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演講準備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24 09:50      字數:2268
  至於海軍陸戰隊改編為五個旅,也是朱慈烺首肯的。

  對於大明來說,如果以師為單位編組海軍陸戰隊,三萬人的大編製有點浪費,縱觀大明身邊的沿海國家。

  誰值得大明動用三萬人的海軍陸戰隊登陸?

  而五千人的陸戰團,又不能兼顧登陸和防守兩麵。

  所以就一旅為單位,五個旅分別應對不同的情況,禁衛第一旅不用說了,作為京城的外圍防禦部隊,將會和岸防第一旅一起駐紮天津。

  這樣一來京城附近的守衛部隊就有三個禁衛旅加上陸戰隊第一旅,岸防第一旅和三千營改編的騎兵第一師。

  總兵力十四萬有餘,即是用來保護大明的心腹,又是大明的總預備隊。

  這個數量比起當初京營動輒二三十萬的人數要少了一半,但是戰鬥力上確是一個質的飛躍。

  海軍陸戰隊第一旅駐紮鬆江府,這個不用說了,可以預見這裏將來會是大明的經濟中心之一,自然需要強有力的部隊駐紮。

  海軍陸戰第二旅,駐地在澎湖島。也就是把當初鄭芝龍手裏的陸戰隊擴編之後的產物。

  這個旅肩負著大琉球到呂宋還有小琉球的防禦威懾任務,是大明登陸呂宋的主力部隊。

  海軍陸戰第三旅,駐地橫濱港。倭國是怎麽防備都不為過的,不過大明接下來一段時間對倭國的戰略是以海製陸。

  也就是以海軍威懾為主,至於陸軍,有海軍陸戰隊和岸防旅的駐紮足夠應對大部分問題。

  海軍陸戰第四旅,駐地龍牙門港。這裏這麽重要的位置自然要重兵駐紮,海軍陸戰隊第四旅駐紮在此,既可以協助岸防旅防守,又可以對周圍實行登陸作戰。

  這些就是未來數年大明的主要兵力布置了計劃了。

  至於更詳細的信心,兩份上交的計劃書都有詳細的論述,這個時候當然不適合仔細觀看。

  聽完兩人的匯報之後,接下來才是講武堂關於教學的計劃。

  今天是講武堂第一批學員進入實習期的大日子,而這第一批學員除了勳貴之外,剩下的就是衛所指揮使等人的直係親屬和陪讀人員了。

  當初朱慈烺把這些衛所指揮使的直係親屬留下,心裏存著改造衛所,在關鍵時刻頂一把的念想。

  不過形勢比起朱慈烺預想的要好得多,大明竟然隻用三年就被朱慈烺扶起,所以這個後手就變得雞肋了。

  這些衛指揮使的後人一般都是世襲,而朱慈烺打算讓衛所改為墾殖公司,所以讓這批人下去種地,有點浪費。

  但是要是用這批人又是問題,那些衛所咋辦?

  最後朱慈烺還是決定用!畢竟這衛所指揮使的世襲罔替本來就不是啥好製度,也不是不能改變。

  大不了等新人成長起來之後,在把這些人中表現一般的發配去墾殖公司種地。

  最後經過統計完成學業的有九百八十六人。

  而這九百多人中陸軍占據八成,水師和海軍僅僅占據兩成不到。

  這些人將會被分配到二十個師和各艦隊裏去輪訓。

  之後今年將維持兩千人的招生規模,不過這次原則上是軍隊內部推薦占據八成,剩下的兩成名額則由考試招錄適齡青年參加。

  講武堂如果維持一年兩千人,五年一屆的規模招生,那麽五年就可以培養一萬名軍官。

  按照每一個士兵服役十年計算,那麽整個大明陸軍每百人裏就能有一人有機會接受講武堂培養。

  這個跟講武堂培養百戶以上的軍官的目標是相適應的,而且士兵服役時間為十年,升任軍官之後服役就會適當延長。

  以軍官能服役到五十歲計算,從二十歲到五十歲是三十年。

  也就是說,以現在的規模招生,大明以後能常備六萬人以上的在講武堂學習過的軍官。

  而六萬名高級軍官,對於大明來說是足夠用了。

  即使卷入世界級的大戰,六萬百戶以上的軍官能輕易為大明擴編出六百萬軍隊。

  所以說兩千人的招生規模並不算少,不僅不少,反而有點多了。

  而新軍百戶輪訓已經做了三年,每三個月一期,這些都是應急訓練的,三年總共完成了十期,其中兩期因為戰爭原因停辦。

  十期輪訓之後,大明所有的百戶以上的軍官已經全部完成了訓練,而這次的五千人,則是百戶強化班,為期半年時間,還有千戶軍官培訓班為期一年。

  以後這些臨時培訓班還會根據需要進行開設,當然以後的重心還是講武堂正規學員兵的培養。

  所以講武堂製定計劃的時候就多以正規學員為中心,朱慈烺聽完匯報也沒有說什麽,相比那些思維固定的中老年將領,這些年輕的學員可塑性可就強得多了。

  聽完之後朱慈烺前往大校場,這裏現在空無一人,因為部隊的集結速度也是檢閱的一部分。

  得到朱慈烺許可之後,教官擂鼓集結計時。

  各校舍和宿舍在鼓聲想起的一瞬間,紛紛活了過來,不斷的有人排成行站成列,整成隊然後快步朝著校場集結而來。

  僅僅一刻鍾不到的時間,這些人就完成了整隊列隊儀式,朱慈烺嗬嗬一笑:“練的不錯,我記得你們第一次演練用了六刻鍾才完成吧,現在能一刻鍾就完成,證明你們真的下功夫了。”

  下麵的教官略微有點尷尬,他們偷偷演練了這個集結過程,沒想到太子竟然知道,瞄了一眼站在太子身邊的李若璉,這些人都一副了然之色。

  李若璉摸摸鼻子,這次他是真的冤枉,這事本來是鄭森說的,跟他沒啥關係。

  集結之後,臨時百戶門,也就是各教學班的班長,站在隊列左側。

  所謂人一滿萬無邊無沿,這一萬人的軍隊集結在操場上,又沒有擴音喇叭,朱慈烺說話這些人根本就聽不見。

  所以這次演講,除了朱慈烺在上麵講之外,所有的百戶都會跟著複述一遍,以確保所有的士卒都能聽到。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因為想要大家都聽到最多也就隻能同時麵對兩三百人,講三五十遍朱慈烺實在沒那個時間,也沒有那個精力。

  這個辦法也不是朱慈烺自己發明的,古代大軍出發,各種將領講話,都是這麽一層一層的傳達,要不都是肉嗓子,誰能做到一次給幾萬人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