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甕中捉鱉計劃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173
  代善是撇的幹淨,但是科爾沁人跟著建奴混這麽久,不就是圖個關鍵時刻能有個主子保護麽。

  現在倒好,明軍真的來了,建奴讓他自己去擋,聽聽這是人話麽!

  這麽好的戰術,你代善咋不自己來,多爾袞管不住了,這代善等人也開始離心,皇太極就指望著科爾沁人撐腰呢。

  自然他不可能看著科爾沁人被殲滅。

  代善說的好聽,但是別忘了,科爾沁人可是有老巢的,就算他們的軍隊可以滿草原亂晃,但是那些老弱婦孺怎麽辦?

  明軍現在可不是以前了,對待老弱婦孺是一點優待也沒有,殺起來不帶猶豫的。

  皇太極張口問道:“若是科爾沁人跟大明決戰於草原,那麽老弱婦孺該當如何?

  若是明軍不顧科爾沁人,直接突襲呼倫貝爾,那麽又該當如何?”

  代善攤攤手:“可以讓他們遷居到沈陽附近嘛,等打完仗再回去就是了。”

  皇太極沉默不語,他多想站起來,拿出父汗當年的氣概,發布個‘十大恨’來個‘不管你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可惜兩個師,皇太極啃不動,就是集合整個建奴兵力,加上科爾沁人一起都啃不動。

  眼看著大明一副趕狗入窮巷的態度,其實大家都清楚,若是科爾沁沒了,那麽建奴該如何自處?

  有人又一次重提了西進計劃,西遷尋找生路,不過皇太極並沒有吭聲。

  西遷的路並不好走,明軍可以從答魯城出發,可以從歸化城出發,可以從河套出發截擊。

  壯士斷腕之決心,不是誰都有的,也有人提出去請睿親王還朝。

  皇太極沉默了良久:“宣旨,邀請睿親王回沈陽議事,若是科爾沁戰敗,大清將會被明軍完全圍困。”

  送信的出去了,皇太極了解多爾袞,他們之間的仇恨也不是這樣簡單能化解的,不到危亡時刻,多爾袞根本不回來。

  皇太極這才發現一個問題,多爾袞占據了赫圖那拉自己一直沒有在意,現在看來,他是明顯把自己置於對付大明的一線。

  大明想要攻擊他肯定要先過沈陽,那豈不是自己要給他擋槍!

  不過不管怎麽樣,這個消息還是要第一時間告訴科爾沁人的,對方有所防備,說不定能拖的久一點。

  這時候皇太極自然想起當年的順風順水對比今天的窮途末路,想起要是流寇開在就好了。

  這麽多股流寇咋說沒有就沒有了呢,還有多爾袞,要是能進大明關內,自己這邊日子也好過點,可惜多爾袞一點也不爭氣。

  這時杜度突然開口:“大汗,要不然咱跟大明議和吧,隻要稱臣,拖住一段時間,咱們也好想出對策。”

  舊事從提,皇太極已經沒有了當初不可妥協的堅韌之誌,現在他覺得,也許隻要明廷能議和,其實去皇帝號也沒啥,對自己也沒有啥影響。

  至於其他條件也可以談談嘛,說完看著杜度:“不如遣你為使,去大明商談議和事宜?”

  杜度愣了一下:“我哪裏會那個,不如陛下派漢臣前去,他們最會耍嘴上功夫。”

  一邊一直在傾聽議政的漢人臉色都綠了,以大明對他們的厭惡程度,這要是去談判豈不是送羊入虎口?

  皇太極搖搖頭:“大明對我大清漢臣敵視程度比起我們本身還要強,派漢臣不合適。”

  杜度不屑的說道:“不是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嘛!大明身為禮儀之邦,怎麽會因為幾個漢臣而壞了他們的規矩。”

  皇太極看了他一眼:“以前是,現在不是了,大明自從出了一個太子之後,做事越來越沒有底線,屠殺老弱婦孺、散播瘟疫、暗殺、恐嚇等等事情都幹的出來。何況殺一兩個使者。”

  杜度心裏其實也有點虛,漢臣大明敢殺,咋的他們女真人大明就不敢殺了麽?

  再說這種求和談判本來就是受氣的,誰願意誰去,他可不願意聽人嘲笑指責。

  皇太極看了一圈,朝堂上沒有一個人願意前往大明。

  眼看時間過了正午,皇太極散了朝會,悶悶不樂的朝後宮而去,打算吃完飯在想這個事情。

  盛京城內賣菜的王二收起攤子,往城外走去,出城二十裏到一處山坳處,王二吩咐婆娘看著車子,自己往樹林裏走去。

  轉過樹林,在山坳的一處溪邊看到了兩間茅屋。

  把手裏的情報遞過去,王二立刻回轉,茅屋裏的獵人夫妻,連忙帶著情報來到後院一處山石藤蔓之間,小心的扒開樹藤,嬌小的女主人鑽進藤蔓後麵的一個山洞。

  獵戶在外麵盯著,不多大一會一隻信鴿飛上天空,信鴿盤旋了一圈往西南方向飛去。

  建奴不知從何處得知了,大明消息傳遞全靠信鴿的消息。

  說以幹脆下令建奴統治範圍內禁止養殖鴿子,不僅沈陽城不許有,就是附近農村一旦發現誰家養鴿子一律拉回去嚴刑拷問,最後全部處死。

  這給錦衣衛的情報傳遞工作帶來了極大不便,沈陽的錦衣衛不得不單獨開辟這麽一個養鴿場。

  三日後消息傳回總參謀部,參謀部立刻把消息上報崇禎。

  崇禎接到情報也很激動:“戰爭終於開始了。”

  彩雲計劃隻是甕中捉鱉計劃中的一個分計劃,為什麽要泄露這個突襲科爾沁的計劃,其實就是為了使得對方集中在一起。

  開春之後,各部為了讓牛羊吃到青草,需要分散開來尋找草場,這無疑給明軍聚殲的計劃造成難度。

  再有也是給那一部分把建奴當成靠山的蒙古族最後一次選擇的機會,別最後身死族滅,還覺得委屈。

  再有就是調動建奴,使得對方主力北移,為下一步計劃鋪路。

  三月初,三千營到達答魯城,對科爾沁最後一戰開啟,科爾沁人沒得選,隻得把部族往沈陽方向遷移,而騎兵留在呼倫貝爾草原,牽製明軍可能的追擊。

  皇太極等人雖然最後都沒有跟大明做草原決戰的準備,但是部隊也不得不北上,免得就科爾沁人引火燒身,被明軍打到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