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推開科學之門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221
  所以朱慈烺把跟鄭芝豹商量好的開海方案說了出來,崇禎權衡一番終於同意了這個折中方案。

  回到東宮朱慈烺就開始翻閱李若璉準備的資料,全都翻看一遍之後朱慈烺陷入沉思。

  李若璉不知道朱慈烺在想什麽,隻是站在一旁不吭聲。

  想了許久朱慈烺睜開眼:“所以說這種偷到搶劫行為在鄉村還是很普遍的?”

  李若璉點點頭:“鄉村曆來如此。”

  上次在馬神廟碰到了養馬戶為了防止馬匹被盜,夜裏不得不把馬牽進臥室,朱慈烺就讓李若璉收集了一下農村這些偷盜搶劫的情況。

  老實說即使到了後世小偷都不能杜絕,但是強搶強盜行為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其實強盜這種行為往往都跟地方豪強或者潑皮無賴等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雖然不能杜絕小偷,但是至少可以斬斷他們的銷賬鏈條,打掉那些地方勢力。

  正好各地的錦衣衛緹騎正沒有事前幹,朱慈烺的命令一下,這些冒頭的所謂大俠立刻被狠狠的修理。

  接下來幾天朱慈烺仔細的統計了自己的研究項目。

  這不統計還不覺得,這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開了一千多個研究項目,涉及方方麵麵。

  很多研究人員都身兼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項目的研究任務。

  而人才培養方麵兩年多的時間,隻能說才剛剛起步。

  更是有人隻能熟練的計算加減乘除,就被安排去研製六分儀。

  有人對礦物的認識還停留在煉丹階段就被安排去分析石油製品。

  還有人隻是個賣二腳踢的,就被安排去研究火箭發動機。

  不僅科研效率低下的驚人,更是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很多本應該出成果的東西都因為人手不足一直進度緩慢。

  痛定思痛之後,朱慈烺決定對研究項目進行消減。

  凡事五十年內不能出成果的項目,一律封存,凡事三十年不能出成果的,一律進行理論研究。

  凡事需要等待技術突破材料突破才能進行的項目,則一律合並,等相應基礎突破之後在進行。

  進過改革之後,研究項目減少到三百個,一番調整之後,果然研究項目都順暢了很多。

  朱慈烺埋頭改革,崇禎也沒有功夫管他的事情了,因為今年乃是大比之年,崇禎十年春闈之後,三月十五日進行了殿試。

  今年殿試崇禎並沒有依照慣例選用內閣大臣預先擬定的考題。而是考了一篇策論《開海》。

  這個正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這些考生最近參加文會讀報紙可沒少討論這個話題。

  考題一出大家立刻開始暢所欲言,這些人有年少輕狂,有老成持重,有憂國憂民,有投機取巧,也有驚才絕豔。

  其中就有一人提出:‘大明若想取海外之財富,不可不察海洋之危險,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海上。’

  這句話跟後世總結的鄭和海權思想一致,這無疑引起了崇禎的興趣,欽定為狀元。

  而這位狀元直接被安排進了總參謀部,這一事一下子激起士林議論洶洶。

  把一個狀元安排到軍部?這可是開了曆史先河,尤其是參謀部那些人要麽是丘八,要麽是落地秀才舉人。

  一個堂堂狀元安排進去,這被那些文人視作對他們的侮辱!

  崇禎萬萬沒有想到就這麽一個小小的事情,會鬧的這麽大。

  不僅僅是士林如此,這種事聲音席卷到朝堂,朝堂上也開始不斷有人上奏章鬧事。

  崇禎這才回過味道,原來這事看著是一個狀元職位安排的小事,但是確牽扯到了軍事改革。

  從軍改開始,崇禎獨立軍部,消減裁撤兵部隻能,擴大軍隊權利,這無不被這些文人視作文武之爭的大事。

  偏偏新軍新勝,而且是以弱勝強,以少勝多,威望正高,沒有人敢觸這個眉頭。

  不吭聲不代表沒有想法,這些人心裏憋著壞,找不到地方發泄,早就等著崇禎出錯呢!

  這次狀元安置成為了導火索,文臣爭論的焦點,如果軍部隻是那些丘八的事情,那麽就不要用文人!

  但是如果軍部用了文人,那麽為什麽不納入六部管轄,這不符合規矩!

  如果按照朱慈烺的想法,你們稀罕一個狀元,我還不稀罕呢!想要給你們,人才我有的是!

  崇禎顯然不這麽認為,他覺得,這次爭鬥是朝臣要限製他的皇權,如果他退一步,朝臣就會進一步!

  這次是不讓用文人的人,下次是不是不要用文人的錢?再下次是不是不要用文人的百姓?不要用文人的皇帝!這種事情絕對不能縱容!

  再說了,軍部不可能隻是一群軍人操持,引入文官,即是對軍部的豐富,也是對其的限製。

  崇禎可不想尾大不掉,平衡始終是他的帝王手段的核心。

  反正今年難得沒有大災發生,遼東也出奇的安靜,大明一片祥和之中,崇禎感覺自己有的是時間跟這些人好好鬥一鬥!

  今年是個好年頭,這也是朱慈烺選擇今年進行軍改的一個原因,按照曆史上,今年對於大明來說絕對是難得的大吉。

  曆史上這一年高迎祥被抓,李自成被趕到山溝裏隻剩十八騎,張獻忠等人投降。

  各地也沒有大的災荒,大明迎來了回光返照般的平靜。

  吵吵鬧鬧的朝堂,朱慈烺沒有興趣去聽,崇禎也不再要求朱慈烺每隔一天都要上朝聽政。

  朱慈烺趁著這個時間好好的梳理了一下自己的研究項目,把花在搞高科技上的精力重新回歸到教育上。

  之所以大明搞不定這麽多的研究,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的不足,與其拔苗助長的硬著頭皮研究,不如普及科學知識,等待著水到渠成。

  這兩年多,對於教育朱慈烺不是沒有一點投入,例如對工匠技藝的整理,開設工匠學校。

  通過整理自己腦中的知識,接合歐羅巴人的書籍編寫大明的教科書。

  還有就是在各科研單位成立子弟學校,培養工匠子弟走上科學道路。

  但是這些事情僅僅是開始,科學的大門對於大明還是虛掩著的!例如最初的那批孩童僅僅完成了小學二年級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