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 鍾表和鏡子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1-16 20:54      字數:2161
  第一天的巡視就這麽過去了,傍晚朱慈烺就回了東宮。

  其實這種父子間的不信任還是挺令人沮喪的,以前規劃的很多改革朱慈烺都不得不放緩。

  朱慈烺也不想即當又立,但是逼父親退位這種事情,真的不是啥好事。

  李世民的一生雄才大略,但是後半生確落得兒子相繼造反,各種造反頻發的境地。

  最後選了一個包容的皇帝,確被武媚娘篡權奪位,大唐差點終結。

  朱棣更是有永樂之盛,但是後世評價依舊不高。

  身後名不說,這樣的行為對大明的傷害,對於以後繼承人的傷害都是巨大的。

  朱慈烺辛辛苦苦一輩子,夢想著大明崛起,結果大明沒有亡於外敵,反而亡於內鬥,那才是最大的諷刺。

  第二日朱慈烺繼續巡視,今天的目標是皇明商號,作為皇明係最找的商號之一,皇明商號的發展朱慈烺並沒有投入太多的關注。

  其依托各種貢品組成的貿易體係,貨物最大宗,但是利潤確隻是一般。

  因為朱慈烺要求他們不能壓低進貨價格,貢品這種本來就是比市場質量好,自然價格高一點,但是開放了貢品買賣之後,其他商會並不是搞不到同質量的貨物。

  靠著皇家的招牌,皇明商號每年能大規模出貨,利潤率維持在百分之十幾。

  不過從皇明商號分出去的黃明特供確堪稱暴利。

  黃明特供,就是皇家專屬的,一半都指皇明特供自己設廠生產的,或者內宮監等生產的物品。

  後來像什麽玻璃、望遠鏡、鍾表、玻璃鏡、化妝品、絲綿布匹、毛呢料等等。

  黃明特供在京城以南和以東設置了不少工廠,不過朱慈烺並沒有時間挨個去看。

  今天朱慈烺主要就是看一下他們最新研製的懷表。

  受限於技術,目前手表還不能大規模生產。

  不過懷表確已經能製造,跟座鍾使用等擺原理不同,懷表使用的是發條加擒縱機的結構。

  而發條這種東西,說白了還是彈簧,所以懷表離不開彈簧。

  歐洲在一百年前就已經有便攜式鍾表出現,最初因為玻璃沒有發明,當時的‘紐倫堡蛋’是一個圓球帶蓋的設計。

  不過這個時候的懷表價格高昂,需要精細的工匠仔細打磨,根本就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得益於朱慈烺小時候沒少拆家裏的機械鬧鍾—裏麵的每個齒輪都能用來當小陀螺玩。所以鍾表的內部結構,他還是能繪製簡圖的。

  更何況大明還有大批的歐羅巴工匠,經過湯若望的招募,這裏麵有幾個鍾標師也加入了製造懷表的行列。

  經過大明工匠和歐羅巴工匠的共同努力研究,終於研究出了第一種可大規模生產的實用懷表。

  當然說是研究懷表實際上主要是研究製造懷表的機床。這種精密機床,號稱機床領域的王冠,大明的工匠廢了很大力氣才製造成功。

  朱慈烺拿到這個半個手掌大的懷表,也是無奈,好在大明的衣服樣式決定懷裏能裝很多東西。

  朱慈烺翻看著:“走時準確麽?多久上一次發條?”

  管事太監緊張的低下頭:“一天誤差半刻鍾左右,大約三個時辰就要上一次發條。”

  朱慈烺皺眉失望的搖搖頭:“還是要繼續研究啊,精度上在想想辦法,誤差太大,發條也是,最少要用一天吧?知道問題出在哪裏麽?”

  管事的擦擦汗:“主要是個頭還太大,還有各工件摩擦太大,機床那邊正在努力改進,預計最多六個月就能生產出更精細的機床。”

  朱慈烺點點頭:“很好,好好努力,該給的獎賞按照條例發下去,雖然問題很多,但是也多少有點實用價值了,先生產兩千個練練手吧。”

  管事的鬆了一口氣:“是,已經培養相關工人,目前有一百多人生產零件,一天能生產十個這種懷表。”

  朱慈烺驚訝的問道:“十個?”

  管事的心裏一緊:“主要是工人沒有生產過,還有就是機器誤差大,容易做廢零件,等過一段時間工人熟悉之後,產量一定會提升的。”

  朱慈烺嗯了一聲:“這一批懷表,要生產一百枚金殼懷表,五百枚銀殼懷表,一千四百枚銅殼懷表,在表麵還要植入指南針!”

  機械加工這種東西,產業工人是最難培養的,即使到了現代,一個合格的鍾表匠也都是很難培養出來。

  大明能完成懷表都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表明大明的機床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

  懷表對於戰爭,有著特殊的意義,所以這兩千個懷表朱慈烺打算用來給講武堂的學生發福利。

  也就是講武堂的畢業生的紀念品中又會多一樣東西。

  而指南針這種東西更是一種實用的工具,特別是軍隊中,有這個東西所不定關鍵時刻能救人命。

  管事的默默記下,又把下一樣東西呈上來,這是一麵玻璃鏡。

  錦衣衛在歐洲並不是啥都不幹,不少有用的東西和技術都被源源不斷的通過秘密渠道送往大明。

  而玻璃鏡製作方法就是其中之一,其實十六世紀歐洲人就發明了錫汞齊玻璃鏡,意大利商人一度靠這個壟斷鏡子貿易發財。

  後來法國偷渡了幾名意大利工匠,學會技術之後,製作鏡子的技術就逐漸擴散開來。

  大明知道了製作方法之後,很容易就生產出了這種鏡子。

  不過大明的平板玻璃工藝剛剛起步,所以製作的鏡子真實度和透光度都沒有歐洲的好。

  這次管事送上來的這一個就是最新成果。

  朱慈烺拿著這個密封鑲邊的鏡子,這個東西唯一不好的地方是,貢有劇毒,這種錫汞齊鏡子在製作和使用的過程中,都容易出現問題。

  不過大明采用的是膠封加漆封在鑲邊鑲框的工藝,隻要你不作死,一般也碰不到裏麵的東西。

  朱慈烺看到自己清晰的人像,除了覺得挺帥之外,比起銅鏡確實清晰很多,比起歐洲的鏡子也相差不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