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幫崇禎花錢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1-01-15 23:54      字數:2316
  這些部門都說完之後,朱慈烺才把目光轉回到東宮典算局上麵。

  東宮典算局因為跟外界接觸不多,所以其他人對他不了解。

  但是實際上他的權利和負責的事務比起統計司都不逞多讓。

  首先東宮所有花費,這個是他的本職工作,當年東宮隻有幾千兩銀子的時候,朱慈烺就成立了典算局,目的就是管理東宮日常開銷。

  第二塊就是管理皇明係各商號的利潤上繳,皇明係這麽多商號,一開始是每日,後來改為每旬再到每月,都要上報賬目。

  典算司會對賬目進行清查比對,發現問題也會調查,有時候也會委托統計司或者錦衣衛去調查。

  然後就是上繳利潤,駐紮京城的商號每月會上繳一次利潤,而駐外機構則是每季度上繳一次利潤。

  第三塊負責把上繳的利潤抽調百分之三十上繳內庫,也就是從東宮上繳給皇宮內庫。

  東廠還有司禮監那邊都派人監督賬目。

  第四塊就是對統計司等等東宮係的屬官,各商號發放工資。

  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目前皇明係各商鋪從業者超過十萬,還有統計司的一萬餘人,再加上東宮二十四司的數千人。

  第五塊就是對軍隊賬目的管理,大明目前的新軍體係中,賬目係統是歸東宮管轄的,而東宮管轄這些軍隊賬目的方式就是監軍加上典算。

  軍隊雖然有自己的總後勤部,但是總後勤部要受到東宮的監管,特別是軍餉這一塊,一直是東宮典算直管,然後由皇明銀行直接發放,不經過任何的軍隊機構。

  目的就是防止對方出現克扣軍餉的事情。

  監管後勤部,後勤部請求的資金都需要到東宮典算局去申請,即使是統計司直接撥付的資金,東宮典算也有權利監督。

  現在朱慈烺更是要求統計司先把錢撥給典算局,然後由典算局在劃撥給軍隊。

  這就等於典算局成為了軍隊的頂頭上司。

  除了總後勤之外,軍隊總裝備部的裝備生產需要典算局撥款,軍隊訓練、調動、演習,打仗等等都需要從典算申請資金。

  典算因為其屬於東宮屬官又分為內典算和外典算,因為內監之中合用的會算學的太監不多,所以東宮招募了一大批師爺賬房等等在做這些賬目。

  這次朱慈烺計劃把典算權利進一步強化,首先就是收回了軍隊預算管轄權。

  要知道軍隊花銷之所以要經過東宮,是因為統計司收上來的那點稅收是根本不夠大明軍隊開銷的。

  軍費這一塊一直需要東宮補貼才能正常運轉,你用人家的錢自然要服人家的管。

  特別是朱慈烺進一步降低了軍費撥款比例,到時候軍費缺口會更大。

  所以朝堂上就算知道了,也沒有人敢說什麽,否則朱慈烺就來一句‘你行你上!’

  誰也接手不了這個攤子。

  朱慈烺敲擊著桌子:“典算這邊注意,從明年開始戰爭減少,戰爭特備津貼變少,給士卒們的軍餉上浮一成。”

  典算這邊一直是桂喜負責監督總管,聽聞朱慈烺的話,桂喜連忙拱手:“是!”

  朱慈烺繼續說道:“大明現在稅收狀況好轉,官員已經幾百年沒有漲薪了,從十二月開始,官員月奉也上浮百分之三十吧。”

  統計司的吳啟晨愣了一下,看了一眼朱慈烺,他懷疑是不是自己聽錯了,現在外朝整天找太子的麻煩,太子竟然給他們漲薪水?

  朱慈烺眯著眼看他:“有什麽問題麽?”

  吳啟晨連忙躬身:“沒有問題。隻是……臣覺得這些人,是不是太便宜他們了?”

  朱慈烺笑著說道:“雖然政見不和,但是不能因此抹殺了他們的功勞,大明不能虧待每一個為之奮鬥的人。

  再說了,這些朝中大臣就算看不上這幾兩銀子,但是下麵的底層官員可是在嗷嗷待哺呢!多拿幾兩銀子,也能過一個好年了。”

  吳啟晨猶豫著:“是。”

  朱慈烺想了一下說道:“除了在任官員之外,大明所有退休官員也要有相應待遇,現在大明官員退休是什麽待遇?”

  吳啟晨站起說道:“按照朝製規定,免去退休時品級等額賦稅,若是確有困難著有司發放月米二石。

  統計司接手之後,沿用舊製,沒有大變動,隻是改月米二石為銀二兩。”

  朱慈烺敲打著椅子:“這對於那些家有恒產的貪官汙吏還有點用,但是對於兩袖清風的官員,這個待遇有點低了。

  月銀二兩,怎麽能夠一家之用?

  從十二月起,取消退休時免賦稅待遇,改為領取本級俸祿之八成,年底享受加一月俸祿之過年錢,今年十二月就開始執行。”

  吳啟晨猶豫的問道:“這樣一來,官員俸祿花費將會提高一倍有餘?”

  朱慈烺點點頭:“提高一倍就提高一倍吧。”

  這也是朱慈烺的目的,隻有提高了行政開銷,稅收才會越來越不足。

  朱慈烺大概算了一下,這樣一搞之後,大明每年用在薪俸上的開銷將會超過四千萬兩白銀。

  就算明年稅收超過一億兩,發俸祿消耗四千萬,然後各部花費剩下的三千萬,到時候要回軍隊管理權,那麽從哪裏出錢?

  莫不是從內庫出錢?崇禎明年可是要修園子的!也就是玉泉宮,地址就位於玉泉山到昆明湖再到萬壽山等一大片地方。

  以前大明沒有修過什麽離宮別苑,因為蒙古的威脅始終沒有斷絕,但是現在這些問題沒有了。

  蒙古不存在了,大明京畿固若金湯,內宮又有錢,修建個園子根本不用外朝出錢。

  所以崇禎大手一揮,就修了,沒想到因為這事被朝臣一頓好懟。

  崇禎一怒,跟你們說不就是想用點徭役,讓各地上貢一點需要的土特產麽!

  既然你們不配合,那朕自己花錢請人,花錢買!

  朱慈烺當然是支持的,修園子能花幾個錢?

  後世蠻清在同樣的地方,修建同樣規模的園子,花了大概三四百萬兩銀子。

  當然他們征發了徭役,要求各地上供了。

  如果大明不使用徭役,所有東西都走采購,最後花費大概是兩千萬兩。

  當然朱慈烺覺得工程分為十年期,每年投入兩百萬兩白銀足夠。內庫出這點錢絕對寬裕。

  所以在東宮的支持下這個玉泉行宮就開始動工了。

  因為這事崇禎算是和外朝劃清界限,內庫的錢一分都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