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賽伯溫的新任命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203
  朱慈烺又看到膠州這邊賽伯溫竟然規劃了一個大大的造船廠,不說質量怎麽樣,單是這個地塊就足夠大了。

  朱慈烺指著這裏問道:“你這造船廠建的怎麽樣了?”

  賽伯溫拱手道:“按照船匠們所說,這樹木砍伐下來,至少要陰幹一年才能使用,臣聽聞天津那邊正在試驗烘幹房,就在膠州也建了一個。

  不過今年隻是建設了烘幹房,挖了兩個兩千噸級一個五千噸級船台,然後存儲了造十條船所用的木材。

  目前更多的木材購買申請以上上交到總後勤部,還沒有批複。

  船匠方麵臣已經招募一批本地船匠,又從江南招募了一批。

  這次臣到江南,想從江南招募一批,爭取明年能試造一到兩艘的崇禎八年式戰船。”

  朱慈烺嗯了一聲:“五千噸級的船台,你這心可夠大的,就是目前的崇禎十年式也不過三千噸不到而已。”

  賽伯溫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實話實說:“其實那個五千噸的船台,臣已經開始試製龍船,臣本來準備把它獻給太子殿下的。

  但是陳玄公公說這是逾製的行為,所以臣現在決定造好之後獻給陛下。

  殿下放心,這船是山東商戶自願捐獻的錢財所建,臣也是想試試看膠州船廠的技術還有船匠們的水平。

  這條船也是給他們練練手,免得以後造戰艦摸不清頭緒。”

  朱慈烺麵色古怪的問道:“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要拿給孤或者皇上造的船練手?怎麽要是有什麽問題怎麽辦?”

  賽伯溫臉色一白:“臣絕無此意,臣的意思是先造……,臣是說此船臣一定親自監督確保萬無一失。臣……”

  朱慈烺擺擺手:“行了,孤知道你沒有這個意思,皇上是不會出海的,就算以後出海,皇上和孤也隻會乘坐大明最強大的戰艦。

  而不是你那種配置豪華的所謂龍船,隻有最強大的戰艦才能給予皇上最好的保護,隻有戰艦在海上才能更安全。

  你想試著造船,先從貨船造起吧,大明開海在即,到處都需要貨船,有多少也不嫌多,你把那個龍船趁著還沒有造好改造一下當貨船吧!”

  朱慈烺猛然一想不對,這麽好的船用來運貨豈不是可惜。

  想了一下突然眼睛一亮說道:“這樣,那條船不要改貨船了,既然是準備用來載皇上的,那麽船上一定有不少客房和享受的東西。

  那麽就把那條船改成客船吧,大型載客海船,第一要確保安全,第二要能載更多的人,第三要能遠航,一次裝滿補給能航行八千裏以上。

  就按照這個指標設計,建成以後它將是大明第一條移民船,將負擔把大明百姓運往各地的責任。”

  賽伯溫拱手應是,既然太子不願意做,那他造龍船也沒有啥意義了。

  想想也是以太子謹慎的性格,怎麽可能把自己置身於這種沒有防護的船上。

  太子要坐也是坐大明最強大的戰船,最強大的戰船就算遇到意外也能獨立生存。

  不過朱慈烺提到的大型載客海船確是一種新船,好像路上陳玄提過幾次他們正在開放高麗以北的荒原。

  太子所說的移民莫不是要把大明百姓遷移到那邊去?遷移到萬裏之遙之外,真的有必要麽?

  朱慈烺繼續看著港口規劃圖說道:“目前膠州港基礎設置已經基本完善,再有一年其就能成型。

  港口初期不用追求建的有多大,要奔著建設的功能足夠齊全去,要讓船隻停靠在那裏能滿足自己所需。

  當然也要做好規劃,留下足夠的發展空間,要按照百萬人的大港口去規劃,甚至預留更大發展的規劃。”

  朱慈烺本來想說千萬人的大港呢,但是想想這種話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完全是吹牛,還有無法想象的龐大。

  大明不要說最近幾十年,就算最近百年都未必會出現千萬人級別的城市。

  而且按照這個時代的生活成產效率還有城市運行方式,也容不下千萬人口的城市存在。

  賽伯溫拱手答應,朱慈烺沉吟了一番說道:“你離開東宮也有一年了,你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

  明年等膠州港建成之後,孤許你一個六品的知府。”

  賽伯溫一聽大喜:“謝殿下厚愛,臣願肝腦塗地已報。”

  朱慈烺接著說道:“不過後年孤想讓你幫孤在建新城,地點就位於建州衛雙城衛附近的海參崴。

  從明年開始,孤會先期往那裏移民一個衛,進行屯墾和先期建設,後年等你到達的時候,孤會在遷移十個衛到那裏附近地區。

  你的任務就是在那裏建設城市港口,把那裏經營好!”

  賽伯溫一愣,自己這膠州還沒有完,怎麽太子又要把自己發配到更遠的地方?

  莫不是上次自己離間皇上與太子的關係,讓太子的怒火沒有消掉,所以太子才如此對待自己?

  朱慈烺看著賽伯溫一臉猶豫的樣子笑著說道:“自古功高不過開疆拓土,今日你吃的苦,將來就是你遺澤後世子孫的財富。

  隻要完成了海參崴港的建設,把那裏納入大明統治,孤一定跟皇上給你請功封爵。”

  賽伯溫驚喜的抬頭,封爵?那豈不是說自己就能成為貴族了?對於這個誘惑,賽伯溫自然不能拒絕。

  賽伯溫想了一下問道:“殿下為何要在那裏建成,據臣所知,太祖時,大明曾經在那裏設置衛所,開墾建設。

  但是後來因為經營耗費太大,產出太低,拖累財政,異族烽起,所以逐漸放棄。

  今日殿下又從提此事,可是有解決辦法了?

  若是沒有,請恕臣鬥膽,太祖之鑒不遠,殿下當慎之。”

  朱慈烺點點頭說道:“你說的那些情況孤自然知道,首先第一點,放棄經營遼東真的使大明財政充裕然後北方安寧了麽?

  自從放棄之後,異族做大,更有建奴興起,使得大明被拖累損失慘重。

  看似省錢,但是實際上確是目光短淺,大明身邊從來不缺乏敵人,大明後退一步就等於拿土地飼喂豺狼,豺狼得利,豈會善罷甘休?轉過頭來豈不是凶惡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