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要開始掙錢了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3-16 18:52      字數:2265
  即使到了後世,溺死嬰兒的犯罪也比一般的刑事案件量刑要清,一般都是處以三到十年的刑期。

  所以朱慈烺也不能因為對方溺死嬰兒就直接判處父母死刑吧,這和民意相違背。

  直接流配吧,發配出去,不是連多一個女兒都養不起,那證明你缺錢啊!去外麵掙錢去吧,為大明開辟新新領土做出貢獻去吧。

  一般這種流配要麽發配北疆的苦寒之地,要麽發配荒島那些不值當單獨安排墾殖公司的地方。

  足以懲罰他們的罪行。

  賽伯溫拱手:“是,臣回去就安排,但是新城牆的修建還有港口拓展工程……?”

  朱慈烺笑了:“你們不是善於貸款麽?可以發行債券嘛,以內閣的名義發行債券,以這些新港口的收入做抵押。

  到時候利率隻要高於銀行存款利率,相信有人會願意認購的。”

  賽伯溫還是第一次聽說債券這種東西,轉頭看向一邊的吳啟晨,吳啟晨也不懂,又轉頭看皇上。

  朱慈烺張張嘴,沒有說出來,其實他也不懂,國債這種東西聽說過,但是他確沒有買到過。

  想了一會之後朱慈烺張口說道:“這種就相當於內閣找百姓借錢,給百姓利息,然後這個國債分為記名國債和不記名國債兩種。

  記名的就是定向發行的,內閣專門向這些人借錢,約定還款時間和利息。

  不記名的就相當於紙鈔,印刷好之後公開對百姓銷售,百姓購買之後,可以交易可以提前兌換,但是提前兌換將不付利息。

  而到了還款期限的時候,不管誰拿著債券,內閣必須本息一起支付。”

  賽伯溫眉頭挑了挑:“陛下,內閣打算成立自己的銀行,一個可以收納百姓儲蓄,另一個也方便結算。”

  朱慈烺敲著桌子:“即使內閣自己成立的銀行,也不能胡亂使用百姓的儲蓄,必須把保證金上繳大明金庫,除此之外,也要有抵押,朕會監督,一旦逾期沒有還款,到時候由朕收回抵押物抵償你們的欠款!”

  賽伯溫站直的身子又拱下去:“那是自然,臣隻是覺得這樣比起陛下說的國債要好一定,畢竟利息又底一點。”

  朱慈烺想罵人,這些人怎麽越來越聰明了。一個個老是惦記這從他手裏扣錢出來,有本事你自己掙去啊!過分!

  偏偏朱慈烺還沒有理由反對!

  賽伯溫和吳啟晨走後,朱慈烺敲著桌子:“貴喜,今年皇明商號收入還可以吧?”

  貴喜愣了一下明白了陛下的意思:“陛下,今年皇明商號比預計增速略低,主要是因為七城交給內閣的原因,現在來看,如果內閣也看銀行,那麽明年皇明銀行的生意也會受到影響。”

  朱慈烺敲著桌子:“那就開啟捕鯨業吧!問一下天津造船廠捕鯨船設計的怎麽樣了?

  設計好之後立刻給各船廠下訂單,命令海軍出人,先嚐試捕鯨。

  大明以後每年捕鯨二十萬頭,可以不足此數,但是不得超過。不得捕殺懷孕母鯨,不得捕殺小鯨,不允許外國和民間船隻在大明控製海域內捕鯨。

  如果說普通的捕鯨一頭不過利潤幾百兩,那麽大明皇明商號捕鯨就能充分發揮鯨的價值,例如鯨油蠟,打著大明皇家製造的牌子,價格至少能翻兩倍。

  還有鯨油香皂,抹香鯨的龍涎香,鯨骨製作的各種製品,即使鯨魚肉大明也可以製作罐頭,內髒魚肝油啥的都能使用,鯨魚皮又是上好的皮料。鯨油又是上好的工業潤滑劑。

  朱慈烺規定不超過二十萬頭,實際上頭幾年,大明捕鯨連一萬頭都到不了。

  如果一隻鯨皇家能從中榨取一千兩的利潤,捕鯨一萬頭就是一千萬兩白銀。蒸汽研究院正在準備推出實用的蒸汽機。

  以後工業化加劇之後,大明對於這種物資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多,這個錢,能極大的填補皇明商號的虧空。

  反正歐洲的捕鯨業已經開始興起,大明就算不動手,鯨群也活不好,與其那樣還不如鯨群們做出一點貢獻,將來大明強大起來,一定立法保護他們!

  貴喜摸摸記下朱慈烺的安排,朱慈烺接著說道:“加大倭六國金銀礦的開采力度,那邊現在已經處於穩定期,軍部的調令也已經發出,他們的新軍都將前往安南地區作戰。

  開礦也是時候加快了。”

  為了降低倭六國對大明掠奪的逆反心裏,在六國穩定之後,朱慈烺要求倭六國的各礦都穩定生產就行。

  經過這一年多的建設,這些礦場也該拓展的差不多了,這次六國新軍又被征調,大明在六國的軍隊處於優勢,所以朱慈烺打算加大開發力度。

  做什麽生意最掙錢,那當然是搶了,這些金銀礦隻要開采出來就是錢,而且運回大明充實朱慈烺的庫藏,大明又能發行更多的紙幣。

  這豈不是兩全其美的妙招。

  大明現在已經足夠強大,也不必在意和六個小國的看法,以前的遷就是因為大明海軍還不強,現在,大明海軍已經強大了。

  這些家夥誰敢找事,直接就能炸平他們的沿海港口。

  加大開采量之後,從倭國每年輸入的金銀大概有七八百萬兩,又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朱慈烺繼續說道:“命令皇明海貿開始經營大明到印度的航線吧,朕會吩咐第一艦隊做好護航工作。”

  貴喜再次躬身:“是。”

  軍部對於沙賈汗起名的不滿朱慈烺也有所耳聞,對於這個莫臥兒帝國國王朱慈烺最深的印象就應該是他給他的第二任妻子修建的泰姬陵了。

  大明不能因為人家叫世界的統治者就不跟人家做生意了,畢竟這些國王和皇帝給自己亂加尊號的多了去了。

  就像朱慈烺宣稱日月所照皆為明,也沒見其他國家叫囂著要來打仗。

  扣人家的字眼有啥意義,不如積蓄實力,將來把對方滅掉,到時候管你狗屁的名號!最後統統都以失敗者稱呼,都是大明前進道路上的墊腳石。

  其實說道古印度,人家確實比大明有錢,馬可波羅說東方富饒可不是專指大明這邊,實際上對於印度的描寫也很誇張。

  而且印度經過歐羅巴人這麽多年的貿易洗禮,其經濟活性比大明要好的多,大明的小農經濟根深蒂固,就算朱慈烺都無力短期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