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其心可誅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3-30 10:17      字數:2266
  朱慈烺點點他:“你傻啊,完全可以賣舊的造新的啊!我記得飛魚級報價不才五萬嘛,你們賣一艘換一艘,船也更新了,到時候造新船的錢也有了。”

  李通一想也是,但是一想又不對:“陛下,這不夠啊!三十艘造新船就要一百五十萬,這不還差一百五十萬麽?”

  朱慈烺歎了口氣:“你可以明年再賣,明年需要船的更多,占城國,阮氏,鄭氏還有真臘國這些不都要買船。

  明年安排他們也上戰場,他們練兵都怎麽樣了?”

  李通歎了口氣:“還在練隊列,鄭氏最近缺糧,國內軍隊都調去平亂了,阮氏那邊進度比較快,占城那邊多新兵訓練起來最費事。

  真臘國那邊還沒有馴服,現在不太配合,新王表麵恭順其實背後對大明不滿,畢竟沒有挨揍,有點不老實。

  參謀部覺得不應該在這個時候給他們訓練新軍,說不定將來會給自己製造麻煩。”

  鄭氏缺糧是因為大明驅趕紅河平原的安南百姓,所有安南百姓南下最後都要經過鄭氏的領地。

  這些被驅趕的人,手裏僅有少量的糧食,要麽走哪吃哪,要麽走哪搶到哪,給鄭氏帶來了極大的治安壓力。

  鄭氏為了穩定次序不得不派出所有兵力剿滅流寇,又一麵施粥,總之亂作一團根本沒有精力編練新軍。

  阮氏作為穩定政權,其國內兵力雄厚,經過鄭氏的緩衝之後,南下的百姓就少的多了,阮氏一麵分發糧食安置百姓,一麵把安置不了的百姓往南麵引導。倒是沒有出什麽亂子。

  占城國在大明到來之前已經成為了阮氏的附庸名存實亡,大明幫他複國之後,其軍隊都是重新招募訓練。

  本來這些人就比較南訓練,又是這種狗屁不懂的新兵,更是難上加難。

  這些還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真臘國這邊就有點讓人頭疼了。

  本來一切好好的,但是前真臘國王因為被大明壓迫努力種糧食進貢,引起了國內的不滿,畢竟戰都沒有戰就拿自己的糧食送人。

  本來這就算了,不過大明極限征糧之下,真臘國出現了局部饑荒,百姓暴動之後更是給這些官員口實。

  官員鬧事沒啥,但是真臘國王的兄弟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直接發動政變,大明本來也想救,但是等理藩院派人去幹涉的時候,這位前真臘國王已經變成一堆碎肉。

  新王立刻上表,說自己是如何無辜,說是不得已,說是下麵的臣下推舉,自己辭讓再三才不得不接受。

  說他也是為了百姓,也是為了國家不至於動蕩,要不然大明的糧食明年就沒法供應了。

  是的!原本的國王因為供應糧食被幹掉了,新王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承認大明的宗主國地位,並且答應繼續供應糧食。

  所以朱慈烺有點看不懂,那麽你們換一個國王是為了幹啥?是為了撒氣好玩麽?

  這件事沒發生多久,理藩院代表內閣的觀點就是,既然他們還奉大明為主,並且承諾繼續供應糧食,那麽大明就不必妄動兵戈,須知夷狄之政一日三變,若是個個幹涉大明豈不是忙死。

  但是參謀部確覺得,這位新王發動政變的借口就是大明,現在奪得王位,就算恭順也是表麵恭順。

  大明應該趁他立足未穩,迅速出兵!消滅對方,其國家要麽分裂,要麽納入大明版圖。

  沒有什麽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新王上位不得人心,大明完全可以打著為舊王複仇的旗號討伐。

  到時候必定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

  反正兩方為了這個爭論不休,今天既然提起,朱慈烺就決定給這件事最後定下,免得以後再不停爭吵浪費時間精力。

  朱慈烺敲著桌子:“真臘國之事,不僅關係到明年一千萬石糧食能否穩定供應,更是關係到大明的威嚴和信義!

  真臘國原國王鵬和阿奴是因為什麽才被叛亂殘忍的殺害?

  是因為履行大明的命令,是為大明百姓籌糧才被叛亂殺害,所以他是為大明而死,為大明百姓而死。

  朕還記得當年鵬和阿奴的口號‘每人多耕一畝地,救助一個大明兄弟’多麽質樸的願望。

  如果這樣的朋友被殘忍殺害大明都不聞不問,那麽誰還跟大明做朋友?大明以後還如何取信於藩國?

  就算退一步說,這種謀逆之舉大明不過問,是鼓勵這種行為麽?其他藩國效仿怎麽辦?大明有人效仿怎麽辦?

  以前的朝臣都還知道駁斥,知道不承認,現在的內閣怎麽想著直接承認了?其心可誅!其罪在不赦!

  朕以決定大明送鵬和阿奴的兩個王子返回國內,出兵幫助他們掃平叛亂,並以湄公河為界讓兩位王子各立一國!”

  見朱慈烺終於支持了軍部的觀點,李通也很開心,前麵的信義什麽的都可以談,但是當皇上把這個問題定性為謀逆之後,這個就變成了大不敬!

  誰在支持現在的真臘國國王,那就是縱容謀逆之舉,皇上沒有說清楚到底是誰其心可誅,其罪在不赦,就是要警告那些文臣,不可采這條紅線!

  這一戰穩了朱慈烺繼續問道:“大城國那邊還是沒有消息麽?”

  李通愣了一下:“參謀部沒有收到最新消息,想必理藩院還在接觸吧?”

  朱慈烺歎了口氣:“看來他們還沉浸在四十年打敗緬甸人的光環中無法自拔,覺得自己是東南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李通眼睛一亮:“陛下是想……”

  朱慈烺搖搖頭:“暫時不用,他們又不是戰略要點,咱們留在以後慢慢收拾,現在先穩住真臘國,在把緬甸的問題解決了,大城國還不手到擒來!”

  大城國就是後來的泰國的前身,真臘國也就是後世的柬埔寨範圍。

  大城國並不是大明的屬國,這個國家興盛起來的時間比較晚,等他崛起的時候大明的鄭和下西洋時代已經過去了。

  新生的國家沒有趕上朝聖的好時機,後來大明就關閉了國門,百年不知道大明為何,他們又在四十年前擊敗了東南亞最強大的緬甸,擺脫了附屬國的命運走向強盛。

  所以小夥子有點飄了,不知道自己是誰了,想和大明平起平坐了!朱慈烺可不願意跟別人平起平坐。所有敢自稱帝國的都是他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