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通州新港
作者:怕起重複      更新:2020-12-16 08:24      字數:2235
  不過在開海之前,朱慈烺決定要去天津看看。

  如果聽聽匯報就能治國,那不如在家寫小說了,那樣更嗨。想怎麽來就怎麽來。

  從來到大明,朱慈烺的活動範圍最遠也緊緊是盧溝橋的宛平新城和通州新城。

  還是道路修通的時候,試著跑了一趟。

  所以一直以來朱慈烺都夢想著能好好的看看大明的山河,看看天下百姓到底是怎麽生活的。

  再去看看自己親自締造的港口戰船究竟是一個什麽模樣。

  以前太多的事情千頭萬緒,離得遠怕耽誤了事情。

  而且朱慈烺感覺京城以外好像都不怎麽安全,現在建奴再也不敢進關,流寇也銷聲匿跡。

  朱慈烺覺得是時候可以出去浪一波了。

  跟崇禎說了好幾次,都沒有同意。這次事關開海議題,崇禎終於鬆口。

  三月十五聖旨下,太子代天子巡天津。

  為了朱慈烺的安全,崇禎安排了三千營、錦衣衛緹騎六百陪同。

  三千營在這次改製中是受影響最小的部隊,而且作為全騎兵的兵種,也是隨行最方便的部隊。

  這也是朱慈烺的要求,這次去不是為了搞排場,而是去看看天津水師的建設情況,好確定開海的程度。

  所以效率才是第一要務。

  三千營這次改製中編入了部分有戰功的各部騎兵,還有講武堂的學員,人數從新恢複了三千。

  各部雖然沒有單獨的騎兵編製,但是也有斥候和傳訊,無論是酬功還是加強三千營的戰力這些人的編入都是必須的。

  至於講武堂,則是為了帶去新的騎兵作戰理念,還有訓練方法。

  錦衣衛緹騎六百也就是李若璉部了。

  有了這三千六百人,不要說一般的流寇,就是建奴來襲都能護著朱慈烺安全逃脫。

  儀仗一路東行,為了看到最真實的情況,這一路朱慈烺都吩咐不用準備行轅下榻,留宿那裏完全看朱慈烺的心情。

  第一日到達通州,朱慈烺留下來看了一下通州新城的進度。

  外敵威脅盡去之後,新城牆的修建被暫緩,集中全力建設城內的道路商鋪住宅。

  其實通州這邊最賺錢的並不是新城這邊的鋪麵宅基地,而是沿著運河修建的新碼頭和貨倉。

  從去年開始,朱慈烺為了戰爭物資轉運,先後數次砸錢擴大港口設施規模,其中通州港作為重要的轉運港口,幾乎每次撥款都有他一份。

  通州作為運河最北的大港,又承接天津發往京城的海運,還有天津轉運河,到轉運整個北方的重要中轉港口。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老的通州港港口設置混亂,船隻停靠沒有規矩,港口淤泥大,水深淺。

  貨棧碼頭老化,倉庫設置不合理等等一大堆問題。

  為了貨物轉運,朱慈烺特意從通州另拓寬支流,新修了一個新港。

  朱慈烺要看的是碼頭是否繁忙,建設有沒有按照設計執行,還有就是有沒有偷工減料。

  劉通判是崇禎元年同進士出身,後來在翰林院幹了三年編修,又在工部運河漕運司做過三年漕運使,後來轉為通州漕運運監事幹了兩年。

  去年以為上一任上司涉及謀逆案被抓,他升官為通州通判主管運河碼頭事務。

  他能混到這個職位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膽小,還有那麽一點偏執。

  要知道有關運河的衙門向來都是油水豐厚,他能在這種大規模連帶中有幸留存,要麽就是他真的沒有貪。

  要麽就是他的貪汙手法太高明,比他的那些同僚高一個等級。

  朱慈烺這次就是看看,這個劉通判到底是膽小怕事,還是奸猾過人!

  第二日朱慈烺來到通州新碼頭,劉通判小心的陪著。

  新港碼頭沿河十裏,岸邊大概有二三十條船在卸貨裝貨,其中官船占據了一大半。看著碼頭稀稀拉拉的船隻,朱慈烺就皺起眉頭。

  劉通判一直小心觀察著太子的臉色,見太子臉上不悅,心裏也咯噔一下。

  朱慈烺看了一眼劉通判:“去把這三個月的進出港口統計單拿來。”

  劉通判早已經備好,從身後人手裏接過遞給朱慈烺。

  朱慈烺打開一看,果然新港口的出入港船隻中有一大半都是官府的船隻。

  朱慈烺敲著統計單:“港口建好,為什麽沒有人願意來?”

  劉通判小心的說道:“因為新港這邊沒有商戶,很多貨物卸在這邊,根本沒有人買,還要花錢轉運到舊港去銷售。

  第二同樣是因為沒有客商,所以想要購買貨物的客商在這沒有貨物,很多商戶的貨物都在舊港那邊,所以他們不願意來。”

  朱慈烺一下子就明白了,說白了就是客流量不夠的原因唄。

  朱慈烺並沒有提出什麽一係列的解決方案,而是看著劉通判:“那你們是打算怎麽解決呢?”

  劉通判擦擦額頭的汗:“我們決定這個月二十號把那些商戶驅趕到新港口,舊港封閉整修,到時候他們自然不得不來。”

  朱慈烺嘴角抽抽,這個解決辦法果然很官府!

  朱慈烺權衡一番說道:“修整舊港很有必要!但是驅趕商戶就不必了,而且新港既然不完善,你貿然驅趕,要是搞得市場混亂,影響了貨物流通。

  那責任你承擔的起麽?到時候民意沸騰,百姓怨聲載道,你抗的下麽?”

  劉通判連忙低頭拱手:“太子殿下教訓的是,臣知道錯了,一定改正。”

  朱慈烺點點頭:“修整舊港,要分步驟實施,這樣吧,每次隻修整四分之一,工期分成兩年。

  期間被影響的商戶都可以獲得新港商鋪倉庫半年的免租使用權。

  一定要確保貨物流通不受影響,交易不受影響。”

  其實給這些人一些補貼對於朱慈烺來說損失並不大,與其讓店鋪倉庫荒廢著,不如給自己買點名聲。

  這不僅解決了舊港整修的問題,新港缺少的人流人氣也有了,到了半年之後,大家感受到新港的便利,還有新港的熱鬧,就是趕他們走,他們也不願意了。

  這又不是商業競爭,盤活新港懟死舊港,無論哪個港口最後都是給朝廷交稅,最後都落到崇禎的口袋。分批整修也能防止舊港荒廢。