送出,目前沒有發現他們有刺探大明軍力的行動。”

  朱慈烺嗯了一聲:“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現在大明還在收拾流寇跟建奴,沒有時間關注海上的問題,一旦大明開始把目光轉向海洋,那麽競爭不可避免,這些人也就會變成敵國的間諜。”

  李若璉思考著朱慈烺的話:“是,殿下,我會派人嚴加看管。”

  李若璉看看小魏子離開的方向:“殿下,真的要對皇宮中信洋教的太監進行驅逐麽?”

  朱慈烺點點頭,李若璉從懷裏拿出一份名單:“這些人是接受過洗禮還有對洋教有密切往來的人員名單。”

  不一會小魏子興衝衝的跑來:“殿下今天的報紙。這裏還有司禮監送來的奏章,那小太監說上麵一本讓您務必看看。”

  朱慈烺好奇的拿過奏章,打開看了一眼,嘴角露出笑意:“這掙錢的機會來了!”

  朱慈烺把奏章遞出去:“這些人都不笨啊,現在都發現在咱們的報紙上發文章會被咱們利用了,這複社申請自己開辦江南學報。”

  小魏子笑嘻嘻的說道:“這樣咱們就能彌補辦報紙的虧空了。不過這一個沒有批紅,看陛下的意思是留中不發吧?還是想問一問您的意思?”

  朱慈烺敲敲椅子扶手:“李若璉,你派人把複社想要辦報紙的事情傳出去。小魏子你去備輦,孤要去見父皇。”

  兩人應了一聲都去準備,朱慈烺坐在步輦上,看著今天的報紙,複社跟楚黨爭論的是最激烈,複社大力吹捧錢謙益的文章和濟世之才,而楚黨主推丁憂在家的楊嗣昌。

  這溫體仁下去了,所以內閣就空出來一個職位,錢謙益跟楊嗣昌自然都想爭取,錢謙益靠著複社的關係,為其搖旗呐喊,楊嗣昌他爹楊鶴那也是當過三邊總督的人物,無論出身後台都不次於錢謙益。

  而且楊嗣昌素有知兵之名,故此雖然楊嗣昌沒有錢謙益後台實力雄厚,但是確正抓住崇禎的痛點,所以能跟錢謙益掰掰腕子。

  今天報紙上就有錢謙益寫的治學之道和楊嗣昌的剿賊方略兩篇文章刊登,相比於錢謙益那些之乎者也,朱慈烺還是更喜歡楊嗣昌的文章。

  楊嗣昌有對剿賊的規劃可歸納為三點:一、攘外必先安內;二,足食然後足兵;三、保民方能蕩寇。

  這些簡直跟朱慈烺不謀而合,而且參考曆史可以之道,楊嗣昌的辦法確實起到效果,使得李自成十八騎遁入深山,張獻忠詔安,一度使得流寇肆虐的狀況陷入低穀。

  後邊要不是建奴入關,朝廷抽調兵力北上,他真的已經解決了流寇,所以比起錢謙益朱慈烺更希望楊嗣昌能入閣主持圍剿流寇的工作。

  曆史上楊嗣昌是崇禎九年被奪情,十年才上任,要是能提前一年的話大明的形式或許會有很大的改觀。

  到了乾清宮通報之後朱慈烺就抱著報紙進了禦書房,崇禎看著他:“皇兒今天又有什麽事情?”

  朱慈烺遞上宮裏洋教傳播的名錄:“父皇,宮內這些人信洋教,請父皇將他們調離皇宮。”

  崇禎接過看了看:“一個洋教而已,為何要大動幹戈?皇兒的火器研究院不是還有洋和尚在製造新式火器麽?”

  朱慈烺正色道:“父皇,洋教傳教士為何遠渡重洋不遠萬裏來我大明傳教?除了他們的意誌堅定之外,又是誰支持和幫助了他們?支持幫助他們的那些人又是抱有什麽樣的目的呢?把洋教發揚光大?國際友誼?”

  崇禎聽罷細細一想,確實支持他們幫他們的人肯定不是為了洋教發揚光大國際友誼,想想這些人的所作所為明顯是對大明有所圖謀:“那不如把這些洋和尚都統統趕走!”

  朱慈烺嘿嘿笑著:“趕走是要趕走的,但是確不是現在,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完全可以學一下他們的長處,探聽一下他們的虛實,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崇禎笑笑:“皇兒說的對,既然如此那為何現在就要動這些宮中信洋教的人?不如放到以後一網打盡?”

  朱慈烺擔心的說道:“現在大明上層洋教已經有擴散趨勢,兒臣派人學習西洋人的知識,西洋人想借機傳播洋教,然時間長了就算不信教也必然對洋教抱有同情之心,這些太監宮女生活在宮中也必然會如此,兒臣擔心這些人會影響父皇,皇宮作為大明心髒,這裏有且隻能有一個思想!一個意誌!一個聲音!那就是父皇您的聲音。”

  崇禎聽到朱慈烺這麽說立刻很欣慰的點點頭:“皇兒言之有理,如此王承恩你去辦這件事吧。”

  吩咐完宮中洋教的事情之後,朱慈烺想推薦一下楊嗣昌,不過不知道怎麽開口,這時崇禎正看到他拿著報紙就問了一句:“皇兒今天的報紙都看了麽?”

  朱慈烺啊了一聲:“兒臣路上大致看了一下,不知父皇問的是哪一篇?”

  崇禎拿過報紙指了指:“就是這一篇文震孟寫的《臣力陳致亂之源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