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建奴的打算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208
  進入四月遼東的沈陽城春天好像還沒有到來,不是氣候上的,而是心情上的。

  因為皇宮裏不時傳出皇上的暴怒,所以大家都噤若寒蟬,整個大清都因為皇太極的心情而一片灰暗。

  朝堂上多爾袞終於肯回到沈陽,但是確跟代善混到了一起,兩人先是聯合共推杜度升任鑲紅旗旗主,接著又扶持嶽托之子代善之孫阿達禮為鑲白旗旗主。

  阿達禮雖然為代善之孫,但是確實多爾袞的忠實粉絲,加上嶽托本來就不被代善喜歡,正是他跟碩托的爭鬥事情才導致代善丟掉太子之位。

  所以多爾袞用著放心,代善因為這層血緣關係,也更加親近多爾袞

  一下子代善手握兩紅旗,鑲白旗雖然名存實亡,但是好歹是一個旗主,加上多爾袞的支持,其風頭一下子壓過皇太極,大有分庭抗禮之事。

  因為連續幾戰的失敗,建奴中間也出現了幾種聲音,一個是繼續硬鋼,一個是和談,還有一個是退回山林恢複實力。

  硬鋼是不可能硬鋼了,誰想硬鋼自己上,皇太極是不想了,多爾袞也不想。

  皇太極把這次行動失敗的責任歸結於多爾袞牽製不利。

  但是多爾袞好歹跟大明新軍打了一仗,雖然沒有全殲對方,但是已經打殘了。

  這可以說是這兩年戰爭中少有的勝利,比起皇太極被對方攆的大營都丟了麵子要好看的多。

  代善這次損失巨大,再說好不容易取得優勢,他可不希望損兵折將。

  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再打,那隻有和談或者逃回山林了。

  和談皇太極倒是想,但是估計明朝那邊是不會同意的,要是去年沒有稱帝,一切還有可能,現在嘛,用三國演義裏的話說誰都可以和談,唯獨他皇太極不行。

  大明第一肯定要他去皇帝尊號,才當了一年皇帝就下來,臉往哪裏放?

  而且和談成功皇太極肯定要背鍋,到時候誰敢用一個當過皇帝的手下?

  所以和談的路堵死了,那麽隻剩下退回山林,習慣了沈陽的花花世界,再去山林裏打獵打漁,想想都讓人頭疼。

  偶爾出去打打獵確實很舒服,但是那跟天天住在山林裏是兩個概念。

  最反對的就是皇太極了,他在沈陽吃得好住的好,回到山林哪有那麽多好吃的。

  多爾袞支持和談,他早就看皇太極當皇帝不順眼了,就算自己當不了,能把他從皇位上拉下來,多爾袞就開心。

  和談就和談唄,去皇帝號就皇帝號唄,名字而已,又不掉他一塊肉!

  而代善雖然名義上手下有四個旗的支持,但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鑲白旗和鑲紅旗基本上都廢了。

  想要恢複實力隻有回到深山老林再抓生女真補充牛錄,這樣才能維持自己的麵子好看。

  他可不像皇太極有蒙古人可補充,他的科爾沁老丈人可是他忠實狗腿。

  也不像多爾袞一心要編漢軍旗,搞火器部隊。

  他還是覺得八旗就應該以弓馬打天下,當初他們不是也是一點點把山林的女真人聚集起來才形成規模麽?

  當初可以現在自然也可以,不過就是那些人躲得更深更偏北一點罷了。

  三人打著各自的算盤互不相讓,多爾袞和代善倒是沒有什麽。

  但是天天吵架之下,這皇太極的血壓就有點控製不住了,特別是上次從大淩河逃回那次事件之後!

  倒不是說皇太極那麽慫,一溜煙的逃,實在是半夜驚起,加上劇烈運動,導致他有些眩暈。

  加上身體肥胖,逃跑過程中把馬累死了,摔下嗎昏迷了!

  所以建奴才會退的那麽堅決。

  從那以後皇太極就感覺每況愈下,隻要一劇烈運動他鼻衄的老毛病就發作,然後就劇烈的頭疼手腳抽筋。

  多爾袞和代善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吵的那是更起勁了!

  接著二月之後,傳回消息,大明似乎要罷戰,搞什麽軍事改革,且不說軍事改革之後怎麽樣,至少改革期間不會大規模進攻了。

  那還等什麽!大家坐下來耐心的吵架吧!

  所以幾個月也沒有個結論,反正皇太極不看到大明進攻他是不會離開沈陽的,就算想離開他身體也撐不住。

  至於撤下尊號,那更是想都不要想,因為很顯然要是和談,那就不止降下尊號這麽簡單了。

  估計大明肯定要收回沈陽,甚至赫圖那拉能不能保得住都不一定。

  那還不如不降尊號,那至少回到山林裏他還是個皇帝不是,就算是山溝裏的皇帝,那也是皇帝!

  所以都拖著唄,拖著的同時,三方都在補充自己的實力,皇太極從科爾沁和其餘蒙古部補充。

  同時他還跟多爾袞爭奪著大清內漢人百姓還有其餘民族百姓資源。

  大清境內百姓換了幾茬了,當年野豬皮殺,殺完發現沒有人種地又去搶,到了皇太極上位之後更是把搶掠人口作為入關的要事來辦!

  而兩次征高麗更是從高麗劫掠了近百萬人口,所以當建奴本身數量不足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打這些人的主意了。

  特別是多爾袞從大明帶回了新式火槍,皇太極和多爾袞對於人口的爭奪從兵員到鐵匠,從鐵匠到礦工。

  總之隻要是能增加實力的他們都掙一掙。

  而代善沒有那個本事了,一直以來他看不起漢人,所以在漢人之中沒有啥人緣,而且他現在最缺的是騎兵!

  特別是鑲紅旗,那是騎兵一個都沒有了,趁著春暖花開,他讓杜度帶著鑲紅旗北上,北麵還有很多生女真部落,春天他們一定會南下尋找獵物草場。

  這都是優秀的兵員,一個生女真絕對抵得上三個漢人,甚至更多!當然北方不止有生女真,不是還有不少蒙古部落麽!

  到時候一起抓回來就是,反正被發現了皇太極也不能怎麽樣。

  於是乎建奴的兵力再一次恢複,從不足四萬人再次緩慢恢複到近六萬。

  當然這兵員素質比起以前就差了很多了。

  原本八旗騎兵步兵各半,個個都是英勇善戰的勇士,現在確是有不少沒有馬身高的稚童還有花白胡子爬不上嗎的老爺爺扛著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